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生态效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生态效益分析

作者:徐雪涵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7年第24期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在日益提升当中,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成为当前人类共同关注的生存问题,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当中自然也不例外。鉴于此,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究竟要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是本文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效益;负面影响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24-0007-02

随着我国对水资源利用方面的重视度有所提高,水利工程的兴建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由于水利工程大多建设在山区河谷地带,具有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条件复杂且难度较高等特点,同时水利工程施工人员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身体方面也会出现职业性的损伤[1]。此外,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会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随着我国水利工程规模的逐渐增大,这种影响也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所以,笔者结合自身知识的学习以及翻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尝试着对水利工程生态效益进行分析,并且对防治水利工程带来负面影响的具体对策进行研究,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1 水利工程生态效益的正面影响

在人类的发展史中,水利工程的建设促进了人类的文明发展,对水环境进行改造也带来了一定的正面影响。

1.1 缓解地域性生态危机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跨流域调水工程通过将某一地区的水调至另一地区,缓解了当地的洪水威胁带来的地域性危机。比如前苏联的北水南调工程,除了能够满足工业农业生产勇士之外,还能够缓解海水水位下降而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也有类似功能,不仅为北方干旱地区提供足够水源,也有效缓解了南方地区的洪涝,进而缓解了地域性的生态危机[2]。

1.2 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景观

大型的蓄水库能够起到防沙除涝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提升库区空气中的湿度,进而促进周边绿色植物的生长,比如我国的黄河小浪底工程周围的植物生长较之前更为茂盛,还有前苏联的中亚和哈萨克,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调入大量水源,使得许多地方变为了绿洲。

1.3 净化水质

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对水质进行净化,进而减少水污染以及下游河道当中的泥沙淤积。一般来讲,将水体进行远距离传送,或是一定时间的贮存,都会使其有充分的复氧过程,进而使得水体潜在的环境容量资源得以丰富,经过水体的自我净化,污水会逐渐变为合格用水。比如我国黄河上游所建设的龙羊峡、李家峡等特大型蓄水发电水利工程枢纽,浑浊的黄河水在每一道枢纽的净化之下,逐渐变为可作用与生产的合格用水。

2 水利工程生态效益的负面影响

如果简单地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对水利工程进行评价,那么则很有可能被认定为效益巨大,产出回报比非常高。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多方面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其发展方向难以预测。

2.1 诱发地震

由于在有限空间中聚集大量水土,会导致地域性的地壳结构应力发生变化,进而成为诱发地震的主要原因。

2.2 自然灾害

水利工程输水起到两岸会由于水体渗漏会导致地下水位升高,进而造成土壤盐碱化与沼泽化,在高边坡地区还会由于水土流失而产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的自然危害。

2.3 物种灭绝

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原有水系中生物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而生态系统的失衡会引发食物链混乱,进而造成瘟疫,严重时会出现物种灭绝的现象。比如,我国三峡大坝的建成,导致猿猴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使其无家可归、流离失所。

2.4 其他负面影响

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水文发生变化,进而对地下水质与水温造成不良影响,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需求,进而需要进行迁徙,加速了我国城市化的进行,造成可用耕地面积的日渐减少。

3 改进水利工程负面生态效益的关键举措

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便会对生态环境问题有所重视,其中水利工程的建设由于不可避免地对自然面貌与生态环境带来改变,所以或多或少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笔

者在学习与资料翻阅的过程中,深刻地意识到水利工程的教学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生态的平衡,只有建设环境友好型的水利工程,才能确保其正面生态效益的良好发挥。

3.1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人类的发展史实际上是对自然的改造史,虽然宏观领域大大自然变化是人类无法阻止与改变的,比如地壳运动、火山爆发、江河三角洲的冲淤等等,但在微观领域人类能够去改造自然环境,进而谋求发展。其中,水利工程便是人类发展中对自然环境改变的产物,其工程建设的修堤、开渠、筑坝等行为,都是通过对水环境的改变去满足人类防洪、灌溉、发电等发展需求。而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力度更大,所带来的影响也更大,进而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破坏,比如我国甘肃地区的黄羊河流域,正式由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而导致土地最终沙化为沙漠。所以,面对水利工程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失衡问题要提高重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去处理其中的利害关系,保证水利工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完善相关法律

针对于不适宜修造水利工程项目的自然保护区、风景胜地、森林公园、文化遗产区进行保护,利用法律手段划出河段保护区与流域保护区,严令禁止一切水利工程建设行为。针对于破坏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风景胜地等区域的在建水利工程项目,要重新进行生态效益评估,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去改进水利工程带来的负面生态效益。

3.3 因地制宜,适度开发

在过去的水利工程建设中,针对于流域内水资源的开发规划,通常会选择最大化的开发。然而随着对移民与耕地的补偿费用逐渐升高,在考虑社会稳定与保护耕地资源的基础上,在水利工程规划时要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开发目标,如针对于移民与淹没耕地少,带来生态环境问题较少的河流,可最大化开发;而移民与耕地面积较大且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较多的客流,则需要因地制宜,适度进行有选择的开发。

3.4 加强调查分析,做好方案修改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当中,要做好必要的调查、分析与评估工作,这样才能够确保工程项目方案规划与修改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其中水利工程可能给生态效益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没有得到人们的正确认识,抑或是在方案设定中出现意见分析。所以,对于水利工程可能给生态效益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合理评估,通过资料查阅与科学分析,进而对方面进行修改。

3.5 加强生态环境影响观测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研究

不管是针对超采地下水区域,还是预防水利工程带来的地质灾害区域,都要设置地质观测的设备,做好详细记录。因此,要不断研发新的观测记录技术以及资料传递的信息技术[3]。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不能够对其无限制的开采,要确保采补平衡,所以需要用到观测、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