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及前景学生姓名:Richard Mason
专业:财政学
学院:经济学院
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不断进步,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虽然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到现在将近四十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中国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社会,直接从封建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缺少了资本的积累,中国的起点就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虽然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因此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就变的尤为重要。
由于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基本确立,人口逐渐老龄化,城市化进程已经度过加速期,因此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增长点——体制的变革带来的效应已经开始逐步消退。
关键词:消费要素配置改革技术创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经济飞速发展。
进入21世纪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机,挑战与机遇并存。
如何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要讨论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前景。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特征
1、从生产力发展和供求关系的变化看。
经过20 余年的大发展,一般性工农业产品普遍
供不应求的短缺时代基本结束,买方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发展目的由过去单纯追求
数量逐步转向同时注重质量,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为主逐步转向集约型为主;经
济发展的约束由资源供给约束为主逐步转向市场需求约束为主;产业结构调整由协
调比例关系为主逐步转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主。
2、从经济体制的变化看。
经过20 余年的改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破除,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
但传统体制
下的社会经济矛盾并未完全解决,新体制下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
3、从国际环境的变化看。
经过20 多年的改革和开放,中国在结束了封闭半封闭状况后,
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加
入WTO ,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纪元,中国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
参与经济全球化。
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的同时,世界经
济的波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冲击越来越直接。
二、增长的源泉
(一)促进消费
中国目前是世界储蓄率、投资水平以及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 这些变量的参数都已经处于临界值, 对于中国未来经济高速增长的作用开始处于递减的趋势, 但是中国依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因为中国消费率基本上处于世界的最低水平。
到2008年,中国的消费率与澳大利亚、巴西、法国、印度、意大利、俄罗斯、韩国、日本、美国相比分别低23.2、32.7、31.6、16.2、30.6、16.721、25.7、39.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中国在过去从2001年最高点69.7%直线下降到2008年的不到49%。
由此产生的空间是:第一, 中国消费水平如果能够在未来10年内提升到世界平均水平(76%), 那么未来每年提升的空间将达到2.7个百分点, 这每年对GDP增长的直接推动将达到4-7个百分点; 第二,如果中国消费水平在未来8年内能够提升到2001年的水平(69.7%), 那么平均每年提升的空间将达到2.63个百分点, 这每年对GDP 增长的推动也将达到3.9-6.8个百分点。
因此,如果能够成功启动中国的消费, 我们就能保证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
(二)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要素配置的市场化要素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但是具体的效果如何取决于要素的配置。
改革提高了要素的替代弹性,要素替代弹性的提升表面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根据CES 生产函数增长模型,较高的要素替代弹性导致较高的增长率和GDP水平,因此市场化改革推动了生产率的提高。
2.劳动是经济增长中最原始的要素蔡肪等实证分析了劳动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技术进步在1982-1997年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发现在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中, 劳动要素的重新配置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因此通过劳动力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城乡劳动力市场发育, 中国仍有机会享有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带来的经济增长源泉。
刘强利用1981-1998年间数据实证分析了新古典的经济收敛机制在中国并没有起作用, 原因是中国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使资本劳动比并没有出现应有的变化趋势, 近年来形成的劳动力大规模的区际迁移, 是社会经济系统对区际差距做出的反应, 也是对区域差距扩大这一现象的一种解决办法。
3.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变的越来越重要虽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中传统要素投人的贡献大于人力资本和生产率的贡献, 但从弹性系数来看,人力资本的增长贡献有巨大的潜力, 财政对教育的投资占GNP的比重, 1996年只占2.44% , 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
教育投人的加大, 教育体制的改革, 教学质量的改善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泉。
我国要防止陷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经常出现的贫困陷阱之中, 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由总量拉动增长转提高生产素质推动的增长, 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效应使之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4.现代经济中企业家的作用在国企中聘用拥有强大的管理能力的优秀人才做经理,引进竞争制度可以刺激和约束经理人。
促进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实行经理人的优胜劣汰,将经理人的报酬与企业利润挂钩可以使经理人更为企业着想。
经理人市场的形成及成功运作可以使企业家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
(三)制度的改革
中国经过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在各个领域已经和世界逐渐接轨,但是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着开放的起步晚,经济基础差,人才匮乏等种种不利因素。
所以即使经济飞速发展,制度不断完善,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不足。
特别是在制度上,有着很多的漏洞。
制度上的落后导致中国在很多方面的无效率,无效率很明显会影响经济的增长。
通过制度的改革可以提高各部门、各行业的效率。
毫无疑问制度的改革将会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
(四)技术的创新
在此我引入产品周期性模型来说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是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费农(Raymond Vernon)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
费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上的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
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
而这个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为了便于区分,费农把这些国家依次分成创新国(一般为最发达国家)、一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介绍期(或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产品周期性模型从发明国和模仿国的角度把一种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5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或称新产品阶段,新产品只在发明国生产和消费。
在第二阶段,或称产品的成长阶段,该产品的生产在发明国得到了改进,为满足国内外不断增长的需求,产量迅速提高。
在该阶段,国外还不能生产这种产品,因此发明国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均处于完全垄断的地位。
(创新国可以获得巨额利润,促进经济的增长)在第三阶段,或称产品成熟期,该产品在发明国已标准化,发明厂商发现授权本国其他厂商和外国厂商生产这种产品也是有利可图的。
这样,模仿国就开始生产这一产品来满足本国消费。
在第四阶段,由于该产品已变得标准化,不再需要高技术工人,而模仿国的劳动力成本和其他成本相对于发明国低,因此模仿国开始在第三国市场上低价销售,发明国的产量开始下降,品牌竞争让位于价格竞争。
最后,在第五阶段,模仿国在发明国的市场上以低于发明国的价格销售,发明国的产量大幅下降或完全停止。
第四和第五阶段通常被称为产品的衰退期。
技术扩散、标准化以及国外较低的生产成本使一种产品的生命周期走向结束。
发明国又会致力于新的技术革新以及引入新产品。
由此可见科技创新可以为创新国带来巨大的优势和巨额的利润,而当产品进入衰退期时,创新国早已开发或生产出新的产品,新的产品生命周期已经开始,如此循环创新国的利润将会源源不断,在国际市场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三、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
1.人口压力和人口压力带来的就业压力中国拥有14亿人口,这个巨大的数字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人口和劳动力每年增长的绝对数量很大,长期存在着沉重的就业压力。
近几年城镇实际失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将使单位投资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对减少。
这些意味着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就业压力也成为制约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的一个因素。
2.资源和环境的压力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 人均耕地和人均水资源进一步紧张。
中国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也并不丰富,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供给不足的制约。
由于某些资源的短缺和价格提高,使中国有关工业品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影响到中国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速度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尽管自80 年代以来,陆续采取了一些措施,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但由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尤其是农村工业化进程仍在迅速推进,而可用于治理生态环境的资源有限,因此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方面的挑战会越来越严重。
3.技术落后国际竞争激烈中国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
着较大的差距,这严重影响着中国工业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
加入WTO 后国内市场对外开放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程度更高。
这一环境变化,对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和整体经济的发展,既提供新的机遇,也带来严峻挑战。
4.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与结构失衡问题有着不解之缘。
从轻、重工业结构不合理,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瓶颈”,到现在的结构性经济过剩,消费需求的“结构转换缺口”,等等,而目前我国正处于结构性转型时期,几类主要的结构变动进程将直接影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例如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密集型、进而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
型为主转换(马丁·贝尔、凯斯·帕威特,1992);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经济活动从农村向城镇积聚;市场化进程中企业所有制结构向多元化方向调整;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国内经济活动的相互渗透引致市场结构变动等, 我国产业能否从整体上实现技术水平的跃升尚存疑问。
结构论在中长期经济增长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
H.钱纳里认为结构转变对于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
特别是非均衡现象更为突出的发展中国家,结构变化的余地更大,对长期经济增长格局的影响更大。
不足之处是其将结构变动理解为一种状态,一种结果,那么,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实现上述结构转换的前提条件、现实可能性及必要的政策措施。
5.技术进步缓慢从发展阶段看,尽管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差距较大的情况下,粗放式经济增长还有一定的空间,但我国经济从总体上说,已处在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从主要依靠数量扩张向主要依靠质量提高转变的时期,技术进步必将在我国未来经济增长中成为关键性的制约因素。
(葛建新,1999)技术论者有充分的理由将科学技术看作未来我国经济的第一增长点。
(庄子银,1998)无论是产业的发展与升级,国际竞争力的增强,还是新的产业领域的开辟,都离不开、甚至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刘成相、李万茂, 1998)。
政府应在促进技术进步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使我国尽早进入“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葛建新,1999)。
四、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
1.资本成本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本成本能否继续下降, 而这有赖于培育与经济可持续增长模式相符合的企业和政府行为的激励机制以及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展。
2.经济结构的调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显现,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几乎都与结构不合理有关。
要通过发展和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新的产业格局。
要通过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调整城乡结构,加强农业基础,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使“三农”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通过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推进东中西部经济交流与合作,优化地区经济结构。
3.产权改革在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及世界经济长波的背景下, 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中的中国, 潜力巨大的社会供求将有力地推动其经济的增长。
近年来中国经济宏微观状况的背离原因在于国有企业行为方式的费用最大化, 从而导致经济流量(GDP)的高速增长、资源向非国有部门漏出、国有企业利润低下等后果, 亚洲金融危机启动了这种代价极高的增长模式的转变, 具体体现便是GDP增长率略低和增长质量的提高, 因此未来增长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产权改革的力度而不是财政政策的进一步扩张。
4.可持续发展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多、人均资源不足以及长期粗放经营,伴随高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以及不顾生态和环境的发展已难以为继,今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张明海:《中国经济的增长和要素配置的市场化:1978-1999》,《世界经济文汇》2002年第3期
蔡防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刘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
胡鞍钢:《中国发展前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李京文:《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预测与分析(2000-2050年)》
马丁·贝尔、凯斯·帕威特:《发展中国家技术能力的积累》,世界银行发展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1992年
葛建新:《对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关系的思考》,《中国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庄子银:《新增长理论研究》,《经济评论》, 1998年第5期
刘成相、李万茂:《科学技术是第一经济增长点》,《研究参考资料》,1998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