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所-市县级--彰武县玉米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彰武县玉米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2017年执行情况总结
(彰武县双庙镇、丰田乡)
项目来源:辽宁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承担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主持人:
一、项目概况
彰武县地处我国玉米生产的黄金地带,玉米播种面积在150万亩左右,年产量在90万吨以上,是辽宁省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之一。
彰武县玉米生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品种多且混杂,二是耕作栽培水平不高,严重制约该地区玉米单产和总产的进一步提高,限制了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利用辽宁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契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所围绕着玉米高效生产这一目标,以高产栽培综合技术集成为主攻方向,通过引进新品种、示范新技术,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使项目区玉米生产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彰武地区资源高效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本项目实施地点在彰武县双庙镇明水村和彰武县丰田乡杏山村。
通过引进玉米耐密高产品种,示范大垄双行、比空种植、等种植模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化学调控、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多项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项目实施小组的科技人员长期下乡蹲点,与项目区农民一同劳动,利用播种前后的农闲时间,举办培训班5次,现场指导8次,培训农民522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000册。
项目示范新品种6个,新技术6项,建立核心示范区600亩,其中双庙镇400亩、丰田乡200亩;推广辐射区1.2万亩,其中双庙镇为8000亩、丰田乡为4000亩。
项目区通过推广玉米高产栽培模式,应用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提高了玉米单产。
项目区玉米平均亩产达到780.6公斤,比当地玉米平均产量(694.5公斤)增产86.1公斤,按1.4元/公斤计算,增加收入120.5元/亩,项目区累计增收达144.7万元。
二、主要技术内容完成情况
(一)高产玉米品种引进与示范
针对彰武地区玉米品种复杂多样的现状,以高产、优质、科学为引种目标,扩大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提高管理水平,突出品质改善,提高经济效益。
引进示范密植型玉米新品种,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玉米品种进行统计与筛选研究,确定适宜本地区的密植型高产玉米品种。
重点示范推广辽单502、辽单43、铁研58、铁研919、丹玉336、金禾658。
5月9日完成播种,10月12日收获。
从产量调查结果看出,丹玉336、辽单502、铁研919在该地区表现良好,可以推广应用。
2017年玉米品种比较产量调查表 (双庙)
(二)玉米宽窄行栽培模式示范
玉米宽窄行种植模式可以有效地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并形成了良好的通风条件,改善了群体环境,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棒三叶的光合能力,在产量性状方面表现出更好的优势。
选用辽单502为模式示范品种,玉米宽窄行模式产量达到711.3公斤,比对照604.4公斤增产106.9公斤,增产幅度为17.7 %。
(三)玉米比空种植模式示范
玉米比空种植采用四比空种植方式,能够增加玉米群体的通风透光能力,增加边际效应,提高玉米光合利用率,提高玉米群体产量。
该技术能够做到用地养地结合、节省部分农资开支,是一项符合当前实际生产的、优势明显的密植型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措施。
采用辽单502为示范品种,比空种植模式产量为737.7公斤,比对照增产133.3公斤,增产幅度为22.1 %。
(四)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包括“测土、配方、配肥、供应、施肥指导”五个核心环节。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处理,玉米产量有大幅度提升,处理产量为719.1公斤,增产114.7公斤,增产幅度达到19 %。
(五)玉米化学调控技术示范
在玉米拔节期,叶面喷施高玉金、玉黄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使玉米根系庞大,气生根增加一到二层,根系活力强,提高玉米根系对土壤的固着力和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促使玉米抗逆性增强,增粗茎杆,增厚茎壁,提高木质化程度;矮化株高、穗位,增加单位面积种植密度,达到构建高产群体的目的。
玉米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化效果比较明显,每亩产量增加56.4~63.8公斤,增产幅度达到9.3 %~10.6 %。
(六)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示范
1、播前封杀玉米螟虫源
白僵菌防治玉米螟是利用白僵菌对玉米螟专性寄生,通过封垛、田间撒施颗粒剂,使药剂接触虫体,导致玉米螟发病死亡,从而达到控制田间玉米螟幼虫的目的。
封垛时间在4月中旬(播种前)左右。
2、苗期地下害虫综合防控技术
播种前进行晒种、除去病虫杂粒,采用适宜的种衣剂包衣处理。
选购适宜杀虫颗粒剂,防治地下害虫、苗期害虫兼防土种传病害。
3、玉米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
主要的玉米土传病害有玉米丝黑穗病、瘤黑粉病、穗腐病等。
选用抗病品种,可减少病菌初侵染来源,配合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可有效防治上述病害。
4、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
赤眼蜂是卵寄生蜂,只有在害虫卵期时释放才能收到防治效果,准确、详细掌握靶标害虫成虫的发生时间、产卵习性及落卵数量及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于6月底至7月初,间隔5天分两次投放赤眼蜂1.5万头。
项目区统防统治。
5、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彰武地区玉米生育期病虫害主要包括玉米大斑病、茎腐病、纹枯病、穗腐病以及玉米螟虫、粘虫、蚜虫等。
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上,适时进行化学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控技术。
(七)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指在玉米生产的全部环节中,耕整地、播种、施肥、植保、中耕、收获、脱粒都使用机械作业。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的重要举措,推广这项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的为玉米生长创造最佳的生育条件,发挥种子、肥料等生产要素的增产作用,具有明显提高玉米单产的功效。
同时还将有效实现玉米种植的标准化、规模化,继而提高玉米的市场竞争力。
三、主要推广措施
(一)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
根据彰武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项目引进示范新品种6个,示范新技术6项。
建立核心示范区600亩,其中双庙镇400亩、丰田乡200亩;推广辐射区1.2万亩,其中双庙镇为8000亩、丰田乡为4000亩。
(二)开展技术培训,普及科学种田
1、课题组针对项目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着示范内容和效益目标,提出操作性较强的技术规程,印发了“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科技资料3000份,发放到农户手中。
2、举办技术讲座5次,重点讲解品种选择技术、整地技术、高产栽培模式、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培训项目区农民522人次。
通过技术培训,把播前种子处理、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的新技术新方法引入项目区,有效地促进了项目区农业种植技术进步。
3、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管理特点,实地指导8次,亲临现场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不定期进行巡回技术指导,并通过电话咨询等形式,随时随地为农户服务。
同时,根据农户反应的问题,及时掌握项目区玉米田间生长状况,切实把高新技术落到实处。
技术培训时间及内容
四、取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一) 经济效益
通过产量结果,结合品种特性,确定丹玉336、辽单502、铁研919在该地区表现良好,最具有推广价值。
项目区通过推广玉米高产栽培模式,应用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提高了玉米单产。
项目区玉米平均亩产达到780.6公斤,比当地玉米平均产量(694.5公斤)增产86.1公斤,按1.4元/公斤计算,增加收入120.5元/亩,项目区累计增收达144.7万元。
(二) 生态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彰武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作物的生长条件,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
通过平衡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10%以上。
同时,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 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全面提高区域玉米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减轻广大农民的负担,节约劳动力,转变当地多年来传统的农作方式。
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当地群众对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种植的积极性和科学管理意识,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资金使用情况
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单位:元)
六、取得经验、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取得经验
1、组建省农科院、县开发办和当地政府为主要成员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形成领导重视、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的良好格局,保障项目有序实施。
2、在项目论证阶段,广泛征求基层领导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3、抓好科技培训,提升农民素质。
促使农民增强科技意识,赢得他们最大的支持和参与,有利于技术示范推广和项目顺利推进。
(二) 存在问题
1、农民长期习惯于靠天吃饭,影响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当灾害来临,缺乏自救能力和战胜灾害的信心。
2、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抗旱排涝能力比较弱。
3、政府部门对农业生产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缺少系统预案,应对措施有限。
(三) 建议
1、加强科技引领作用,提高农民科技意识。
2、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3、适当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挥当地产业优势。
4、政府部门要加强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提高灾害应急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