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剪机剪切机构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1.飞剪机概述 (4)
1.1飞剪机简介 (6)
1.2剪切机构的工艺作用与分类 (6)
1.3剪切机构应满足的设计要求 (7)
2.剪切机构功能要求 (7)
2.1剪切机构功能 (8)
2.2剪切机构正常工作要求 (8)
2.3剪切机构方案设计 (8)
2.4剪切机构运动学分析 (11)
3.剪切机构力学分析计算 (13)
3.1剪切机构受力分析 (14)
3.2剪切机构力的计算 (15)
3.3主轴剪切力矩和电机功率计算 (18)
4.剪刃垂直重叠量调整 (20)
结论 (21)
参考文献 (22)
致谢 (23)
内容摘要:本设计介绍了棒材飞剪机的功能要求及其剪切机构的性能参数。

着重设计了飞剪机的剪切机构。

设计根据加工原材要求主要设计飞剪机本体的剪切机构。

棒材飞剪机是现代轧钢生产线上的咽喉设备,它负责钢材的切头、切尾及定尺剪切。

所以对飞剪机的设计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本次设计由我们小组五个人共同完成一台飞剪机的设计。

飞剪机的种类众多,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飞剪机类型十分重要,我们经过收集、学习有关飞剪机的资料进行分工合作,每人选择一个机构进行设计。

我在本次设计中设计飞剪机的剪切机构,其主要功能是对轧件进行切头、去尾、事故碎断或将轧件剪切成定尺长度,功能的实现靠剪切机构为四连杆机构中曲柄摇杆式进行。

关键词:棒材、飞剪机、剪切机构、设计
Abstract:This design is introduced the function of the flying shear machine bar requirements and shearing mechanism performance parameters. Emphasize design the shearing mechanism of the flying shear machin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major requirements raw material processing design the flying shear machine body shearing mechanism.
The bar flying shear machine is modern rolling line on the throat of the equipment, i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teel cut head, cutting the end and scale shear. Therefore, the design of the flying shear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 design consists of five people in our group together to complete the design of a flying shear. Many types of flying shear,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to choose the right type of flying shear is very important, after collection, to learn about flying shear information division of labor, and each person to choose a body design. In this design of flying shear machine I design the shearing mechanism,t he main function of rolled piece is in the head, to tail, accident broken off or will be rolled piece of cutting into scale length,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shearing mechanism on for four bar linkage of the crank rocker type.
Key words:bar, flying shearing machine, shearing mechanism, design.
1.飞剪机概述
本章主要目的是明确所设计的飞剪机应该达到的目标,如何优化设备结构、减轻重量并提高设备剪切精度【5】。

1.1飞剪机简介
飞剪机是在轧件运动中对轧件实施剪切工艺的一种设备,是连续式轧钢生产线上不可缺少的、非常关键的设备之一。

特别是,随着现代化钢材生产的产量和品种不断增加,要求轧钢生产向高速、连续化生产方式发展的今天,飞剪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自然而然地对飞剪机的设计和制造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是在运动中对轧件实施剪切,因此,对飞剪机的运动特性、反应灵敏性、动作准确性,以及工作稳定可靠性等各方面,都必须具有很高的要求【1】。

1.2剪切机构的工艺作用与分类
飞剪机的剪切工艺主要包括:对连轧生产线上的轧件实施切头、切尾,切定(倍)尺,以及事故处理和轧件的样品剪切等【2】。

飞剪机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按照轧制线上生产钢材的品种不同分为,钢坯飞剪机、板带飞剪机、型钢飞剪机和高速线材飞剪机等;按其机体结构和剪切形式不同分为,曲柄连杆式飞剪机、摆式飞剪机、滚筒式飞剪机、圆盘式飞剪机;按工作方式又可分为连续式飞剪机、起停式飞剪机和连续—起停复合式飞剪机【9】。

8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是当时国家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既定国策,北京冶金设备研究院研制开发的,利用快速气动离合器制动器实现飞剪机连续—起停复合工作制的飞剪机技术(用于小型材飞剪机的剪切速度最高达18m/s),显示出它独特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近十几年来在国内和东南亚市场上占有一定优势【6】。

飞剪机是轧线上机电一体化控制操纵比较复杂的设备,它工况条件恶劣,载荷变化剧烈,在生产和维护上都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

采用快速气动离合器制动器控制飞剪机的剪切,简化了电器控制系统,降低了整机操纵控制的难度,从而实现了整机在小惯量下起动、制动,在大惯量下剪切,能量分配合理,控制运转稳定的较为理想的飞剪机设计方案。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数字控制技术,低惯量电机制造技术的发展,飞剪机逐步朝着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利用电动机直接实现起停工作制的方向发展。

1.3剪切机构应满足的设计要求
1.3.1速度要求
飞剪机的剪切速度应与轧件同步,最理想的状态是在剪切时,飞剪机的剪刃在轧件运动方向上的速度应等于或略大于轧件运动速度(俗称抛钢)。

但此时必须要考虑飞剪机剪切时的动态速降【4】。

1.3.2剪切质量要求
为保证轧件剪切断面(平直)质量,要求飞剪机的一对剪切刀片在剪切过程中作平移(平行移动)运动,剪刃间的刀片侧隙应尽可能保持不变,同时,两刀片始终与轧制中心线相垂直。

1.3.3剪刃要求
剪刃的运动轨迹应是一条封闭曲线,在剪切段应尽量平直,在剪切过程中要求剪切速度均匀,并且不能出现相碰卡死现象。

剪切完后,剪刃仍恢复到固定的初始位置,不影响轧件自由通过。

1.3.4剪刃侧隙要求
应能根据不同的轧件厚度,甚至轧件形状,合理方便地调整剪刃侧隙及重合量,以保证剪切工艺的正常实施【3】。

1.3.5精度要求
尽量减少参与剪切运动的机构零部件的数量和重量,以降低剪切机构运动的惯量值(即飞轮矩),减少速度变化量,提高飞剪机剪切机构的灵敏性稳定性和定位精度,从而提高飞剪机的剪切定尺精度。

1.3.6辅助设备要求
合理配置适合于飞剪机的同步机构及前后设备,如夹送测速辊,或末架轧机,拨钢管(槽)等。

此项因飞剪机结构选型及工作方式不同而不同,以保证飞剪机剪切速度与轧件速度始终保持线性系从而保证剪切定尺精度和剪切质量。

经过本章的分析,选定起停式飞剪机。

飞剪机设计除了要考虑其功能要求、可靠性要求外,更应该注意经济性要求,做到使产品物美价廉。

2.剪切机构功能要求
本章主要目的就是从飞剪机剪切机构的功能要求为方向,为本次设计筛选出最优的
方案。

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飞剪机的剪切功能以及其所要达到的经济性指标,因此,在对各种产品的使用情况的实际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运动学分析才能设计出更加合理的方案。

2.1剪切机构功能
为满足生产工艺要求,飞剪机具有下列三种运动方式;
(1)启停剪切
该飞剪机前置一光电信号接收器,当轧件经过光电接收器时即发出剪切信号,飞剪机自动启动剪切。

(2)连续剪切
当出现堵钢事故时,该飞剪机可以连续运转,每转一圈可以剪切一次,将轧件碎断成一段一段的短料,有收集装置收集。

(3)冲动爬行
为了保证剪切的精度,在调整和对准剪刃时,控制系统可以使剪刃部分微动并以很慢的速度转动,达到所要求的角度或位置。

2.2剪切机构正常工作要求
为保证棒材生产线的正常轧件,飞剪机正常工作必须满足一下条件;
(1)飞剪机的作业率必须和轧机的作业率相协调,保证轧机作业率的充分发挥。

(2)剪切时,刀刃在轧件运动方向上的分速度应与轧件运动速度保持一定关系,使轧件与剪切过程中有一定的张力,以保证剪切后轧件头部和尾部的质量,避免发生堆钢事故。

(3)能够完成剪切工艺要求轧件的材质、温度、速度以及断面范围。

(4)保证所剪切的断面符合要求,以方便与后面轧机的咬入符合成品的质量标准。

(5)按轧制工艺的要求,剪切轧件的头尾尺寸应保证在规定的偏差范围之内,避免增加金属损失【8】。

2.3剪切机构方案设计
根据本次飞剪机的功能要求,最终确定本次设计采用启停式。

2.3.1飞剪机剪切机构设计
根据上下刃的运动轨迹必须是闭合曲线,并且返回时不阻碍轧件继续运动的要求,
采用四连杆机构中的曲柄摇杆结构最为合适,如下图2.3.1所示,曲柄长度是一个重要参数,除了要考虑曲柄存在的条件外,还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曲柄在剪切区内其剪刃应基本垂直切入的轧件,且切入速度应逐渐减少。

(2)在剪切区内,剪刃水平速度Vx的变化应与轧件速度Vo相匹配。

(3)保证上下刃有足够的开口度和角加速度。

若开口度太小有可能出现在不剪切时轧件冲击剪刃,角加速度太小,可能会出现轧件在进入剪切点时尚未达到匀速。

曲柄的长短十分重要,其大小会影响到电机功率、转速及剪刃的咬入角α。

曲柄太短且轧件直径太大,其咬入角α就会很大,这样就增大剪切力矩,一般以α≤43°为宜;增长曲柄的长度R又会加大上下曲柄回转中心点的距离,从而使飞剪机本体的体积呈立方的关系增大。

所以,曲柄的长短应合理的设计。

(4)在结构允许且能保证适当重叠量的情况下尽量减短剪刃的长度b,这样可在不加大设备体积的情况下,加大曲柄的长度;
确定R、b的长度后,应按以下几点要求考虑四连杆机构中其余杆件的长度。

第一点,所设计的各杆长度应符合曲柄摇杆四杆机构的杆长条件。

第二点,确保从剪切开始到剪切结束的过程中剪刃的间隙应该逐渐减小并有一定的重叠量,剪刃间隙一般为0.1~0.3mm,剪刃重叠量一般为2~5mm。

第三点,在剪切过程中,剪刃始终垂直轧件表面。

图2.3.1 剪切机构运动简图
则有;
cosα=(L-b-h/2)/R=1-h/2R
R≥h/2(1-cosα)
式中;h-轧件的直径,mm;
L-剪臂的长度,mm;
B-剪刃的长度,mm;
R-曲柄回转半径,mm;
α-咬入角,(°)。

2.3.2飞剪机传动结构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飞剪机采用下图2.3.2所示的传动结构;
1电机 2联轴器 3制动器 4内齿轮 5齿轮(一) 6齿轮(二)
7飞轮 8曲柄 9连杆 10摇杆 11刀架 12剪刃 13轧件
图2.3.2 飞剪机传动结构
电机输入功率、转速、经联轴器传递到齿轮(一),在经过Z1、Z2、Z3、Z4、Z5三级齿轮传动到8、9、10构成的曲柄摇杆机构,刀架11固定在连杆9上,当上下剪刃相遇时就完成一次剪切。

飞轮7通过铰制孔螺栓以及销子和齿轮(二)固定在一起。

正常剪切时内齿套4和齿轮(二)结合,飞轮不起作用。

当剪切大断面轧件需要飞轮加入时,用拨叉拨动内齿套4和齿轮(一)、齿轮(二)同时结合,这样就可以带动
飞轮来完成剪切任务。

其中序号4到序号12等零部件构成了飞剪机本体部件。

2.4剪切机构运动学分析
飞剪机的传动方案和剪切机构确定以后,首先要选择计算以下主要运动参数,这些参数包括飞溅的基本转速n、剪刃的线速度v、剪刃的回转半径R、剪刃的重叠量s,确定剪切初始角、剪刃的侧向间隙以及其调整范围。

本次设计的主要参数如下;(1)产品规格圆钢;Φ50mm
(2)剪切温度;800℃
(3)轧件速度;2m/s
为了保证轧件的正常轧制和成品头尾超差值尽可能小,每根轧件必须进行切头、切尾。

碎断功能仅在后部工艺发生故障时投入使用。

在切头、去尾及事故碎断时,各功能对剪刃转速要求也不同。

2.4.1曲柄回转半径计算
由上式可得;
R≥50/2(1-cos43°)=93.059mm
综合考虑取R=100mm
2.4.2切头时剪刃转速计算
下图2.4.2为飞剪剪切时的几何关系图;
在飞剪剪刃头部的过程中,为避免轧件出现堵钢或轧件被拉变形等事故,在设置飞剪的转速时,要尽可能做到飞剪剪刃的水平分速度Vx与轧件速度Vo一致,但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Vx=Vo是很困难的,因此在设置飞剪切头转速时,才用了飞剪水平速度Vx与轧件速度超前Vo的3%~6%。


Vx=KVo/cosα
式中;K-剪刃的超前系数。

作为选择电机功率的计算值,K=1.03~1.06
剪刃主轴的转速为;
n=60000Vx/2πRcosα
合并公式得到切头时剪刃主轴的转速公式;
n=60000KVo/2πRcosα
式中;
Vo-轧件的速度,m/s
n-切头时剪刃的基本转速,r/min
R-曲柄的回转半径,mm
α-剪刃剪切的初始角,(°)
图2.4.2剪切几何关系
2.4.3切尾时剪刃转速计算
切尾时与切头式的情况相反,飞剪切尾时的剪刃速度高于轧件速度Vo时,会造成轧件的尾部弯曲,速度过低,轧件拉着剪刃转动进行切尾,尾部会被拉细,影响成品尾部尺寸精度,增加了成品尾部的剪切量。

为了保证正常切尾,剪刃水平分速度Vx滞后轧件Vo的0%~2%。

即;
Vx=KVo/cosα
式中;
K-剪刃的超前系数,K=0.98~1
剪刃主轴的转速;将K代入公式计算。

2.4.4剪切初始角计算
如上图2.3.1所示的剪切几何关系可得出
(1)剪切初始角α的计算
cosα=(L-b-h/2)/R=1-h/2R
式中;
h-轧件的直径,mm
b-剪臂的长度,mm
L-曲柄中心到轧件中心线的距离,mm
L=R+b+h/2
根据数据得;
Cosα=1-50/200=0.75
α=41.41°
(2)剪切终径角α°的计算
Cosα°=[]2/
-
-
-/R

b
)
1(h
o
*
=1-(1-εo)h/2R
式中;
α°-剪切的终径角,(°)
εo-轧件剪断时的相对剪切深度
根据热剪切时各种金属的剪切性能,弹簧钢的相对剪切深度最大,因此,此次计算以弹簧钢的性能参数进行计算,查表知弹簧钢在850°时的相对剪切深度εo=0.85,则剪切的终径角计算如下;
Cosα°=1-(1-0.85)*50/200
=0.9625
α°=15.75°
2.4.5飞剪机主轴转速计算
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主轴转速应以飞剪切头时的公式2.7进行计算,K值取1.06,因此飞剪主轴的转速计算如下;
n=(60000*1.06*2)/(2*3.1415*100*cos41.41)
=270r/min
本章根据所给的设计数据及要求的剪切工艺参数,对剪切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计算,得出切头时飞剪机的主轴转速并验证起停式飞剪机选择的正确性【7】。

3.剪切机构力学分析计算
剪切机构是飞剪机的执行部件,通过对其在剪切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可以计算出飞
剪机主轴上所需的平均剪切力矩。

根据经验,电机在剪刃主轴上的驱动力矩为平均剪切力矩的0.8~0.9倍,因此,结合上一章计算的主轴转速,就可以得出所需电机的功率。

3.1剪切机构受力分析
1 摇杆
2 连杆
3 曲柄
4 剪刃
图3.1 剪切力分析
如上图3.1所示,以剪切过程中轧件刚被咬入时作静力分析,此过程中忽略由摇杆、曲柄和连杆产生的惯性力。

连杆2和剪刃4作刚性连接,曲柄3和连杆2铰接,剪切轧件的过程中剪刃受到垂直轧件的剪切力P以及水平方向的力T。

对于连杆2在节点C处受到曲柄的驱动力,水平方向为T1,垂直方向为P1,在节点B处受到摇杆1的作用力F,F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为T2,在垂直方向上的作用力P2.当四连杆机构ABCD 各杆的长度确定后,由于α为咬入角,1β为连杆与刀架的夹角都已知,那么,此时
β,利用三角函数关系就可以计算出。

因此,对于连杆摇杆1与连杆2之间的夹角2
进行力和力矩的平衡分析可以得到;
P=P1+P2
T1=T+T2
Fsin(β2)Lbc=T*Lce
P2=Fcos(180°-β1-β2)
T2=Fsin(180°-β1-β2)
由以上公式联立方程组可得到;
T1=T[1+ sin(180°-β1-β2)*Lce/(sinβ2*Lbc)] P1=P[1-cos(180°-β1-β2)*Lce/(sinβ2*Lbc)]
式中;
P1-连杆在节点C处受到的水平作用力,N
T1-连杆在节点C处受到的垂直作用力,N
T-剪切过程中剪刃受到的水平作用力,N
P-剪切过程中剪刃受到的垂直作用力,N
β1-连杆与刀架的夹角,(°)
β2-剪切时摇杆与连杆之间的夹角,(°)
Lce-剪刃长度,mm
Lbc-连杆长度,mm
对于曲柄3在节点C处受力的大小与连杆在此点受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公式
可知,当Lce的长度比Lbc的长度小的多时,可以认为曲柄在C点的受力大小就等于
剪刃受力的大小。

对于摇杆1只受沿杆线方向上的压力F以及支座的支反力【7】。

3.2剪切机构力的计算
通过对剪切机构的受力分析,根据用户提供的数据进行垂直剪切力以及水平作用力
的计算。

3.2.1垂直剪切力计算
剪切力可用下式计算
P=τF
式中;
F-被剪轧件原始断面面积,mm2
τ-单位剪切抗力,mpa
式中单位剪切抗力τ,在轧件剪切过程中是变化的,即剪切力是变化的,其中最大剪切力Pmax,即所选剪切机的公称能力,最大剪切力可按下式计算;
Pmax=KτmaxFmax
式中;
Fmax -被剪轧件最大原始断面面积,mm2
τmax-被剪轧件材料在相应剪切温度下最大的单位剪切抗力,mpa
K-考虑到剪刃磨钝、剪刃间隙增大而使剪切力提高的系数,其值按剪切机能力选取。

小型剪切机,取K=1.3;中型剪切机,取K=1.2;大型剪切机,取K=1.1;若所剪切件的材料五单位剪切抗力的实验数据,可按下式计算最大剪切力。

P=σbtFmax
式中;
σbt-所剪切件的材料在相应剪切温度下的强度极限,mpa。

系数0.6是考虑单位剪切抗力与强度极限比例系数。

根据以上公式,对轧件的垂直剪切力计算如下(根据参考经验此次计算取公式前的系数为0.78,对应850℃时对应的强度极限为135mpa)
F=1968 mm2
P=0.78*135*1968
=207230N
3.2.2水平作用力的计算
(1)侧压力T
侧压力是剪切过程中剪刃侧面对轧件的推力。

侧压力T与剪切时上下剪刃的同步性以及剪刃的侧向间隙都有关系。

由于起停式飞剪机上下剪刃同步性好,剪刃的侧向间隙也很小,因此,根据《轧钢机械设计》中给出的试验数据,也考虑到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侧压力T按17%的垂直剪切力计算,即;
T=17%P
式中;
T-剪刃在剪切深度时的侧压力,N
因此,
T=17%*207230
=35229N
(2)拉伸力S
在飞剪机进行切头时,飞剪机剪刃的水平分速度超前轧件的速度,剪切过程中轧件存在着拉伸变形,因此存在着水平拉力S 。

S=σp F
式中;
σp-轧件剪切过程中产生的拉应力,Mpa
F-轧件的截面积,mm 2
σp=()[]Vot R -︒-ααsin sin **E/L
式中;
L-剪切轧件的长度,m t-剪切过程的时间,s
E-剪切温度下轧件的弹性模量,Mpa 根据数据知轧件的速度为;
Vo=2m/s
对应转速;
n=270r/m
剪刃剪切的时间计算公式为;
T=(α-α°)*60/(360n ) = (41.41°-15.75°)*60/360n
=0.016s
查手册知;850℃温度下轧件的弹性模量E=40000Mpa ,代入公式得;
σp=()[]016.0*275.15sin 41.41sin *1.0-︒-︒*40000/2.5
=112Mpa
代入公式知,对于剪切轧件的水平拉力为;
S=112*1968
=220416N
3.2.3水平动载荷计算
动载荷是飞剪在水平方向上使轧件加速而产生的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Q=m*(Vt-Vo)/t
式中;
m-被加速轧件的重量,(Kg)
m =π*Ly*(0.5*φ)2
=3.1415*0.0098*0.5*50*0.5*50
=19.24Kg
Vt-剪切终了时对应轧件水平的分速度,m/s
Vt=2πRncosα°/60
= 2*3.1415*0.1*270*0.9625/60
=2.72
代入数据到公式得;
Q=19.24*(2.72-2)/0.016
=865.8 N
3.2.4水平方向总作用力计算
T∑=S+Q+T
式中;
S-水平方向拉伸力,N
Q-水平方向动载荷作用力,N
T-侧压力,N
本次设计飞剪机的剪刃侧隙为0.1~0.3mm,重叠量为3±2mm,因此,计算过程中可以不计侧压力。

T∑=220416+865.8
=221281.8N
3.3主轴剪切力矩和电机功率计算
剪刃主轴上的垂直剪切力和水平作用力求出后,还要计算平均剪切力矩。

3.3.1飞剪主轴上剪切力矩计算
M=PRsinαcp+R T∑cosαcp
式中;
P-垂直方向上的剪切力,N
T∑-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N
αcp-平均剪切角。

(°)
αcp=(α+α°)/2
=(41.41°+15.75°)/2
=28.58°
则飞剪主轴上的剪切力矩为;
M= PRsinαcp+R T∑cosαcp
=28186.72N.m
3.3.2电动机功率计算
根据以上得出的结果,计算电机的功率;
N=KM*n/9550λη
式中;
N-电机功率,KW
λ-电机的过载倍数,λ=3
η-传动效率,η=0.95
K-力矩分配系数,K=0.8
代入数据到公式得;
N=KM*n/9550λη
=284KW
本章着重介绍了飞剪机剪切机构动力学参数的分析计算过程,整个过程需要反复的计算和校核。

最终所选择的电机在能保证剪切的同时而不至于做的过大,造成浪费。

4.剪刃垂直重叠量调整
在改变轧制规格、剪刃磨损严重或损坏需要更换剪刃、剪刃少量磨损时,就需要能调节剪刃的位置,而这些微小的调整将直接影响剪切的效率和质量。

1 连杆
2 剪臂
3 垫片
4 剪刃
5 剪刃螺钉
图4.1 剪刃的安装调整
如上图4.1所示,安装或更换剪刃时,首先要确认将要安装的上下剪刃尺寸是否一致,将上下剪臂2安装的侧面转到垂直位置,测量出上下剪臂2之间的空间尺寸,再根据将要安装的上下剪刃的具体尺寸,确定出垫片3的厚度,使上下剪刃剪切面在垂直方向上重叠量为2mm。

由于剪刃在设计时内孔有5mm的偏心量,所以可以实现此过程。

安装时先将垫片3放进剪臂沟槽内,将剪刃和垫片完全接触,再用螺栓5和螺母6、垫圈7将剪刃3固定在上下剪臂2上,若上下刃的重叠量达不到要求,重新调整垫片3的厚度。

本章主要从影响飞剪机剪切机构的细节处,对提高剪切精度和效率的方面进行研究、设计。

从而使所设计的飞剪机剪切机构满足设计要求。

结论
本设计是在所学理论知识为指导的基础上,对启停式飞剪机的剪切机构进行的分析设计计算。

本次设计所学到的知识及经验归纳如下;
(1)飞剪机的剪切机构采用曲柄摇杆机构,保证了剪刃的运动轨迹形成的是闭合曲线,并且返回时不阻碍轧件继续运动。

(2)通过本次设计得出,切头时飞剪机的剪刃水平分速度应为轧件速度的 1.06倍,切尾时剪刃的水平分速度应为轧件速度的0.98倍。

飞剪机主轴转速是设计计算的重要依据,也是保证剪刃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

(3)通过这次设计,让我深刻认识到电气控制在现在机械应用的重要性。

对于自己以后学习的方向及重点是一个指示。

(4)经过这次毕业设计让我重新认识到制图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再一次的深入学习让我在毕业的最后的时光里有了能力的经一部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恒,陈作模.机械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王海文.轧钢机械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3]黄华清.轧钢机械.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3
[4]周尚文,于杨.组合飞剪设计技术.重型机械,2006
[5]徐书岭.新型起停式曲柄飞剪机的设计研究,2007
[6]张建华.精轧前连续飞剪的改造.重庆:重庆大学,2002
[7]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9]钱振伦.连续棒材轧机生产线改造经验.重型机械科技,2002
致谢
本次毕业设计,是在我尊敬的张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老师对于治学的严谨态度和对任务的精益求精着实让我佩服。

在毕业设计期间,老师在工作之余抽空为我们进行毕业设计的指导,对于我们遇到的问题耐心回答,身体力行,在完成这篇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步。

在此,我要先对张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谢谢老师对于我的指导!
其次,我要感谢我们学校的各位老师,在毕业设计中,对于我遇到的一些流程上的问题,都能清晰地回答,为我减少了很多麻烦。

然后,我要感谢此次毕业设计。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收获颇丰,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编程能力,还提高了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这对于以后的工作生活,都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最后,我要感谢一下自己。

在这次紧张的毕业设计过程中,我能够较好的完成自己指定的目标和计划,认真查阅资料,自行设计,完成了此次毕业设计。

于此,感谢所有在设计过程中,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