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与生态的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与生态保护。在经济发展要求的

推动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产生了。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旅游产业也改变了其发展方式,生态旅游应运而生。生态旅游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最初是指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开发旅游资源。现在已指通过对资源和环境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时帮助旅游区居民脱贫致富。近年来,全球生态旅游人数不断增加。生态旅游已不仅成为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也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于我国而言,生态旅游是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国生态旅游面临着较多问题。因此,能否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既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关系问题思路

第一章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1.1 生态旅游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球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这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随着人们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们注意到:不仅经济发展会让环境遭到破坏,维护环境也会花费一定的经济。《世界自然保育方案》中提出了“保育推动发展。发展强化保育”的观点(1)。随着体验经济的兴起,1983年,墨西哥保育专家拉斯克瑞(Ceballos Lascurain)首次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1)。此后,此概念在全球范围内逐渐被接受。此时,人们开始意识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由此,某些国家开始陆续建造了一批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并建立部分设施吸引旅游者来观光旅游。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生态旅游由原来单一的观赏旅游发展为既能观赏、又能参与的旅游;由当地居旅游民被迫迁移出保护区,到共同参与管理;有旅游区经济收入归给政府,到经济成果有当地居民分享。生态旅游越来越成形。因此,推动生态旅游区经济发展,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传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成为生态旅游的重要内涵。

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全球环境生态急剧恶化是提出来的。当时,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这个概念最初只是针对环境和生态。现在,这个概念已不仅针对环境与生态,还指向经济、文化等其他由大到小的各个方面,且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发展和持续性。“发展”既包括经济上物质财富的增长,又包括整个社会各方面的进步。社会的各个方面既相互平衡,又相互促进。发展必然要耗费资源,而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有限的资源制约着发展的持续性。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不可能的。人类必须找出重复利用的资源和资源重复利用的途径与方法,使有限的资源尽可能转变为无限的资源。

1.3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既是生态旅游的目标,又是生态旅游的指导思想。它的产生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实现的途径,与可持续发展既有共同点,又各有侧重。而这时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1.3.1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发展的目标,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地球生态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由此,人们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背景下,生态旅游这个概念被提了出来,并逐步完善。要实现全球的可持续的发展,就要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旅游业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于是就产生了“生态旅游”的概念。

从旅游业星期以来,人们的旅游方式经历了大众旅游、自然旅游、绿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到目前为止,大众旅游仍是最普遍的旅游方式,既只顾满足游客需求和追求经济收益,不顾环境保护和当地经济发展的旅游方式。其危害和限制也逐渐显露出来。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都注重环境生态的维护,也都提倡人们回归自然。但绿色旅游与自然旅游相比更注重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此二者,都没有注重保护旅游区当地居民的利益。生态旅游同前几者相比,既这种人们回归自然,又满足旅游者需求,也保护当地居民的利益。因此,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最有效的发展方式、有合适的旅游方式,也是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

1.3.2 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都强调环境、经济、社会上的可持续。目前,由于全球面临着严重的环境与生态形势,人类必须进行可持续发展。经济、环境和社会是三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因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各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和总体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既从属与旅游这个大学科,具有旅游业具有的普遍的特点,比如:旅游的经济性、旅游的文化性等。又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有特有的研究对象,比如: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人类学等。因此,有完善生态旅游,必须协调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使这三个方面在总体发展的条件下,各自有所发展。因此,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3.3 生态旅游的途径适用于一定区域、一定范围。在不适合从事生态旅游的区域,就不能强行实施生态旅游。因此,生态旅游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有限的,其不能代替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既要按照其基本要求,又要兼顾地域条件的复杂性来实行。

第二章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

2.1 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我国生态旅游主要是依托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发展起来的。我国具有开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国国家森林公园有660处,规划经营面积1105 h㎡。我国各类森林公园1928处,是世界上森林公园最多的国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生态旅游保护力度,建立了一批具有重要观光价值的自然保护区。截止2007年,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区共有2531处,总面积150万k㎡,约占国土面积的15%。其中,四川卧龙岗与九寨沟、湖北神农架等28个自然保护区已加入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网络。鄱阳湖、南洞庭湖等21块湿地已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有187处,占国土面积的1%。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09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57处。24处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已被列入《国家遗产名录》。这些国家重点保护区域生态系统保存相对完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植被地貌景观多样。一些地方,还同时是自然与历史文化遗迹交融的区域,这些都为生态旅游区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2 存在的问题

2.2.1 旅游者生态保护意识不高,保护主动性不足(2)。这个问题,自从我国旅游业产生以后,就一直存在。一方面,这是由于我国人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从而素质不高。另一方面,这也由于生态旅游区和导游在环境保护的宣传上力度不够,或者方法单一、效率不高,以及监督力度不够。还有生态旅游区服务设施和管理制度不完备。

2.2.2 旅游开发单位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规律把握不到位(2)。这既是由于我国生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