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小论文:华北地区水资源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北地区水资源问题、解决办法及管理手段
华北地区水资源问题、解决办法及管理手段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对华北缺水的水资源问题十分重视。本文主要对华北的水资源的状况进行了简单的概括介绍,列举了目前华北的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这些问题的可行的解决方法,以及政府应执行的有效管理手段;最后,提出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华北地区;水资源;问题;对策分析;管理手段;可持续发展
一、华北水资源的现状
(一)华北地区概括
按行政区划,华北地区包括京、津、冀、鲁、晋、内蒙等省市按流域,华北平原则是指淮河以北的海河、黄河和洼河平原尽管上述地区均为全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但在程度上却更在北部地区。
(二)华北地区水资源现状
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年总用水量为5500亿至560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华北地区有7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水资源总量为1 17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4.18%,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35立方米,不足全国1/6,世界的1/24。
华北水资源利用:全年总用水量5716亿立方米,其中居民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3%生产用水占90.1%,生态与环境用水占1.6%。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使用总量为101 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17.70%。
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同时又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产区。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已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本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甚至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二、华北地区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水资源总量少、人均量更少.使用置大.地下水严重超采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被联合国列为1 2个贫水国之一,而华北人均水资源多年平均量为335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5%;其中河北省人均水资源最为256.3
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 l%。受水资源总虽少的影响.华北地区地下水的开采量占全国开采总量的54.78%。
华北地区水资源现状开发率为72%.其中河北省水资源现状开发率高达90%,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为20%)。由于水资源短缺,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目前,河北省地下水每年
超采量很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由于地下水严重超采,部分地区已经造成了海水入侵、地裂缝、地面下沉、水井报废、河道干枯等严重的生态系统退化现象。据估计,30年后石家庄将没有地下水可供使用。
(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在时间上,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年际间,主要表现在出现丰水年和枯水年的现象,例如黄河曾经连续断流11年,海河曾经连续断流8年;年度内,主要表现在夏秋降水多,水资源量相对较多;冬春降水少,水资源量相对短缺。降雨的70~85%的集中在汛期(6-9月),汛期降雨往往又集中在7-8月的几次降雨过程,洪涝灾害严重,而冬春降雨很少。干旱频繁发生,并经常出现连续干旱年。
在空间上,水资源的分布不均。主要表现为资源水量和地表蒸散发量随地带性变化而分布不均匀。水资源的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在华北地区,张家口以西以北地区,降水明显减少,地表蒸散发量也随着地表植被类型的不同而产生地带性分布。
(三)人类活动的影响巨大.生态环境用水被大量挤占
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深刻影响,一方面表现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土地利用的影响。城市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单位面积上的需水量很大,对水资源的压力巨大;尢城市化引起降雨对地下水的人渗补给减少,同时使城区暴雨汇流时间缩短,洪峰过程更加尖瘦”,洪峰流量大大增加,加重了防洪负担;农业灌溉面积扩大,水资源的蒸发消耗大增加。使天然系统中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数量大大减少。
(四)污染和浪费严重,污水处理率低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以及农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不断增加,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布的七大水系污染程度(由重到轻依次)排序,位于华北的海河和黄河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三位。其中,海河水系的167个水质监测断面中,I、Ⅱ、Ⅲ类水质断面占14.4%,IV类水质占10.8%,V类水质占7.8%,劣V类水质断面占67.1%。
海滦河流域污水处理率较低,现状不足30%:污水处理能力在地区上发展不均衡,除北京和天津市污水处理率较高外,其它城市污水处理率较低。水质恶化是华北地区水质型缺水的重要事实。如北京市上游永定河的官厅水库,由于上游来水被严重污染,己使水库丧失了供水功能,从而加剧了北京市的缺水形势。
目前我国各行业都存在水资源浪费的现象。
1.农业方面,据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的统计,华北农田用水的利用系数为0.3~0.5,灌溉水的一半以上是在输水途中就损耗掉了;同时,大水漫灌、过量淹灌等不科学的灌溉方式,使灌水有30%~50%被无效地渗漏、蒸发掉了;农作物利用的水仅占灌溉总水量的11.4%。
2.工业工业用水中,一般以万元产值耗水量为衡量用水的标准。我国华北地区万元产值耗水量较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低(仅仅为68%),工艺技术落后,工业结构不合理,高耗水、低产出行业比重较大。
3.生活用水由于水价偏低,居民的节水意识淡薄,生活用水浪费严重。对石家庄市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表明31.3%的人不知道水价;79.4%的人夏季每周淋浴大于等于7次;33.3%的人冬季每周淋浴大于等于3次,61.2%的居民家中没有采用任何节水措施。
三、缺水对河北省的影响
1.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水是工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我省一般缺水年份影响工1Jp产值l00多亿元,粮食产量30多亿公斤.水资源成了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河北省地域广阔,有丰富的矿产和建材资源.农业种擅品种比较丰富,但是由于缺水,失去了许多发展机遇。邯郸300万吨钢铁联合企业、邢台30万吨合成氨、黄骅大型烧碱厂等许多项目,都因为缺水无法上马。干旱枯水季节,不少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邯郸、沧州、张家口等城市多次出现水荒,连承德这样的旅游城市,因为缺水也不得不在枯水季节限时、限量供水。沧州更是因为严重缺乏淡水资源.虽靠近沿海,却无法兴建大型盐化工企业。由于缺水,全省许多内河航运被迫中断,淡水渔业资源减少,“华北明珠”白洋淀多次面临干淀的威胁。一些地方为了保证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不得不挤占农业用水,使得本来非常紧张的农业用水雪上加霜。我省是国家重要的粮棉及果品生产基地,但是由于缺乏水资源,中低产田占全部耕地面积的60%一70%,土地潜力得不到更好发挥。
2、生存环境恶化。在严重缺水的形势下,为了维持生产和生活需要,不得不大量超采地下水。河北省每年超采达30亿立方米左右,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形成30多个漏斗区。沧州漏斗地下水深已经达到94米,冀枣衡漏斗深76米。由于大量超采地下水,京津以南河北平原已经有55%的区域地面沉降,使得东部平原洪涝灾害加重,有的地区甚至影响到建筑物,在沿海地区还出现海水倒浸现象。由于缺水,排放的污水不能得到很好的净化,使水资源进一步恶化。
四、可行的解决办法
(一)从需水控制去考虑,同等研究供需
1.需水应遵循“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原则,进行需水管理,有效控制需水的盲目增长。首先是合理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目前大量污水没有处理和回收,一方面严重污染水环境;另一方面,使宝贵的水资源被浪费,合理制定水价十分重要,水价偏低,不利于节水和治污。应合理提高水价,使水价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水源开发、水厂处理、收集、污水处理、排放、回用等的全成本和合理利润;同时还应反映水质情况,优质优价,建立累进制水价体系,随超用水量的增加,水价不断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