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常见的不良反应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功能进行性升高,尤其升高到10倍以上,建 议干扰素减量 出现黄疸,胆红素大于正常值2倍,需要停用 干扰素 给予降酶退黄处理
9
抑郁症的处理
有条件者在治疗前常规进行抑郁症表格调查 必要时可能需要应用抗抑郁药物,请神经科医 生会诊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不良反应,只要出现抑郁 征兆必须及时通知您的医生
10
咳嗽的处理
调整剂量为 135 mg 90 mg 暂停注射,直至 >75,000/ul时,从90 mg开始
任何治疗方案的调整必须在医生的严密监测和指 导下进行
7
注射部位反应的处理
在注射前应用冰块冷敷注射部位直至麻木 对局部应用酒精擦干 在室温下注射,注射器与皮肤呈45度至90度 更换注射部位
8
ALT升高和黄疸的处理
监测肺浸润或者肺功能损害的体征 评估血红蛋白 除外其他原因(比如变态反应、支气管感染) 建议病人:
增加每日饮水量,应用加湿器,应用止咳药 片或者非镇静止咳药 避免环境刺激
11
甲状腺功能变化的处理
干扰素治疗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甲状腺功 能亢进相关。约有1%~6%的患者出现甲状腺功 能异常 如果出现,需要请内分泌科医生会诊,指导甲 状腺药物的使用,如果药物控制较好,可以继 续干扰素治疗
流感样症状:头痛、发热、乏力 治疗后2天开始出现
白细胞(WBC)降低和/或血小板(PLT)减少 治疗后1-2周开始下降 4-6周之后逐渐稳定 停药后4周左右恢复
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请及时通知您的医生, 切莫擅作主张
3
干扰素常见的不良反应(2)
精神异常-治疗后24周内出现 睡眠改变、精力差、疲劳、对日常活动和交际失 去兴趣 抑郁、无助、无望、易怒、易哭、自杀倾向 想退出,停止治疗
12
视网膜病变的处理
在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患者中,可能会出现结膜 下出血、视网膜出血和脱脂棉斑 开始治疗前,尤其是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应 当接受仔细的眼底镜检查 治疗期间接受眼科检查。如果视网膜病变在治 疗期间出现加重,应当停用干扰素。对增生性 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应当在眼科医师的监督下慎 重处理
13
干扰素治疗期间需监测的指标
内分泌异常 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1-5%) 血糖异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炎)
4
干扰素常见的不良反应(3)
食欲不振、体重下降 腹泻 脱发(轻度,停药后可逆) 注射部位反应:治疗后2天开始出现 皮疹:潜伏期4-20天 呼吸系统(呼吸困难、咳嗽、肺炎) 血管炎 视觉障碍(视网膜病变)
5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处理
• 白细胞计数 • 血小板计数 • 血红蛋白 • 胆红素 • 凝血酶原时间 • 精神症状的评估
• 肝功能(转氨酶) • 碱性磷酸酶 • 甲状腺功能 • 血糖 • 肌酐 • 尿酸
14
正确应对干扰素的不良反应
干扰素有哪些副作用?
流感样症状:发热、乏力、头痛、肌肉关节疼痛 胃肠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轻微腹痛或腹泻 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低 其他症状:头晕、脱发、注意力下降、失眠和情绪低落等
所有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均为可逆, 停药后均可缓解
2
干扰素常见的不良反应(1)
不调整干扰素的剂量但同时使用升高白细胞的药物,如 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
调整干扰素的剂量,白细胞降低到一定程度则可能需要 停药,比如派罗欣的药物调整原则可以为:
中性粒细胞 < 750 / µL < 500/ µL
调整剂量为
135 mg 暂停注射,直至>1000/ µL时, 从90 mg 开始
任何治疗方案的调整必须在医生的严密监测和 指导下进行
6
血小板减少的处理
可以使用粒巨系集落刺激因子同时提高粒细胞和血小板 的水平 必要时调整干扰素的剂量 严重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可以输注血小板悬液
派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剂量调整原则
PLT < 75,000 / µL < 50,000 / µL < 25,000 / µL
9
抑郁症的处理
有条件者在治疗前常规进行抑郁症表格调查 必要时可能需要应用抗抑郁药物,请神经科医 生会诊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不良反应,只要出现抑郁 征兆必须及时通知您的医生
10
咳嗽的处理
调整剂量为 135 mg 90 mg 暂停注射,直至 >75,000/ul时,从90 mg开始
任何治疗方案的调整必须在医生的严密监测和指 导下进行
7
注射部位反应的处理
在注射前应用冰块冷敷注射部位直至麻木 对局部应用酒精擦干 在室温下注射,注射器与皮肤呈45度至90度 更换注射部位
8
ALT升高和黄疸的处理
监测肺浸润或者肺功能损害的体征 评估血红蛋白 除外其他原因(比如变态反应、支气管感染) 建议病人:
增加每日饮水量,应用加湿器,应用止咳药 片或者非镇静止咳药 避免环境刺激
11
甲状腺功能变化的处理
干扰素治疗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甲状腺功 能亢进相关。约有1%~6%的患者出现甲状腺功 能异常 如果出现,需要请内分泌科医生会诊,指导甲 状腺药物的使用,如果药物控制较好,可以继 续干扰素治疗
流感样症状:头痛、发热、乏力 治疗后2天开始出现
白细胞(WBC)降低和/或血小板(PLT)减少 治疗后1-2周开始下降 4-6周之后逐渐稳定 停药后4周左右恢复
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请及时通知您的医生, 切莫擅作主张
3
干扰素常见的不良反应(2)
精神异常-治疗后24周内出现 睡眠改变、精力差、疲劳、对日常活动和交际失 去兴趣 抑郁、无助、无望、易怒、易哭、自杀倾向 想退出,停止治疗
12
视网膜病变的处理
在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患者中,可能会出现结膜 下出血、视网膜出血和脱脂棉斑 开始治疗前,尤其是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应 当接受仔细的眼底镜检查 治疗期间接受眼科检查。如果视网膜病变在治 疗期间出现加重,应当停用干扰素。对增生性 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应当在眼科医师的监督下慎 重处理
13
干扰素治疗期间需监测的指标
内分泌异常 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1-5%) 血糖异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炎)
4
干扰素常见的不良反应(3)
食欲不振、体重下降 腹泻 脱发(轻度,停药后可逆) 注射部位反应:治疗后2天开始出现 皮疹:潜伏期4-20天 呼吸系统(呼吸困难、咳嗽、肺炎) 血管炎 视觉障碍(视网膜病变)
5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处理
• 白细胞计数 • 血小板计数 • 血红蛋白 • 胆红素 • 凝血酶原时间 • 精神症状的评估
• 肝功能(转氨酶) • 碱性磷酸酶 • 甲状腺功能 • 血糖 • 肌酐 • 尿酸
14
正确应对干扰素的不良反应
干扰素有哪些副作用?
流感样症状:发热、乏力、头痛、肌肉关节疼痛 胃肠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轻微腹痛或腹泻 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低 其他症状:头晕、脱发、注意力下降、失眠和情绪低落等
所有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均为可逆, 停药后均可缓解
2
干扰素常见的不良反应(1)
不调整干扰素的剂量但同时使用升高白细胞的药物,如 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
调整干扰素的剂量,白细胞降低到一定程度则可能需要 停药,比如派罗欣的药物调整原则可以为:
中性粒细胞 < 750 / µL < 500/ µL
调整剂量为
135 mg 暂停注射,直至>1000/ µL时, 从90 mg 开始
任何治疗方案的调整必须在医生的严密监测和 指导下进行
6
血小板减少的处理
可以使用粒巨系集落刺激因子同时提高粒细胞和血小板 的水平 必要时调整干扰素的剂量 严重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可以输注血小板悬液
派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剂量调整原则
PLT < 75,000 / µL < 50,000 / µL < 25,000 / µ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