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电子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动机原理”课程电子教案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研究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和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等。
2、分析影响发动机性能指标的因素。
3、找出提高发动机性能指标的途径。
二、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为发动机的使用、维修打基础。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今后的实际工作起指导作用。
三、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两大部分,《工程热力学基础知识》部分的重点是发动机的理想循环,《发动机原理》部分的重点是内燃机的燃烧过程和特性。
主要内容包括:工程热力学基础、发动机示功图和性能指标、燃料和燃烧、发动机换气、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发动机特性、发动机的排放与控制等。
四、课程的特点、要求、学时分配、考核
特点:本课程理论性较强,无多少实物供参照,课堂上的讲授以理论分析和推导为主。
要求:要求课上集中精力听讲,做好笔记,课下及时复习。对重点章节要熟练掌握。
学时分配:总学时48,其中实验8学时
考核:本课程为考试课,平时10%;实验10%;考试80%。
五、教材
《汽车发动机原理》(第二版)陈培陵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六、参考书
[1]《内燃机学》,周龙保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1999年;
[2]《车辆内燃机原理》(第一版)秦有方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3]《汽车拖拉机发动机》(第三版)董敬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汽车发动机原理》,张志沛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2003年
[5]《内燃机习题集》日]竹内龙三主编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91年
[6]《内燃机燃烧与排放学》蒋德明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
第一章工程热力学基础
了解:热力系统、工质、功、热量、内能和熵等概念,理想气体和卡诺循环等。
理解: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P-V图和P-S图,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和发动机的理想循环。
第一节气体的热力性质
一、热力系统
1、热力系统:某一宏观尺寸范围内所要研究的对象的总称。
2、外界:与系统有相互作用的以外物质。
3、热力系统的分类:
闭口系统:与外界无质量交换的系统;
开口系统:与外界有质量交换的系统;
绝热系统: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系统;
孤立系统:与外界即无质量交换,又无热量交换的系统。
二、工质状态及状态参数
1、工质:用以实现热功转换的媒介物质。
2、工质热力状态:工质在热力系统中某一瞬间所处的宏观状况。
3、工质状态参数:用来描述工质状态的物理量。
4、基本状态参数:能够测量并能代表工质基本特征的参数。(1)压力(P)、
单位容积面积上的垂直力。
P=F/A N/m=Pa(帕斯卡)
工程气压:1kg/cm2=98.1kPa
物理气压:76cmHg=101.33 kPa 绝对压力:P—状态参数
表压力:P g
真空度:Pν
大气压力:P0
P= P0+ P g P=P0- Pν
(2)温度(T)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开氏温标:T 单位K
水的三相点为单一固定点273、16K。(冰点为273、15K)摄氏温标:t 单位℃
T= t+273、15 K
(3)比容(v)
单位质量的容积。
v=V/m (m3/ kg)
三、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1、理想气体:气体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分子之间无引
力的气体。
1升气体有2.7×1022分子,挤在一起仅0.4cm3 占0.04%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1千克气体:Pv=RT
R为为气体常数(Kj/kg·K)其大小与气体的种类有关(2)m千克气体:PV=mRT V=mν(体积)
(3)1千摩尔气体:
Pμv=μRT 压力常用U 形管测量(图)
压力之间的关系
(教材图)
PV m=R m T
V m 1千摩尔容积;μ为1千摩尔质量;R m为通用气体常数, R m=8.31kJ/kmol.K
3、压容图(P-V图)
(1)平衡状态:
当外界条件不变系统内状态长时间不变,即具有均匀一致的P、V、T。
(2)热力过程:
系统从一个平衡状态到另一个平衡状态的变化历程称为
一个热力过程。
为便于分析,通常将气体的热力过程假设为准平衡过程,即从一个平衡状态经历了一连串的无限接近平衡状态的中间状态,到另一个平衡状态的变化历程。
(3)P-V图的意义
在P-V图上的一点表示气体的一个热力状态;一条曲线表示一个热力过程;(曲线下面所包围的面积表示功量)。
四、工质比热:
单位质量的工质温度变化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用c表示。
C=δq/dt
1、比热与度量单位关系
质量比热C:单位kJ/kgK
摩尔比热φc kJ/kmol.K
容积比热C1kJ/m3K
2、比热与加热过程的关系
常见的加热过程是等压过程和等容过程摩尔71年14
届国际计量大会
(P-V图)
等压比热c p
等容比热cν
c p> cνc p -cν=R
比热比:c p /cν=k (绝热指数)
3、比热与温度的关系
真实比热:每一温度下的气体比热。
实验证明,多数气体的比热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平均比热:C m 某一温度范围内的比热平均值(为使计算简便)
定比热:实际中不考虑比热随温度的变化,即采用定比热。
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转换与守衡定律在热力系统中的应用。
热量===其它能量
在工程热力学中它表达工质吸热、作膨胀功和内能储存的三者关系。
一、功、热量和内能
(一)膨胀功
气体在热力过程中由于体积发生变化所做的功。即系统与外界宏观位移而传递的能量
1千克气体功:δw=Fdx=APdx=Pdν
w12=∫12Pdν
m 千克气体功:W 12=mw=∫12mPdν=∫12PdV
在P-V图上,曲线下面所包围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