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模块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模块教学四步式
语文模块教学是建立在语文学习心理学原理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即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为主线,将零散的语文训练项目按照教师激趣导入、自主整体感知、互动交流感悟、收获总结拓展四个模块,有机整合成综合的语文实践板块,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充分和谐的整体发展。语文学习是学生个体的建构过程,语文教学将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建构过程,而不能替代学生的学习过程。模块教学中,教师将引领学生围绕语文核心知识或生活情境,选择、重组语文学习内容,设计、整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变革语文学习方式,置身于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模块教学将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其基本特点是:1、在内容上基于教材,植根于生活,将鲜活的生活素材融入课文、引进课堂,及时充实、调整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2、在结构上突破线性思路,采取板块式的教学结构,凸现教学重点,拓宽教学时空,更具灵活性;3、在功效上,实现一个板块活动达成多个教学目标,减少无效劳动,具有增值性。“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模块教学的基本操作方法和课堂教学程序如下。
一、教师激趣导入,使学生尽快进入课堂角色。
课堂导入是教学艺术的第一个闪光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应追求导入技巧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因此,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当中,我特别注重课堂的导入,往往以比较精湛的导入,愉悦学生的耳目,开发学生智力,触发学生的情思。为学生在和谐、愉悦、活泼、热烈的情境中,进入新课,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导入是教学艺术的第一个闪光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一节课导入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恰当而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一个死板、落入俗套的课堂导入则好比一道难吃的“饭前开胃菜”,不但不能增加食欲,反而败了胃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大减。
每堂新课的开始都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课堂角色,愉快接受学习。因此,本人觉得在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激趣导入”设计得非常科学。它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情绪高涨地进入角色,愉快地接受新知识,而且充分体现了课标所提倡的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一理念。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日月潭》一课,可以采用谈话激趣导入:“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哪些风景名胜?”“你去过哪些风景区呢?能给大家说说吗?”这时学生纷纷举手,争着要说。等学生说的差不多时,老师赶紧导入新课:
“大家说的地方真美呀!老师真想去那儿看看。今天老师也想告诉大家一个风景区,它在全世界都很有名。那里风光秀丽,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大家知道老师想说什么地方吗?”大家脱口而出:“日月潭!”于是师生共同板书课题,转入新课的学习。
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一课,则可以选择故事引趣导入的方法,老师先给大家讲《温暖》这个故事。让学生议一议,故事中讲的是谁?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很快转入课题:“大家都知道周总理和人民心连新心,那我们今天再来了解一下,周总理和人民的情意是怎样的,好吗?”“好。”同学们脱口而出,这样又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激趣导入方法,如悬念导入、创设情境导入、谜语生趣导入等,这些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从而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自主整体感知,提出学习问题,确立学习目标。
所谓整体感知就是在感知过程中一个客观对象,被当作一个整体对待。“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那么整体惑知到底勇知些什么?又该如何对文章进行整体阅读?
1.感知题文关系
我们可以从题目着眼.了解全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在标题上做文章。既易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以实现整体感知。如《父亲的菜园》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质疑题目。作看为什么耍将这个菜园命名为“父亲”的菜园,而不是“我们的”或者说是‘我家的”。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来理解后会得出结论.正是这块土地是父亲同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抗争,付出艰辛努力的结果。才拥有了这块“翡翠般的菜园”。从中体会到父亲创造的不仅仅是荒凉中的奇迹,而且是顽强意志与不懈努力的胜利。这样用课题质疑展开教学.学生会饶有兴趣地从文中搜寻答案,再将答案连缀,就能够快速地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2.感知脉络结构
任何文章那有-定的结构,结构的安排是由文章的中心意思决定的。从作者说。是如何运用结构来体现中心意思,从读者说.则可以通过结构的分析来理解中心。又叫“恩路解读法”。文早结构是作者思路的反映.因比,要理清结构.首先要理清作者的思路,看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思考事物的,是怎样恰当地安排表达顺序的。理清了思路和结构,文章的要点和主旨也就明确了。《最后-头战象》按照‘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的思路进行叙述的。这类有着明显思路的文章,只耍理清文章的思路,贯穿成线,就把一篇长长的课文化成几句简沽的语言.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了然于心了。
3.感知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要感知文章的主耍内容.如记叙类文章,主耍关注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我们可以用连缀词句的方法,选择-些合适的词语。撑起全文的内容来整体感知。如老师在教学《父亲的菜园》时要求学生把父亲为菜园做了什么.简要地串起来说说时就为学生提供了连接词,我家失去了茱园……不料暴雨冲毁雨了菜园……好不容易种出了一地豌豆……在以后的日子里……在父亲的梢心伺候下……这样让词句产生意义链.撑起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可以依梯而上,既训练语言又训练整体感知,达到一石二乌之效。
4.感知情感血脉
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感情是文章的血脉.要在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大体了解文章的主旨,初步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我们须由表及里、去粗取精,把文章主旨从纷繁的文
字中剥离出来,使作者的思想感情清晰起来.如在《父亲的菜园》,老师在感悟父亲的形象这一块,颜老师的问题是:那父亲又是怎么把这一片死黄土精心伺候成了肥沃的土地的呢?请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父亲行动的句子,想想从这些句子中你读出了一位怎样的父亲?老师紧紧地围绕文本,通过品读描写父亲行动、语言、外貌的句子,引领学生品昧父亲的坚毅、勇敢、有远见的品质,以及父亲对土地的热爱.显然,这个环节既检测了学生对内容了解的
程度,又释放了情感,一举两得.
5.感知语言特点
语言风格千姿百态,阅读文章时,要能在语言环境中领会词句的意义和作用,同时还要揣摩文中的语言,体昧其语言风格,积累语感,最终提高语文能力.少了对语言的理解,少了语感
的积累,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6.感知人物关系
文章写了哪些人或事,他(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通过梳理人物或事物关系这一要素,可以让学生迅速地翠领文本内容.如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先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再从他们身上找出跟“三”有关的事件:白骨精三耍诡计骗唐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三拦孙悟空……这样一下子就将人物关系、事情的因果把握住了,显得简洁而干练。
当然,整体感知的方法还有很多。阅读主体不同,整体感知的方法、侧重点也会不一样。阅读时,你可以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创造一种对你而言最合适的方法。总之,学习一篇文章,需先迅速地通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主要话题、材料、关键词句,粗略地把握文章的基本框架与大致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唯有如此才能够根据课文的大体内容提出有价值的学习问题,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目标。
三、互动交流感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学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