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居住区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居住区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04-08T05:48:02.336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1期作者:倪翔宇

[导读] 社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的发展主题不同,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强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重平衡。

广西金格瑞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社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的发展主题不同,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强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重平衡。尤其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在其规划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对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应用,并加强对城市水资源的治理工作,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益,优化城市整体生态环境。文章在对城市建筑设计进行分析时,主要从建筑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的基本原则出发,结合实际经验,探究了可行度高的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建筑设计方法。

关键词:海绵城市;居住区建筑;设计要点

1 引言

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设计包括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以及场地、建筑、小区道路、小区绿地、低影响开发设施等相关配套设计。在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设计中,如何快速地制定因地制宜、经济高效、基于源头减排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方案,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2 建筑与小区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的意义

海绵城市理念意为给城市建筑赋予海绵般的弹性蓄水功能,通过对建筑小区进行城市改造的方法使城市可以充分应对气候变化,对雨水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从而全面推动城市整体的生态化建设。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应该秉持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通过对环境的影响较小的措施进行城市改造,使得建筑小区的建设可以起到排水防涝的效果。为实现此目标,应对建筑小区的多方面相关设施进行建设,充分实现雨水的调蓄和回用,在不影响场地环境的情况下做到对雨水的蓄存、净化和再利用,在降低排水系统压力的同时充分对雨水资源加以运用,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全面推进。当前城市建设开发工作不断推行,受到建设工程的影响,城市土地范围内往往出现大量的水土流失现象与土壤不透水面积扩大的情况,使得地面水难以引入地下水中。环境条件的恶化导致城市雨水难以得到有效排放,进而引发城市受到洪涝灾害影响,致使城市的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大量雨水只能通过城市排水设施排出,给城市的排水系统带来了一定压力。通过海绵城市理念在建筑与小区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水循环系统,减轻城市排水管道网络的压力,从而保护城市的良好生态环境。

3 海绵城市的应用

3.1 城市设计方面的运用

海绵城市在推进过程中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作为强有力的支撑,从城市设计的高度提出要求。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海绵城市是解决问题、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可实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三方之间的均衡;海绵城市是城市建设理念的重要转变,其采用跨尺度、多技术进行水生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核心是处理开发过程中的雨洪问题,主要关注洪涝灾害、水体污染、雨水资源浪费等方面的问题;强调“调控源头”“分散式处理”“生态化”“多目标”的低影响开发方针,通过采用多样化生态设施,建构一种新型化雨水调控与回用体系,从源头到末端体现了雨水的综合生态效益,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地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3.2 下凹绿地设计

下凹式绿地是通过建设比周围环境地势低的绿地,来加速雨水的渗透,实现雨水的净化。下凹式绿地可以从根源上治理城市中由于雨水泛滥带来的洪涝灾害,充分利用绿地对水资源进行内部消耗,保护自然水资源的循环系统。下凹式绿地的雨水渗透能力主要取决于以下两点:①绿地的下凹深度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设计下凹深度时应充分考虑下凹式绿地区域土壤的渗透性和种植植被的耐淹性,从而保证下凹式绿地的渗透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实践过程中下凹式绿地的深度一般在100~200mm之间,根据实际条件确定。②下凹式绿地内需要建设溢流口,以防止暴雨冲击破坏绿地的渗透功能。溢流口的设立一般应该高于绿地50~100mm,使其可以充分排出超过渗透量的大量雨水,对绿地的渗透功能起到了保护作用,同时使得部分雨水从土壤中渗透,不会导致全部雨水的流失。同时,建设过程中可以采用建设植被浅沟的方式起到对雨水的控制。植被浅沟通过在地表沟渠中种植植物的方式,对雨水起到收集和排放作用的同时,还有着一定的净化效果。植被浅沟可以与其他雨水排放设施和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进行连接,充分发挥其对雨水的排放作用和净化效果。

3.3 雨水收集系统设计

在先进的雨水收集系统设计理念下,设计人员需要从自动收集与普通收集两种收集系统形式出发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在布设自动雨水收集系统时,设计人员需要在施工时将雨水收集口设置在建筑的各个位置上,同时安装有雨水过滤转换系统,能够对雨水进行不同程度的净化,从而实现对雨水的再利用。在自动化雨水收集系统中,还设置有雨水排出系统,当遭遇大量降雨时,则能够实现对雨水的及时排出,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城市洪涝。在设置普通雨水收集系统时,则设计人员需要在设置较为简单的雨水收集系统,其中以蓄水池为主要代

表,因造价低廉且操作简单在雨水收集系统中也较为常用。在对建筑进行具体设计时,设计人员则要结合建筑的自身特点,合理地设置雨水收集系统。

3.4 渗水铺装设计

“海绵城市”理念与建筑设计最直接的关联在于建筑的给排水设计。基于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关注对建筑进行科学的渗水铺装设计。通过良好的渗水铺装设计,帮助自然水更好更快地渗入地下,且渗水铺装设计也需要与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相连接,确保能够对渗到地下的雨水进行合理利用。在具体的对渗水铺装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选择透水性较高的材料,一般常用透水砖材、透水混凝土等,在具体工程中,渗水砖则主要使用在盲道和路侧石等位置,透水混凝土则主要应用在较为宽广的园林区域。而对于缝隙部位,在进行透水铺装处理时,则可以采取适当种植绿色植物的方式,其也可称之为生态铺装,具有较高的应用效益。

3.5 雨水蓄用系统设计

建筑雨水收集模式主要有2种:普通收集和自动收集。普通收集是采取一系列基础的措施进行雨水收集,如在屋面通过雨水斗进行雨水收集。普通收集方式成本较低,所涉及、影响的范围也较小。此外,普通收集需要配合人力进行管理。自动收集则更加完善与高效,通过前期在设计、施工中将雨水自动收集系统布置于建筑各个部位的雨水收集口,当雨水流入后,经过系统进行过滤、转换、净化等处理,使雨水转化为中水,可以用于居民日常生活或作为景观补给用水,形成良性水循环。

4 结束语

将“海绵城市”理念与建筑设计充分结合,能够展现出建筑设计人员的先进设计理念,同时符合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筑设计人员要认真对“海绵城市”内涵进行掌握,并且要在贯彻基本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对建筑进行渗水铺装、屋顶、建筑立面以及雨水系统的科学设计,确保设计出的建筑能够与城市整体雨洪控制系统构成整体,从而彰显出较高的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冕.海绵城市理念下建筑屋顶绿化设计策略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6):180.

[2] 周鹏博.“海绵城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2):85.

[3] 黄巧能,张辉,李仟.海绵城市理论视角下的居住建筑景观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30):15-17.

[4] 吕狄.海绵城市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利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5):74.

[5] 王鹏.“海绵城市”在建筑设计中运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04):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