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制备方法的分析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墨烯制备方法的分析探讨

陈泽宇1,闫娜2,王再红2*

(1.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 300354 ;2. 风帆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保定 071057)

摘要:分析了新型炭材料石墨烯在物理、化学、电学等方面的性能优势,综述了现今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剥离法、化学沉积法、外延生长法、膨胀法、氧化–还原法等,并简要分析了各种方法制备石墨烯的优缺点。

关键词:天然石墨;石墨烯;炭材料;剥离;化学沉积;外延生长

中图分类号:TM9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847(2019)03-110-04

Analysis and 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graphene

CHEN Zeyu 1, YAN Na 2, WANG Zaihong 2*

(1.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354;

2. Fengfan Co., Ltd., Baoding Hebei 071057,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physical, chemical and electrical performance advantages of a new type of carbon material named graphene are analyzed. And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graphene material are overviewed including stripping method, chemical deposition method, epitaxial growth method, expansion method, oxidation-reduction method and so on. At las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methods for preparing graphene are analyzed briefly.

Keywords: natural graphite; graphene; carbon material; preparation; stripping; chemical deposition; epitaxial growth 收稿日期:2019–04–15*通信作者

0 引言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 sp 2 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具有单原子层的石墨结构,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石墨烯有多种优异性能,例如:① 目前它是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同时还具有很好的柔韧性;② 它的吸收率只有 2.3 %,因此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③ 它的导热系数高达 5300 W/(m•K),比碳纳

米管和金刚石的都高;④ 常温下它的电子迁移率超过 15 000 cm 2/(V•s),具有比铜或银更低的电阻率;⑤ 它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理论比表面积可达 2600 m 2/g 以上[1-3])。石墨烯在高机械强度、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等方面和其他材料相比具备极大优势,可用于生产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用于化学电源、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等方面[4-5]。石墨烯具有片状结构,可与其它物质形成“面–面”接触,使复合材料具备导电、导热、防腐、电磁屏蔽等多种功能,具有极大的硬度、稳定的化学性质等优异性能[6]。

总的来说,石墨烯是当今材料界中最薄、最坚硬、最导热、最导电的材料。国际上给出的定

义是,只有 1~2 层碳原子的纳米薄片才能称之为“石墨烯”,并且只有没有任何缺陷的石墨烯才具

胶带上,然后撕开胶带把石墨片一分为二。不断重复这样的操作,于是石墨片越来越薄,最后他们得到了单层结构的石墨烯[2]。但是,很明显这种制备方法的效率极低,而且得到的石墨烯尺寸很小,显然并不具备工业化的可能性。1.2 碳纳米管轴向切割法

如图 1 所示,碳纳米管是由单层的石墨烯卷曲而成的管状材料,如能实现轴向切割并展平即可得到石墨烯。不同管径、不同长度的碳纳米管,对应生成不同面积大小的石墨烯。该制备方案原理清晰,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关注,但实际操作难度较大,需要技术突破 [7]。1.3 溶剂剥离法

溶剂剥离法[8]是取少量的石墨分散在溶剂中,形成低浓度的悬浊液,然后利用超声波,通过外力破坏石墨层间的范德华力,使溶剂插入石墨层间,石墨发生离散……通过超声波和溶剂的持续联合作

备完美特性。而现在常见的、实际批量生产的“石墨烯”多为多层结构,且存在较多的结构缺陷,因此其性能自然大打折扣。

使用天然石墨进行剥离是制作石墨烯材料的最基本技术路线。目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有机械剥离法、溶剂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CVD )法、真空外延生长法、微波膨化法等。不管采用什么制备方法,针对石墨烯产品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石墨烯要尽可能具备薄、大、结晶好、结构缺陷少等特点,以便发挥石墨烯的最大优势。下面逐一对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予以介绍。1 物理剥离法1.1 机械剥离法

Geim 研究组首先从高定向热解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片;其次将薄片的两面粘在一种特殊的 3M 的

图 1

炭材料家族的基本构成单元(最上方的薄片是石墨烯,图下中间为碳纳米管)

图 2 机械剥离法制作石墨烯示意图

用,实现层层剥离而制备出石墨烯。此方法不会像氧化–还原法那样能破坏石墨烯的结构,所以可以制备出高质量的石墨烯。其缺点是成本较高,且产率很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较为困难。

2 化学沉积法

2.1 气相碳源沉积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石墨烯主要涉及 3 个方面:碳源、金属基体和生长条件。传统方法是在高温下,将甲烷、乙烯等含碳化合物作为碳源,在金属(如 Ni 箔或 Cu 箔等金属)基体表面催化裂解沉积,再采用强迫冷却的方式在基体表面生成石墨烯[9]。传统的气相沉积法(CVD 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制备大面积、高质量、均匀性好的石墨烯。其缺点是成本高,工艺复杂,不易转移,而且生长出来的一般是多晶石墨烯,性能优势大打折扣。

2.1.1 渗碳析碳机理制备石墨烯

对于镍金属等具有较高溶碳量的基体,反应机理为“渗碳析碳机制”,即甲烷等含碳物质高温裂解产生的碳原子,在高温时嵌入金属(如 Ni 等)基体内,然后采取急速降温工艺,使碳原子从金属基体内析出,在金属基体表面成核生长为石墨烯薄膜。

2.1.2 表面成长机理制备石墨烯

对于 Cu 等溶碳量较低的金属基体,反应机理为“表面成长机制”,即甲烷等碳源在高温下裂解产生的碳原子,直接吸附在金属表面,成核生长为石墨烯。

2.2 固态碳源沉积法

南昌大学的杨炫、黄德欢[10]在传统的化学沉积法制备石墨烯的基础上,以固体石墨代替甲烷等烃类气体作为碳源,在高温(1000 ℃)、常压(1×105 Pa)的条件下,使用高纯度(大于 99 %)的 Cu 箔作为反应基体,选用 N

2

作为保护气,可在几分钟内快速制备出石墨烯。该方法可控性好,易于石墨烯与基体分离、转移,生产成本较低。

3 外延生长法

3.1 金属催化外延生长法

该方法是在超高真空度环境下,将碳氢化合物气体通到过渡金属铜(Cu)、铂(Pt)、钌(Ru)等基片表面,这些过渡元素金属基片被加热后,具备较强的催化活性,可以使吸附的碳氧化合物气体催化脱氢,从而使碳原子相互结合制成石墨烯[6]。碳氧化合物气体在过渡金属基片表面被吸附及脱氢过程中,碳原子可以在整个基片范围内长满,具备长大条件。同时,由于吸附具有饱和性,基片吸附饱和后不再重复吸附,因此具有厚度自限性。该方法可以制备出大面积、厚度较为均匀的石墨烯。3.2 碳化硅外延生长法

碳化硅外延生长法是对碳化硅(SiC)单晶体加热。SiC 表面的 Si 原子在高温下脱离表面,余下的 C 原子自组重构,从而形成以 SiC 为基片的石墨烯。Berger C、Song Z 等人[11]在高真空条件下,使用电子轰击加热方法除去氧化物,得到了极薄的石墨烯。

3.3 取向附生法

Shi等人[12]采用类似于金属催化外延生长法的方法,用基质金属的原子结构制备了石墨烯。先把碳原子嵌入高温(2550 ℃)的钌材料基体中,随后对基体进行冷却。当温度降至 2310 ℃时,嵌入钌金属基体的碳原子便会从基质中析出,并浮到表面。一段时间后,碳原子会逐渐填满钌金属表面,长成完整的石墨烯。这样得到的石墨烯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不足之处是,片层厚度不均,而且石墨烯与钌基体的分离过程也会影响其特性。

4 膨胀法

4.1 热膨胀法

选用 Hummers 法制备的氧化石墨为原料[13]。在烧杯中分别加入鳞状石墨粉、硝酸钾和浓硫酸,机械搅拌后,加入高锰酸钾,再搅拌 2 h。将烧杯浸入 40 ℃油浴中,继续搅拌 0.5 h,然后浇入适量的蒸馏水,将油浴的温度提升至 100 ℃,维持反应15 min。停止加热,用蒸馏水稀释,并加入一定量的双氧水。再经过滤、洗涤、烘干等过程,得到氧化石墨。将干燥的氧化石墨放入石英管,200 ℃下反应 10 min 即可得到石墨烯[14]。

4.2 微波膨胀法

杨邵斌等人[15]以天然石墨为原料,采用化学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