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启发式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启发式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
孔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孕育中国文化的土壤。
孔子本人不仅留给我们像《论语》《春秋》那样的书籍,留给我们更多的是他的思想,尤为重要的是他的教育思想。
在《论语》中就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并对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做出了阐释。
随着时代的发展,孔子在论语中所提出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得到越来越多现实的验证和人们的肯定,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传承他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并逐渐发展他的思想,。
这些都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改革有这种重要作用。
关键词:孔子;启发式教育;新课程改革
Confucius is China's famous educationalist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 great thinker, founder of Confucianism. He represented by the Confucian culture of China is the soil. I like not only for our Confucius and analects of books for us, that he is more, more importantly, he thought of education.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education has many records and education activities in the chapter, and the thoughts of Confucius heuristic education made interpret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hought of heuristic education proposed by more and more realistic test and the people, more and more educators inheritance of his education thought, and gradually heuristic development of his thoughts. All of us have this kind of education reform of today.
Keywords: Confucius, Heuristic educatio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春秋战国之交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该中国历史文化,乃至整个东方文化以深刻影响的卓越先驱。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私人教师,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讲学之风的伟大拓荒者。
他提出的“有教无类”(《卫灵公》)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扩
大了教育对象,使文化教育对象下移(文化与平民结合) 。
在他大半生的教书生涯中,通过教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渐形成了以“因材施教”为核心,以“启发式”教育为主的教育原则和方法论体系,揭示了教育规律。
他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对后世有着深刻的影响,后人如朱熹、魏书生等都对他的教育思想有着不同程度的继承和发展。
这种继承和发展都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着发展性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就回顾孔子启发式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启发式教育思想
在春秋战国之交时期孔子率先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偶不以三偶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愤”就是学生对某一个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悱”是学生对某一个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
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到学生苦思冥想而仍想不通,心中愤懑时再去启发他,当学生经过深入思考有所体会,却还不能说出来时再去恰当开导他,这样学生学习的东西才能得到巩固。
如教给学生一样东西,而学生不能类举出三种和它属同类的事物,这样的学生是不肯主动思考专研的,也就不必再教了。
这句话简而言之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启发式教育思想。
孔子就是提出启发式教育思想的先驱。
在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中,首先要求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如《论语·先进》中记载孔子与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坐在一起时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获知尔,则何以哉?”也就是在这种学生在轻松下,使学生自主思考自己的理想,并与老师进行了交流。
这样,教师就能对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状态进行了解。
孔子认为,在了解学生基础上进行的启发式教育才能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
在论语中还有很多章,记载孔子教授学生的环境大都是这样轻松和谐。
可见轻松和谐教育环境是正确健康开展启发式教育的一个重要条件。
孔子又强调教者“乐教”, 做到“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讲的就是“乐学”与“乐教”两者的有机融合。
这一融合产生了孔子所追求的最高教育境界——“和乐”境界。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 十分注重创造“和乐”的教学情境。
《论语·先进》载“孔子与四弟子言志”一事, 就是其中的一个
典型事例。
首先,孔子采用座谈的教学组织形式召集四弟子促膝谈心开圆桌会议。
这一平等、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 使学生拥有了空间自由和精神自由。
这样, 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 从而使座谈显得直接便捷、活跃真实。
其次, 孔子以召集人的身份成为这次座谈的主导者, 并以“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这一充满平等友好的话语消除了师生间的隔阂。
从而为下面的“言志”开启了方便之门。
接着, 孔子再以“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这一饱含着关爱、亲切的语气鼓励引导学生珍惜这次座谈, 做到“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在师者面前言志本是一个十分紧张严肃的话题。
但通过孔子巧设“和乐”的教学情境, 师生之间建立了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亲密合作的良好关系, 从而使这次座谈显得轻松愉悦, 和谐融洽, 与会者真正做到了各抒其志, 畅所欲言, 形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场景。
孔子这种在不同场合, 不拘一格创设“和乐”的教学情境, 为他成功地运用启发式教育创造了便利条件。
运用启发式教育, 还要明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才能志趣。
在教育中做到有的放矢, 并达到扬长避短, 补偏救弊的教育目的。
孔子通过“观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对学生的性格爱好, 思想才能作透彻的了解。
对于学生的教导,孔子主张学与思的结合。
论语中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意思就是说只学习而没有用心思考,那么学的东西也不会起到解除困扰的作用,只会让人更加迷惑;而只思考不去学习,那么思想就会因为没有新的只是注入而枯竭。
他还说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已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这里点出了学习与思考不可偏废,以及“学”是“思”的基础,要求学生先学后思。
学习,是广博地吸取知识以为己用,知识是一种材料,然而知识累积在我们的脑子里面是死的,必须运用思考活化它。
反过来说,思考不是天马行空地毫无依据,而是要根据既得的知识来做推理、分析、综合的工作。
学识越广博,可供运用的材料便越多,因此博学是基础,思考是催化剂。
此外,孔子希望学生具备的能力:“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孔子要人避免四种毛病:随意猜测、绝对肯定、拘泥固执、唯我独是。
为学为人须避免这四种毛病,才能进一步拥有批判的能力和客观的推论。
孔子的教育思想还提倡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对其教育采取不同的态度。
如《论语·先进》载: 子路问: “听到某事就干起来吗? ”孔子答: “父兄还健在, 怎能立刻去做? ”冉求也这样问, 孔子却答: “对, 立即干起来。
”公西华感到不解, 就去问老师。
孔子解释说: “冉求做事一向退缩, 所以我给他打气, 仲由遇事一向轻率鲁莽, 所以我要给他泼点冷水。
”在这里, 孔子正是因为对子路、冉求的个性特征有了深刻的认识, 所以作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 扬其长避其短, 有针对性地对俩人进行启发教育, 并取得了补偏救弊的教育目的。
在教育内容上,孔子主张将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
在孔子的私学里,他以培养“君子”为办学宗旨,他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也就是说在孔子眼中的君子要同时具备“文”和“质”两个条件。
所谓“质”,主要指个人的品格。
所谓“文”,主要指个人的表现。
他认为,单是内心守礼,反对变更传统的社会秩序,但言语行动却显出乏礼的教养,这种人虽说品格很好,却无法同不知礼的小人区别开来;反之,内心非礼,而在朝聘祭祀一类公开场合表现得很讲礼仪,这种人实则把礼搞得只有形式,好象史官所读的浮夸册文一样,他们也不配称为“君子”。
这就是孔子说过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论语·雍也》)为了造就文质彬彬的君子,“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文”指学习《诗》,《书》,《乐》等书本知识;“行,忠,信”则属于道德教育,指有关于品行,忠心,诚信等思想教育。
孔子的整个教育内容就是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的混合物。
他寓德育于智育之中,使学生通过学习知识,从说话到行为,从意识到作风,都渐渐养成君子的风范。
对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宋代理学家朱熹做注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即已用力于思,故可启以闻其意。
悱者,口欲言而未能,即已得其意而未能发表,故可发以达其辞。
”这里的“愤”和“悱”是说人们在学习过程中主观努力的程度,而“启”和“发”是讲教导学生所用的方法。
“启”和“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弟子经过自学思考,对某一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
弟子经过自己的钻研以后,对某一问题有所理解,但仍不深的时候,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启”和“发”是在自学、思考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教师的“启”和“发”,使学生进一
步提高自学和思考的能力。
在西方差不多与孔子同一时期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krates , 公元前469 - 前400)认为教育目的在于通过认识获得知识, 最终成为有智慧、有完善道德的人。
他并不直接把知识教给学生, 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
他认为哲学家和教师的任务并不是臆造和传播真理, 而是要做新思想的“产婆”。
他认为真理原本就存在于人的心灵中,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能在自己身上去自觉地发现它。
哲学家是智慧的导师, 帮助人们发现存在于内心的真理是他们的任务。
孔子和苏格拉底两位大师的教育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他们都主张以学生为主体,启发与诱导,谈话和讨论,注重学生自我发现。
孔子和苏格拉底两位大师的教育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们不仅为世界教育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二、近现代启发式教育思想的发展
时间辗转到近代,尤其是在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为背景的我国无产阶级教育事业中,毛泽东也对启发式教育问题给予了特殊的重视。
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仅仅一个月,毛泽东就回到湖南开展革命工作。
为了培养一批革命战士,他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并亲自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
《宣言》对旧学校的教育方法痛下针砭,指出它们是“用一种划一的教授法戕贼人性”,提出“不要灌食物似的教员”。
湖南自修大学是为组织革命青年探求真理,为即将到来的中国革命的高潮做思想启蒙和干部准备。
湖南自修大学的参加者都有一定的思想基础与学业基础,这当然以一般学校有区别。
1929年,毛泽东亲自起草了我军建军的伟大纲领——《古田会议决议》。
《决议》在讲到士兵政治教育时提出了著名的教授法,第一条就是:“启发式(废止注入式)。
”中国革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党中央规定了教育方针,提出了培养革命接班人和造就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宏伟目标。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毛泽东把把教育方法问题放在重要地位,并做了多次精辟的论述。
他号召“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得到发展”,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他还多次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多年来,毛泽东在改革教学方法上的论述,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提倡启发
式,反对注入式。
文化大革命过后,特级教师魏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他“觉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碰到的是学什么问题”①,“明确了学什么紧接着就要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提高学生对培养自学能力的认识。
其次,是学生从感情上体验到自学的幸福和快乐。
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把“引导学生持之以恒的坚持自学计划”作为教师教学任务的一部分。
在魏书生老师的民主教育下,许多学生从文革的文化被破坏的背景下走出来,成为了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新时代年轻人。
魏书生老师继承了启发式教育思想,并使其发展成为适合新时期教育需要的民主教育,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新时期下的教育现状与发展方向
解放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进行了几十年,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步入了新的时期。
现在,教材的面貌变得生动可读些,教师的教法变得民主开放些,学习自主性,探究性有所加强。
但不能对改革的成效估计过高,新老教材“两套锣鼓一起敲”和“新瓶装旧酒”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不能完全不这种现象归咎于教师的观念落后或专业水平不够。
专业水平是可以迅速提高的,许多有条件地方的教师很快的初步掌握了用信息技术上课就是一个明证。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领导看成绩,家长重分数,社会看学历”的现象,那么,就有不少教师集中精力搞应试之术,而且见效快,这并不奇怪。
中国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方法已严重违背教育的宗旨,需要下大力改革,但完全不顾现实的应试需求,过分理想地推行自主探究也是行不通的。
现实的做法应该是课堂内外的的教育实行启发式,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让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报时主动性,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地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主动去探索。
在开始阶段,可能不像纯应试手法那样立竿见影,但稍微积以时日,学生自主性得以培养起来,不仅会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品质,而且也能应试。
但这样的应试能力是全面发展的结果,而不是扭曲了的发展结果。
中国的教改是“长征”,而不是短快平,长征中的主线就是启发式;中国的教改是长途爬涉的艰苦旅行,而不是游山玩水的轻松旅游。
启发式教育就是苦旅中的启明星。
我明没有理由轻视启发式教育,而是要用现代科学
①本段引文自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魏书生与民主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来诠释启发式教育,改善启发式教育,在启明星的引导下改进苦旅,完成长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筹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正是源于这个文件。
实际上,对学生的上述要求,就是未来社会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如今的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孔子的教育思想相吻合的。
都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养成勤于思考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实施启发式教育的重要性。
实施启发式教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教师自身教育思想的转变,通过对教师教育思想的重塑与注入新教育教师力量都会对当下的教育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新教师将新的教育思想运用于教学工作中,通过讲授、讨论、师生间的互动,从而达到启发式教育的目的,即是学生做到举一而反三,循序渐进的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这对学生们今后进入社会处理各种问题都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