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小板检验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血小板检验误差-指血和静脉查血小板的差别
首先我们要了解血小板波动是很大的,正常是10万到30万,这么大一个区间,15万和25万几乎没有区别,但是8万和10万就需要观察,如果发现3万5万了,就要复查了,因为毕竟3万以下是有出血危险的。
血小板检验的误差一直在困扰我们,我相信同样也在困扰医生,大家多了解一下是怎么回事,就不会太迷茫了。
1.大血小板变成了红细胞
很多年前有一次我去医院验血,因为那次刚输过丙球蛋白,所以心里有数,但是结果一出来还是吓了一跳,1万,不可能掉这么快的,我说了自己的情况后,检验科的主任蛮负责,她又抽了一管血给我复查,结果是9万,后她又把我的两次血样拿到北医大总院复查,最后结论是,不同的机器结果不同。
后与我一同分析:我的血小板偏大,有的机器默认大血小板的形态为红细胞了,这时的血小板就会偏低,所以出现了误差。
这只是一种误差因素。
2.还有一种:抗凝剂导致血小板检验误差
血小板检查现在有两种方法,一种指血挤压出来的-指血,还有一种是静脉抽血。
静脉抽血的检验中会有种抗凝剂,是防聚集的,某些人对测血小板的这种抗凝剂会有影响,这样静脉血在检验机器读出的血小板会少,因此出现较大误差,所以血小板低的病人用手工计数,会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另这次我生宝宝在协和医院得知,其实在做静脉血化验时还可以避免抗凝剂,那就是不用常人的紫帽管,而改用无抗凝剂的蓝帽的管装血样,或者还可以用肝素的绿帽管,就可以避免因抗凝剂引起的血小板化验误差。
3.指血挤压出来的-指血也有误差
因为有过挤压,导致血小板数值也会有误差,因此一般我们去查指血时都会友好的对医生说,请扎深一点,让血自然流出,不要挤压避免有误差,呵呵。
4.血聚集以后也可能导致血小板数值不够精准
5.其他干扰因素,女性的月经周期影响,药物的影响,环境的影响,检测的影响。
综上所述,建议病友们在检验中,如果觉得血小板指数有异议,在复查的过程当中可以选择多途径,指头血和静脉同时做,还可以做一个血图片,另静脉血要求用无抗凝剂的蓝帽管。
还有个重要提示:检验中不要只看数值,自己的症状也是最能说明问题的,我一般静脉血机器化验是6千8千,指血手工化验是1-3万,因为无症状,所以从未怕过。
所以呢不要一看到数字心情就一落千丈的,本来连个出血点都没有,就被小数字给吓到了,那样怎么能做
ITP强人呢,哈哈。
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
全自动血细胞设计上要求采用静脉血,但患者更易接受采末梢血,在加上多年工作习惯而常常采集末梢血。
末梢血由于血管管径狭窄,循环不如静脉畅通,且局部温度偏低,血液成分部分沉积,从而使细胞计数比静脉血高。
本文检测结果分析表明,末梢血中WBC、RBC和Hb检测结果高于静脉血,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另外,末梢采血时常常由于针刺深度不够,为了取到足够标本而挤压,致使PLT受挤压刺激而损耗或聚集,使检测结果降低,表1显示,末梢血PLT检测结果比静脉血低约36×10 9 /L。
但如反复过度挤压,将加速PLT聚集,同时较多组织液就会被挤出,从而稀释血标本,不仅使PLT检测结果降低,WBC、RBC 和Hb均会有所减低。
因此,采用末梢血做血常规难以进行质量控制。
所以,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做血常规检测时选用静脉血最佳。
静脉血和动脉血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遇到这些情况:(1)儿科患者静脉血管不易触摸而采集动脉血,由于婴幼儿头皮动脉较表浅可见,易触及其搏动,穿刺成功率高,且因血压比静脉高,易回血,可取到足量血标本。
(2)肥胖者静脉位置较深,难以定位,而动脉则易触及搏动,便于穿刺。
(3)病危患者,静脉血管不明显,可根据手感动脉搏动穿刺采血。
为了探讨血细胞计数仪用动脉血检测血常规的可行性,笔者对40例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动脉血与静脉血血常规主要项目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而且,笔者认为由于动脉血循环特点,理论上更能客观反映机体实际情况,因此,在静脉血不易采取时可选动脉穿刺采血做血常规检查。
静脉血采血后放置不同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去病房采血或护士采血后送往检验科等原因使血标本采集后放置时间过长,相反,有时为了应付急诊则放置时间过短,这些均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从表2可知,Hb几乎不受检测时间的影响;WBC、RBC和PLT在0min、5min、10min3个时间段检测结果浮动较大,30min、1h、12h检测结果比较稳定,与30min、1h、12h检测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这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4],但在24h时,WBC和RBC检测结果增高,而PLT检测值即明显降低。
可能原因是离体新鲜静脉注入抗凝管后,由于外环境及温度等条件变化,随着条件延长,PLT受到刺激会发生形态改变,丝状伪足伸出,相互粘连聚集,形成可逆聚体,其体积可能达到与淋巴细胞样大小,从而使细胞计数增高,PLT计数减低。
理论上若体外放置时间过长(如超过24h),PLT又逐渐解聚,PLT又将回升,而白细胞数量则下降。
综上所述,静脉采血后最好放置30min后检测,体检标本或病房采集的标本放置时间不要超过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