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_吴玉章学院2007级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理科教育 四川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四川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吴玉章学院2007级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思考3
张红伟1 刘 黎1 高 博2
(11四川大学 教务处,四川 成都 610065;
21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摘 要 为适应四川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特别制定了2007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从课程模块设置、公共基础平台课程教学方法、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国际化教育等多个方面推进我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院级素质教育课程 教学方法改革 科研能力 国际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10 文献标识码 A
吴玉章学院的成立,是四川大学近年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的一个总结,旨在有效调动、组织、整合一流的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各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加强教学与科研的联系沟通,衔接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更有利的成长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7年12月,以吴玉章学院为契机的“四川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成功获准成为教育部2007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为了更加贴近我校“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新办学理念和学院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吴玉章学院在2007年初开始了新一轮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指导思想
学院以“发挥学科优势、构建创新平台、营造宽松环境、鼓励个性发展、打造拔尖英才”为办学目标,坚持“品德高尚、基础扎实、能力突出、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内涵和“强化责任、夯实基础、鼓励创新、重视实践、深化交流”的人才培养基本原则,以“提供优质课程平台、推行导师全面负责、重视实践成果评价”为途径,培养造就一大批“个性品质一流、知识结构一流、实践能力一流、创新素质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基本原则
第一,强化责任。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广泛开展生动活泼的主旋律教育活动,使学生具有更多的人文知识、更高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和人文境界,具有健全的人格、独立的个性、健康的心理,更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夯实基础。
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为了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交叉学科基础知识、综合素质教育,学院设置综合素质教育类级平台课程,重点突出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增强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
第三,鼓励创新。
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并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
3收稿日期 2008-04-28
作者简介 张红伟(1963-)女,四川达州人,教授,主要从事金融学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1
高等理科教育 2009年第2期(总第84期)
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教学效果的考评中体现时代性和先进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探索创新精神,增强学生从已知探索未知的能力。
第四,重视实践。
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增加了人文活动、社会活动、科研实践活动等,强调教学与科研结合,突出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突出实践对理论教学的支撑作用;强调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结合,突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学活动的互动性。
第五,深化交流。
深化与国内国际著名高校的交流,吸收其先进理念和办学经验,积极推进双语教学或外语教学,积极开拓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的新模式。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策略
吴玉章学院2007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强调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多学科综合优势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科学研究的强势带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国际化教育途径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一)淡化选修必修课程概念,设置课程模块,增加院级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实现人才的个性培养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知识复合与创新能力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吴玉章学院2007级人才培养方案打破传统的课程模式划分,建立面向国际的素质拓展课程新体系,建立跨学科、文理渗透和以探究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体系。
在取消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概念的情况下,设置课程模块,增加院级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制定了彰显个性的个人修读计划和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使每位学生都有一个自我塑造和发展的目标。
学院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拟定个人教学计划,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一个计划,学生修读完成规定模块中的课程学分,特别需要完成一定学分的院级素质教育课程模块课程,即可毕业,其毕业总学分比专业要求总学分增加10个(不另外收费)。
学生个人教学计划内课程体系由五个课程模块组成,即“校级平台课程模块、院级素质教育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模块、个性化教育课程模块”。
吴玉章学院院级素质教育模块为吴玉章学院特色教育模块,目的是将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相融合,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心理、科研水平、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吴玉章学院院级素质教育模块课程学分设置为20+6+X,其中素质教育模块一、二、三总学分为20个学分,社会责任教育模块为6个学分,个性教育课程模块学分为X。
院级素质教育课程模块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分别从多学科知识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早期科研能力的系统训练、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和社会道德责任感、满足学生广泛的兴趣要求和人生发展规划四个方面培养具有强烈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扎实的专业基础、批评性思维和创造性工作习惯的、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于一体的精英人才。
(二)加大公共基础性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采用探究式教学、情景教学、户外教学、双语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通过讨论、辩论、表演、模拟等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吴玉章学院通过课程设置、聘请名师、教改立项等多种途径,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强调研究性教学,寓研于教,注重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大师、名师和学者授课,一流教学资源向学生全面开放。
实施个性教育、探究式教育、情景研讨教育、互通交流教育。
(1)吴玉章学院学生全英语或双语教学的课程数比普通班要高90%,配备高水平师资及外教、小班开课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注重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打破传统意义上的书本授课模式,在内容设置上主要为英语精读、英语听说、英语写作等,通过英语演讲、话剧、情境对话等的形式进行专门培养。
(2)开设综合的公共平台课,独立设置基础课程(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加强基础课的教学,全部采用双语教学的方法;独立设置思想政治课程,将本科教学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
高等理科教育 四川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四门课程采取集体开课、集中精讲、注重实践的讲课模式,由精品课教师授课,在学时相对减少的情况下,提升理论高度,增加课上讨论、演讲、比赛、课外实践的环节。
(3)教学手段方法趋向多元化:课堂理论、论述报告、实地考察等如各种实验室、实习基地等,按照学科、专业的内在结构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消化吸收,真正学以致用。
(4)在考试方法上作相应的改革,注重对学生课前准备、课堂参与、课后反馈学习过程的考核,采用口试和笔试、开卷和闭卷、答卷与操作相结合等手段,全面的评价和考核学生。
通过这样的考试改革,实现了将传统的以对学生的知识性、记忆性考查为主向对学生以知识应用型和能力培养型为主的考查的转变。
(三)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现教学与科研协调统一,为学生提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早期训练的多种平台和机会,营造浓厚的文化学术氛围
(1)选聘学科带头人、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等一批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对教学工作满腔热情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与科研指导。
学生从一年级进校开始,就安排有科研课题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让学生提前接触科研的环境和氛围,吸纳学生参与科研工作,让其对整个科研过程及思路有切身的感受,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统一。
(2)在学生个人培养计划院级素质教育模块中,专门开设7~8个学分的“科研训练”课程(2~8学期)、2个学分的Se m inar研讨课程和1个学分的学术专题讲座课程,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参与研究、学习方法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开拓视野、发展潜能,培养和增强学生科研方面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3)广泛地组织和鼓励本科生参与到各种学术交流和科研训练活动中,为学生开展学术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多学科交叉结合,以及国际间师生交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在科研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4)培育学术自由、平等讨论的风气,鼓励学生冒尖、求异。
学院为学生提供BBS 学术论坛和《拓荒者》学术刊物等学术平台,建立一种宽松的学术气氛,鼓励学生亮出自己的学术思想,提出自己的学术见解,表现自己独特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各种学术思想的讨论、碰撞中,活跃学术空气。
(四)拓展学生国际化教育教学模式,深化国际合作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关注全球的意识、胸怀天下的境界
吴玉章学院强化学生国际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积极引进国外著名大学优秀教育资源,通过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本科生、聘请国外教授授课、开设了专门的国际教育本土化系列讲座、大学生海外东夏令营计划、本科生参与跨国企事业实习、设立“学生海外学习奖学金”等方法,使学生能有更多更好的机会接受国际化教育。
通过1+2+1、2+2、3+1+1、215+015+1、115+2 +015等多种培养模式,与30多所国外知名大学开展了联合培养本科、本硕联读生的探索,每年通过各种途径派出学习的学生逾千人。
在众多的国际合作培养本科生项目中,有独立设置教学计划与对方学校接轨培养的,有与对方学校联合设置教学计划共同培养的;有合作双方学校互派交换学生跟踪培养的,有学院单方派出学生到对方学校联合培养的;有联合培养修读课程获取双方学校文凭的,有联合培养修读课程、参与课程只获取本校文凭的;有同时参加联合培养修读课程和企业实习的,有只参加国外企事业单位短期工作实习的,有参加国际学术研讨、学术会议、青年论坛的,有参加寒暑假短期夏令营的;有参加各类大学生国际性学术竞赛的;更多的是与来校的外籍教师、学生开展交流和学习。
国际化教育为学生提供更高的平台,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受益,也使越来越多的教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