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指标解释及逻辑方式

主要指标解释及逻辑方式
主要指标解释及逻辑方式

主要指标解释及逻辑方式

一、《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情况》

1.检查用人单位数:指报告期内劳动保障监察员到被检查单位及其经营场所或劳动场所实施检查的单位户数。因同一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对被检查单位进行多次检查的,应按一个检查单位数填报。

2.劳动保障监察结案数:指报告期内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结案件数。一个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涉及多种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按一个件案件统计。

3.投诉结案数: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对劳动者投诉用人单位存在违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行为查处结案的案件总数。

4.举报结案数: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对群众举报用人单位存在违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行为查处结案的案件总数。

5.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类案件数: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查处的用人单位不依法与劳动者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案件数。

6.使用童工类案件数: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查处用人单位违反国家有关禁止使用童工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案件数。

7.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类案件数: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查处的用人单位违反国家有关工作休息休假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案件数。

8.支付工资和最低工资类案件数: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查处用人单位不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工作和违法最低工资规定的案件。

9.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类案件: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查处的用人单位违反国家有关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案件数。

10.职业介绍类案件数: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查处的职业介绍机构、其他单位或个人违反国家有关职业介绍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案件数。

11.其他类案件数: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查处的除本表乙栏5-10外,其他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案件数。

12.参与处理突发事件数: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参与处理的突然发生且涉及违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数。

13.参与处理突发事件涉及劳动者人数: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参与处理的突然发生且涉及违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涉及的劳动者人数。

14.补签劳动合同数: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用人单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涉及的劳动者人数。

15.追发劳动者工资等待遇涉及劳动者人数:指报

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等经济待遇涉及的劳动者人数。

16.追发劳动者工资等待遇金额: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等经济待遇的金额。

17.督促参保缴纳费涉及劳动者人数: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用人单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申报或责令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涉及的劳动者人数。

18.督促参保缴费涉及金额: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金额。

逻辑关系式:

乙栏:2≥3+4;2≤5+6+7+8+9+10+11。

二、《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情况》

1.劳动保障监察结案数:指报告期内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结案件数。一个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涉及多种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按一个案件统计。

2.案件分类:同一案件涉及多类违法行为的,分别计入有关案件分类。其中,涉及多种其他违法行为的,按照涉及的其他违法行为案件数计入其他类。

3.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类案件数: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查处的用人单位内部人力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