需要用逆向思维方法解答的应用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用逆向思维法解答小学数学应用题?
(需要用逆向思维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用方程解答)
同学们都玩过“迷宫”游戏吧?当你在纵横交错的道路中找不到出口时,你会怎么办呢?有些聪明的同学常常会反其道而行之,从出口倒回去找入口、然后再沿着自己走过的路返回来。由于从出口返回时,途径单一,很快就会找到入口,然后再由原路退回,走出“迷宫”自然就不难了。解应用题也是这样,有些应用题用顺向推理的方法很难解答,如果从问题的结果出发,从后往前逐步推理,问题就很容易得到解决了。这就是逆向思维法,即首先确定你要达到的目标,然后从目标倒过来往回想,直至你现在所处的位置,弄清楚一路上要跨越哪些关口或障碍、是谁把守着这些关口。由于这种思维方法不同于常规,因此往往能出奇制胜,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把这种思维方法用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答中主要有两种:一是逆向分析法,二是逆向推导法。
1、逆向分析法
逆向分析法就是从求解的问题人手,正确选择所需要的两个条件,如果解题所需要的两个条件(或其中的一个条件)是未知的,就要分别求解找出这两个(或一个)条件,然后依次推导,逐层分析清楚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一直到所需要的条件都是已知的为止。这条分析链中的最后一步就是解题的第一步,然后,由此逐步返回,最后列出
正确的算式,解决问题。逆向思维法尤其适于解答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的应用题。
例如:某加工组生产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2000个零件,10天就可完成,实际每天加工2500个零件。实际比原计划提前多少天完成了这批生产任务?
这道题的分析思路如下面所示:
实际比原计划少用多少天
原计划生产的天数、实际生产的天数
生产零件的总个数、实际每天加工的零件个数
原计划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
原计划生产的天数
要知道“实际比原计划少用多少天”,就必须用“原计划生产的天数”减去“实际生产的天数”。“原计划生产的天数”题目中已知,“实际生产的天数”未知,要求出“实际生产的天数”,就必须要知道“生产零件的总个数”和“实际每天加工的零件个数”两个条件,因为“生产零件的总个
数”÷“实际每天加工的零件个数”=“实际用多少天完成生产任务”。“实际每天加工的零件个数”这个条件题目已经告诉了我们,而“生产零件的总个数”未知。进一步推导,“生产零件的总个数”=“原计划每天生产零件的个
数”ד原计划生产的天数”,这两个条件都在题目中出现了,因此,求“生产零件的总个数”就是我们解题的第一步。可列出算式:
2000x10=20000(个)。第二步就可以算出“实际生产的天数”。列出算式如下:20000÷2500=8(天)。第三步就可以求出“实际比原计划少用多少天”,算式为:10-8=2(天)。综合列式为:10-2000x10÷2500=2(天)。因此,实际比原计划提前2天完成了这批生产任务。
2、逆向推导法
当应用题的已知条件是原数经过若干次变化的结果时,就其解法与前面讲的几种方法就不一样了。解这类应用题,首先得搞清楚原数经过几次变化,是经过怎样的变化。也要知道变化的结果是多少,然后,才能以结果为线索,照原题的相反意思还原。这里讲的“相反意思”是什么呢?原数的变化如果是“输入”。那么,还原的结果就是“输出”。原数的运算是加法或乘法。那么、还原的运算就是减法或除法。由结果逆推,得到原数的解题方法,就是逆推法,或称“还原法”。
例如:某商场上午卖出电视机30台,中午从厂家运来50台,下午又卖出15台。现在,商场里还有72台电视机。问商场原来有电视机多少台?
解析:本题中,“商场原有电视机台数”是原数。该原数根据题意,经过了三次变化。第一次变化是“上午卖出电视机30台”;第二次变化
是“中午从厂家运来50台”;第三次变化是“下午又卖出15台”。原数是经过这三次变化,才成为“72台”的。
从上图可以清楚地看出逆推法的过程:
第一步:商场现有电视机72台,那么,在卖出15台以前,应有电视机多少台呢?可用加法计算,得:72+15=87(台)。
再逆推第二步:在运来50台之前,商场里的电视机是多少台呢?用减法计算,得:87-50=37(台)。由此可知,在运来50台之前,商场里的电视机有37台。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最后解决,因为商场上午还卖出电视机30台,所以还要逆推一步。
逆推第三步:商场上午卖出30台之前,有电视机多少台?这就是商场原有电视机的台数。用加法计算得:37+30=67(台)。
综合算式为:72+15-50+30=67(台)。
对于同学们来说,学会了逆向思维法,不仅能增加一种解题方法,而且对培养逆向思维推理能力,也有着积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刚开始学习用逆向思维法解应用题时,一定要画思路图,当对逆向思维法的解题方法已经很熟悉时,可不再画思路图,而直接分析解答应用题了。
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使用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现代小学数学》
事情起因:三年级《课堂作业本》第15页第2题:
新华书店运来《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90本,每8本装一包,卖出7包后,还剩多少本?
有几个学生来问,我给他们讲解:(1)要我们求什么?(2)还剩的本数=总本数-卖出的本数(3)卖出几本?有个别学生还是不会,于是,我说:老师把题目变换一下,看看行不行:新华书店运来《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90本,卖出7包,每包8本,还剩多少本?
这下学生都说会了。我一直在思考,两道题我只在叙述顺序上作了一下变换,而学生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呢?于是我决定,对此作个比较测试。
测试内容:
(1)学校体育室里有乒乓球8盒,每盒6个,共有多少个?
(2)少先队员栽30棵树苗,每行栽6棵,栽了多少行?
(3)同学们做红花16朵,做的紫花比红花少9朵。同学们做紫花多少朵?
(4)买一盒圆珠笔要9元,一盒彩色笔的价钱是圆珠笔的3倍,买一盒彩色笔要多少元?
(5)妈妈买来花布25米,做了6件衣服,每件用布3米,还剩多少米?
(6)二(3)班小朋友做了75只风车,送给儿园小朋友6捆,每捆9只,还剩多少只?
(7)面包店做了60只面包,每7只装一盒,卖出3盒,还剩多少只面包?
(8)学校体育室里有一些乒乓球,如果每6个装一盒,可以装8盒,学校共有乒乓球多少个?
(9)少先队员栽30棵树苗,栽了5行,平均每行栽多少棵?(10)同学们做红花16朵,做的红花比紫花多9朵。同学们做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