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耀军:纪念李国豪教授诞生100周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往开来的同济桥梁
——纪念同济桥梁创始人李国豪教授诞辰100周年
葛耀君
2013年4月13日是同济大学桥梁工程学科的创始人——李国豪教授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
李国豪教授的一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祖国的建设和科教事业,他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崇高品格,有教无类、爱惜人才的磊落情怀,深深教育和影响了同济学子,成为我国工程科技界和教育界的楷模。
李国豪教授长期从事桥梁结构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抗震、抗风和抗爆动力学领域的开拓性研究,为中国重大工程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许多大桥工程建设担任首席顾问和专家组组长工作,为中国现代桥梁的自主建设开辟一条成功之路,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中国现代桥梁工程自主建设的倡导者和精神领袖。
我们怀念李国豪教授,更因为他是同济桥梁学科的创始人。
正是在李国豪教授的积极争取和倡导下,1952年同济大学创办了我们国家最早的“桥梁与隧道”学科之一,开设桥梁教学小组负责有关课程的教学,至今已经走过了60年的征程。
在李国豪教授的直接领导和精神指引下,同济桥梁学科的发展与国家、学校的兴衰紧密相连,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科研、机构与团队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平凡的发展阶段。
一、同济桥梁发展历程
1.初创时期(1952年到1966年)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经济建设百废待兴,为了将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利用,按照苏联体制开展了大规模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工作。
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同济大学,在创办于1914年的土木工程学科下,由李国豪教授主持设立了“桥梁与隧道”专业,并成立桥梁教学小组,负责本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土木系二年级学生中招收第一届“桥梁与隧道”专业本科生,成为我国最早的“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之一。
1954年3月,在桥梁教学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15人的桥梁与隧道教研室,教研室不仅继续专业教学,而且开始专业科研工作;1955年按苏联体制,桥梁教研室在李国豪教授带领下招收了第一批副博士研究生4名,而项海帆教授成为了他的第一位研究生;此后,应李国豪教授的邀请,苏联桥梁专家依⋅特⋅斯尼特柯教授来教研室指导教学及科研工作达9个月。
1958年,为了适应“大跃进”的形势,独立设置了“桥梁工程”专业和20余人的桥梁教研室。
在“桥梁工程”专业初创时期的14年中,共培养了15名研究生和678名本科毕业生以及62名专科毕业生,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桥梁与隧道工程的紧缺人才。
2.文革期间(1966年到1977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实行“开门办学”,招收工农兵学员,以现场实践代替课堂教学。
1970年招收了路桥专业第一届工农兵学员。
1973年,铁路专业调整至上海铁道学院,部分桥梁专业教师随铁路专业调入该院。
从1973年到1975年,改设“城市道路与桥梁”专业,招收工农兵学员3届。
在“文革”期间,共培养了4届271名工农兵学员。
尽管“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教师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特别是李国豪教授还一度身陷囫囵,但他仍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桥梁工程的教学、科研工作。
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道路桥梁教研室中的桥梁专业教师保持在25名左右。
3.恢复发展(1977年到1987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逐渐恢复了高等学校的教学秩序。
1977年,李国豪教授被任命为同济大学校长,在李校长的直接领导下,同济桥梁学科开始了全面恢复发展。
1978年,在新成立的结构工程系下,设桥梁教研室和桥梁试验室,恢复招收了桥梁工程专业本科生30名、研究生5名,同时新成立的同济大学建筑工程分校下设路桥系,后又独立成为上海城市建设学院。
1979年,成立了李国豪科研组,开始桥梁抗震、桥梁抗风和桥梁电算三个新兴方向的研究工作。
1981年,首批获得包含桥梁与隧道工程方向的结构工程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李校长招收了桥梁方向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
1986年,结构工程学科(含桥梁与隧道工程)被评为首批教育部重点学科,建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开始接受博士后研究人员。
在恢复高校招生制度后的10年里,同济桥梁工程学科共培养了8名博士研究生、31名硕士研究生、344名本科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桥梁工程的专门人才。
4.跟踪提高(1987年到2002年)
1987年7月,由桥梁教研室、桥梁研究室、桥梁试验室和桥梁设计室正式组建了桥梁工程系,由项海帆教授出任第一任系主任,成为我国高等院校中第一个桥梁工程系。
1988年,同济大学获准建设我国土木工程领域中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国豪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1990年,从结构工程学科中独立出了“桥梁与隧道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
1995年,项海帆教授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6年7月,上海城建学院桥梁教研室回归桥梁工程系。
1998年,“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被遴选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估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0年,上海铁道大学土木工程系桥梁专业教师回归桥梁工程系,系教职员工的人数首次突破60人。
同年,“桥梁工程”学科被评为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桥梁工程系与广西柳州建筑机械总厂联合成立“同济OVM预应力研究中心”。
2001年,范立础教授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桥梁工程系成立后的15年里,学科发展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跟踪国际前沿课题,结合10个研究方向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培养毕业了995名本科生、196硕士生、71博士生和15博士后,为我国渐入高潮的桥梁建设、特别是大型桥梁建设培养了一批高级人才。
5.发展壮大(2002年——)
2002年,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
2006年,被列入国家“985”二期建设平台“城市建设与防灾”,投入2.4亿元建设由四个大型振动台组成的多功能地震模拟振动台阵。
2007年,“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并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成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奠定了基础。
2009年,范立础院士领衔的桥梁抗震团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0年,项海帆院士领衔的桥梁抗风团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在刚刚过去的10年中,桥梁工程学科教学科研团队稳定在80人左右,依托11个研究室形成了桥梁抗震及振动、桥梁及结构抗风、健康监测及控制和桥梁设计理论等四个学科群,建成了以桥梁馆、风工程馆和地震工程馆为标志的教学科研大楼,培养毕业了692名本科生、513名硕士生、236博士生和35博士后,为我国从桥梁建设大国走向桥梁建设强国培养了一批创新人才。
二、同济桥梁建设成就
李校长在改革开放初期率先提出了同济桥梁学科建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发展桥梁科技”。
同济桥梁历经沧桑变化,“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学科精神永存;同济桥梁同舟共济奋进,“发展桥梁科技”的桥梁团队目标不变。
1.培养创新人才,发挥模范作用
同济桥梁秉承李校长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学科初创时期,正值解放后大生产阶段,国家急需培养大批的桥梁工程技术人才。
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告慰祖国,当初对同济桥梁与隧道的选择是正确的,60年在这块沃土上培养出了2709名本科生、333名专科生、149名函授生、755名硕士生、315博士生和50名博士后,这4300多缤纷桃李造就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和工程师,著名专家30多名、两院院士7名。
李国豪、孙钧、钟万勰,陈新、项海帆、范立础、梁文灏……他们都是同济桥梁与隧道的杰出代表,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学界楷模。
2.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术研究
同济桥梁发扬李校长提出的严谨求实奋起的学术研究作风,为推动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学科初创阶段按个人兴趣开展科研活动,到60年代集体制定科研规划,再到“文化大革命”后李校长亲自确定三大前沿研究方向以及目前桥梁学科的四个学科群,无不体现出同济桥梁与隧道严谨求实的作风。
从桥梁试验室传统结构试验设备,到大小配套的四座边界层风洞,再到由四个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组成的多功能振动台阵,同济桥梁实验基地建设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前沿。
先后获得了4项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14项国家科学技术奖、80多项省部级科技奖。
正是基于这种严谨的作风和奋起的勇气,两代同济桥梁人李国豪教授和项海帆教授先后呼吁自主建设广东虎门大桥和上海南浦大桥成功,树起了我国大跨度桥梁自主建设的里程碑。
3.推动自主建设,服务重大工程
同济桥梁坚持李校长要求的明确创新目标的发展科技方向,为我国桥梁建设架起了科技桥梁。
同济桥梁因国家开元建设而创立,由国家改革开放而发展,为国家自主建设而奋起,贡献了桥梁抗震、桥梁抗风、桥梁设计等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
上海南浦大桥结合梁方案和抗风抗震研究初露锋芒,杨浦大桥首次挑战跨度世界纪录成功,东海大桥抗震抗风几经波折再创辉煌,苏通长江大桥和舟山西堠门大桥双双超越同类……。
国家重大桥梁建设凝聚了众多同济桥梁人的创造智慧,浸透了三代同济桥梁人的心血汗水。
在已经建成的80多座400m以上的大跨度桥梁中,同济桥梁人的创新智慧覆盖了其中的52座桥梁;正在建设的20多座400m以上的大跨度桥梁中,同济桥梁人的心血汗水洒满了其中的15座桥梁。
4.重视国际交流,树立中国品牌
同济桥梁继承李校长创立的中外科技教育的交流合作传统,为我国桥梁走向世界、世界桥梁了解中国开启了窗口。
同济大学诞生于中、德两国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之中,同济桥梁融入了更多的中西方文化。
同济桥梁的第一代教授李国豪、周念先、钱钟毅、陈超分别留学于德国、法国和美国;同济桥梁从上世纪90年代起先后聘请了5位国际著名学者担任名誉教授,他们是美国的林同炎、日本的伊藤学、德国的希莱西、美国的邓文中和柯瑞姆;在同济桥梁现有28位教授中,三分之二具有国外留学或工作经历。
国际和我国顶级的相关学术组织——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国际风工程协会、国际健康监测协会、国际预应力混凝土协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风工程委员会等均挂靠在桥梁工程系。
同济桥梁已主办和承办各类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50多次,其中包括国际桥协2004年大会和2009年研讨会、第九届国际索动力学大会等国际会议,两年一届的全国桥梁学术会议和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等国内会议。
此外,同济桥梁人还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应邀作大会特邀报告40多次,其中包括国际桥协大会4次、连续三届国际风工程大会等。
同济桥梁已经成为国内外桥梁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
三、同济桥梁历史使命
回顾同济桥梁学科在李校长直接领导和精神指引下发展的历史,阅览前辈师生校友们载入史
册的光辉业绩,我们心中充满自豪,面对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科技创新的国家需求和人民期待,我们应当勇敢地承担起新时期的历史使命。
在这个庄严的时刻,我们向学院、向学校和向祖国,更向我们学科的先辈李国豪教授郑重承诺:
1.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
同济桥梁在人才培养方面一贯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今后将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分析国内外工程技术人才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教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水平,构建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2.提高原创性研究的综合能力
科学研究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又是继承与创新的过程。
中国桥梁已经走出了一条自主建设的道路,在自主建设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自觉聚焦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推进从自主建设到自主创新的过渡,加强原创性基础研究,勇敢地承担起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国家创新历史责任。
3.提升国际交流的学术水平
国际学术交流是了解国外最新动态,展示自身研究水平的重要窗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国际学术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应当广泛开展与国际著名大学和学科的科技合作、学术交流、教师互访、学生互换,主动地走向国际学术舞台,站上舞台中心,让世界不仅了解中华文明的璀璨历史,而且了解中国桥梁的学科发展。
1907年同济大学创办伊始仅有德语和医学两大专业,今天,已经发展成为具有105年历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1914年同济大学设立的土木工程学科,明年就将迎来百年诞辰;1952年同济大学设立的我国第一个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已经走过了一个甲子的征程;1987年同济大学成立的我国第一个桥梁工程系,刚刚跨越了四分之一个世纪。
今天我们纪念李国豪教授诞辰100周年,回顾同济桥梁发展历史,并不是为了收获昨天,也不是为了记住今天,而是为了播种明天、开创未来。
在迎接继往开来的新时期到来之际,我们将把纪念李国豪教授的郑重承诺,付诸在今后的行动中,把同济桥梁建设成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高水平研究和进行高科技转化的国家级基地和国际性中心。
(作者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