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发展战略和策略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发展战略和策略分析

作者:魏凤莲陈志军

来源:《人民论坛》2012年第14期

【摘要】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在不同程度上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战略产生着影响,它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包括初级产品出口引导增长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战略、综合性外贸战略等。除此之外,还应采取利用有效保护率实行保护等正确的外贸策略。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外贸发展战略策略

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内涵也随之扩大和丰富,贸易对象不仅有货物,也包括服务及要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外)服务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它已经成为各国国内及各国间经济活动的主导者。

克鲁格曼在1995年向布鲁津斯研究院提交的论文中,分析了现代国际贸易发展与一个世纪前国际贸易的区别。他认为,尽管总的贸易量不像所期望的那样增加,但总体看来,国际贸易隐含了几个新的特点。它们是:产业内贸易的上升;生产商地理化整为零生产能力的提高;贸易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较高比率国家的出现;低工资向高工资国家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世界贸易发生的这些变化,在不同程度上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战略产生着影响。

发展中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绩效

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资本和技术的流动。世界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利用外资的机会;发展中国家在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有效地推进了其现代化进程。

国际贸易以及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加速流动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但能够充分利用机遇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数并不多。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出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相对集

中于十几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它们或是由于自然和社会条件优越,或是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或是利用了某一特定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同时政策比较得当,因而搭上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列车。从另一角度看,每一时期总是有一小部分国家经济处于迅速发展阶段,而大多数国家则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倒退。

有关资料显示,当今占全球人口80%以上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只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17.3%、世界贸易的18.8%、商业借贷的5.4%、国外投资的19.5%、国内储蓄的19.4%以及研究开发经费的6%。世界经济发展不均衡,穷国与富国、穷人与富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急剧扩大。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农产品贸易一直处于相对停滞状态,以致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处境在全球化过程中得不到改善。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与高科技含量制成品的交换比率在全球化过程中对前者愈发不利,西方学者的一系列实证研究都揭示了这个趋势。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

初级产品出口引导增长战略。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般认为发展的最迅速的道路就是遵循比较利益原则,出口食物和原料,提高人均收入,从而改变经济结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丹麦之所以成为发达国家,至少是因为部分地选择了这条道路;有些发展中国家,如哥伦比亚和墨西哥、加纳和尼日利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也因为出口初级产品而产生了重大的结构改变。观察到这些例子的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初级产品出口引导增长不失为一种大有希望的贸易战略。他们认为,初级产品出口在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总额中占极大份额,这是发展中国家实行初级产品出口引导战略的客观基础。发展中国家相对地缺乏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如能通过出口初级产品来进口密集地使用这两种资本生产出来的货物,就能促进本国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在他们看来,初级产品出口引导增长战略具有要素利用改善、要素禀赋扩大、刺激其他工业部门扩大的三大连锁效应。

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晚期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表明,除了石油之外,初级产品出口并未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这种出口遇到了种种困难:发达国家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增长太慢;初级产品在世界市场价格跌落,贸易条件恶化;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出口受发达国家经济周期的影响波动剧烈,出口收入极不稳定。

进口替代战略。所谓进口替代,是指用建立和发展本国制造业的方式以替代外国工业制成品的进口。进口替代是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提出并风行于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外贸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实施这一战略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摆脱对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的依赖,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进口替代战略的核心是通过保护性关税和进口配额对国内进口替代品生产企业实行保护。

发展进口替代工业,首先要确定有广阔国内市场需求前景、并一直依靠进口的产品种类,然后,通过引进技术,合资、合作或外商独资等形式发展国内的进口替代工业。为了保护这些新建立起来的幼稚工业,国家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和政策支持,其中主要是关税保护。通常认为,进口替代战略一般需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建立和发展一般的最终消费品工业,以国产的消费品替代进口的消费品。在此阶段,进口替代工业主要集中在食品、服装、日用百货、小家电等一般消费品工业部门。在这一阶段,由于发展中国家正处在经济发展初期,国内缺乏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的必备条件,如资金、技术、设备甚至一些原材料仍需从国外大量进口。随着这些替代品在国内市场上的需求逐渐趋于饱和,进口替代便进入第二阶段,即从最终消费品的生产转向国内短缺的资本品、中间产品的生产,使这些产品也可以基本上自给自足。

如何评价进口替代战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现实情况表明,进口替代战略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途径之一,事实也证明了一些国家通过该战略取得了很大成就,并且由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进入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行列,如新加坡、韩国,更早些时候的日本都是这方面的范例。但也有一些拉美、非洲和亚洲发展中国家虽然在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对整个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并不大。这一战略在实施中也暴露出许多缺陷,如造成发展中国家的外汇短缺,国际收支不平衡,强化而并非减轻了对国外的依赖,阻碍了外贸出口,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不利于扩大就业,以及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平等。

出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是指发展中国家用制成品的出口替代初级产品的出口,以此加强本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故又称为出口导向型战略。与进口替代战略相比,出口替代战略主要是发展加工业和制造业,通过扩大加工制成品的出口来改善贸易条件,并克服由于进口替代战略所带来的国际收支恶化、经济效益低下、出口萎缩和经济内向化等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这种战略有助于纠正资源配置的扭曲状况,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正是由于出口替代比进口替代更具有优势,20世纪60年代开始,拉美和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纷纷转向出口导向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出口替代战略一般也要经历两个发展阶段:在初级阶段,主要以发展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技术易于掌握的加工工业,一般以消费品为主,如食品、服装、家用电器、玩具等。上述出口替代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当其中某些产品的市场容量日趋饱和或生产与外贸条件变得不利时,就应当转向技术复杂、市场潜力大的机电、电子、半导体、石化等现代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出口替代工业。

发展中国家实施出口替代战略,同样需要政府的贸易保护和政策支持。出口替代工业一般需要从国外进口必需的原料、中间品或资本品以及专利技术等,因此要求对这些投入的进口实行减免税,放宽进口配额。为了保持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通常还应在价格、关税、利润、留汇等方面给予优惠。政府的支持有利于出口替代工业的顺利成长和成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