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珍爱生命教育的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珍爱生命教育的论文
《浅谈大学生珍爱生命教育》
摘要:珍爱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教育。我们经常看到、听到的社会上许
多大学生死于各种事故或自杀,数量之多、令人触目惊心。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青少年死亡的主要途径一是意外死亡,二是自杀。以意外死亡为例,有关学者调查了58个
国家,发现有48个国家意外事故是15岁―19岁青少年的首要死亡原因。当前大学生对生命的冷漠,高等教育对生命的疏忽都提醒着我们关注高校生命教育。高校生命教育不仅是
一个重要的理论研究,更要关注实践研究。目前的高等教育学界的实践研究成果较少,亟待
深入。如何在高校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群体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是
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珍爱生命教育高校教育
没有生命的世界,是残缺的世界。正是有了生命的存在,世界才变得精彩。而在一切的
生命存在之中,人是超越一切其他生命之上的存在物。因为,人是一种有思想的生命存在。
人不会只是停留在对现实世界的满足与追求上,他会不停地尽力对已有本我不断超越,为价
值寻找出口以实现不断升华。而要实现这一超越和提升,就要靠教育。令人遗憾的是,现代
教育程度不同地对此忽视了。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作
为生命教育的核心――生命价值教育更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所要关注的重中之重。大学生
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珍爱生命教育的科学内涵
生命,是人类最珍贵也是最脆弱的东西,如同费尔巴哈所说,”生命价值是人类数千
百年来一直探索和追求的永恒主题。以生命的视角审视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理想信念的
需要,更要关注其生命现实中健康,心理,精神的需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自我盛宁的实
验者,吧学生理解为同时具有自我保护生命力与自我完成生命的实体。思想政治教育中的
珍爱生命教育是通过思想政治教学而获得手段病体现自身生命质量的完美性和完整性。
珍爱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
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生命教育作为一
项新兴的教学门类,一出现就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很多地方的学校已经将其纳入到学校
的教育教学体系中。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为了改进生活而教育”。教育的基本任
务就是促使人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帮助人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其表
现有: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和行为能力比较弱,有的学生因为一句批评或轻微的挫折而自杀
或自残;因为与他人的一点纠纷而拔刀相向;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束手无策;不关心他人、缺乏同情心和爱心等。有了这些对生命教育的最初思索,在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以帮助学
生切实解决因生理、心理发育困扰所带来的思想道德迷失及轻视生命的问题,帮助学生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使学生身心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成为充满活力、人格健全、
个性鲜明的一代新人显得尤为重要。
二、对大学生开展珍爱生命教育的现实价值
一开展珍爱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
的前途与命运。在大学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发他们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有利于将中华民族坚
韧不拔的意志融铸在大学生的精神中,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
大青年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在国际化开放性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二开展珍爱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广大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培养技能提供
了宽广的平台,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
德自律能力下降。此外,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威胁大学生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一定
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为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三开展珍爱生命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使大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极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长期以来,由于生理发展过程中出现
的困惑常常得不到及时指导,对无法预料且时有发生的隐性伤害往往难于应对,导致一些
学生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现象。因此,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科学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
四开展珍爱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
家庭教育是生命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使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家庭教育还存在和大学生成长需要不相适应的方面,相当一
部分家长不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忽视他们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的需求,缺乏科学的
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孩子或者期望值过高,或者漠不关心,或者过分包揽,或者放任
自流,加剧了部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如厌学、离家出走、自杀等,有的甚至走上违
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迫切需要引导家庭开展科学、正确的生命教育。
五开展珍爱生命教育是当代大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校现有课程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针对性、指导性尚
不明确;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操作性指导;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对青
年学生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发展的理解和指导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对校内外丰富的生
命教育资源缺乏系统有机的整合。因此,必须加快学校教育的改革,从生理、心理和伦理
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三、对大学生开展珍爱生命教育的多维路径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要生力军,其思想政治素质如何,亳无疑问地会
对我国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产生极大的影响。珍爱生命教育是我们我们教育工作者一项
重要使命,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坚持社把生命的意义放在重要位置,对于引领大学生在思想上道德上继承民族优良传统,
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与社会共同进步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当今的新形势下,加强大
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需要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探索,是正确的生命观贯彻落实到大学
生中去,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
一强化学校教育主课堂作用。
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把生命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
让学生系统的掌握的生命教育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基本要求等理论知识,并能用其科
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同事开展主题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氛围、自立
自强榜样激励等活动。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力,实现大学
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和成长,不仅要靠个人的努力,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努力
培育一批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主体。这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二完善家庭教育功能。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培育起着激励、渗透和调控作用。而良好的家庭教育的
营造,需要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提高家长的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改变传统
的教育理念。家长要善于从孩子的实际出发,针对孩子的特质,合理的预计其未来的发展
空间,并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社会氛围营造。
大学生的生命观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通过外部的教育转化为大学生的坚定信念,进
而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盒互联网等大众传
媒的作用,以营造良好的氛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
人物,这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先进典型教育,这是加强大学生珍爱生命教育的一个有效的
途径。在践行珍爱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珍爱生命教
育真正落实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