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气液固三相反应器和反应器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不带搅拌的两流体并流向上带出固体颗粒的三相携带床反应器;
(5)具有导流筒的鼓泡式的内环流反应器。
图7.2(a)机械淤浆反应器中的催化剂颗粒通常小于1mm,随
液相反应物一起排出,该反应器适用于三相反应过程的开发研 究阶段及小规模生产。
图7.2(b)鼓泡塔淤浆反应器借助于气流鼓泡作用使固体颗粒 悬浮于液相中,由于不同搅拌作用颗粒悬浮与分散,混合的动 力,更适宜于大规模生产中使用。在作为槽式反应器时,三相 均可近似按全混流,当高径比大时,如高径比大于8~10时,两 流体可近似按平推流。
度耦联的,可以通过建立扩散-反应方程,得到包括(4)、(5)步两 阻力在内的速率。这样上述的几个步骤的速率方程式,可以用以下四个
串联的速率过程表示:
(1)气相组分A通过气膜的传质速率
RAg kAg a(cAg cAgi )
(7.1)
(2)相界面组分A通过液膜传质到液相主体的传质速率
RAL kALa(cALi cAL )
图7.2 固体悬浮型淤浆反应器
一般情况下,这两种反应器多用于半连续半间歇操作;液体
和固体一次加入反应器,气体连续通入。
淤浆床反应器的优点: (1)持液量大,具有良好的传热、传质和混合性能,反应 温度均匀,反应器中无热点存在,对强放热反应,也不会发 生超温现象; (2)采用很细的催化剂颗粒(10~100μ m),催化剂内外的 传递阻力均较小,即使对快速反应,效率因子也能接近1, 能充分发挥催化剂的作用;
(5)均相副反应量越大。
2.气-液-固悬浮三相反应器 固体在气液混合物中呈悬浮状态,这样操作状态的反应器为气-液-固 悬浮反应器。气-液-固悬浮反应器可以按有无机械搅拌、流体流向、颗粒
运动状态等进行分类。大体可以分为:
(1)机械搅拌的气-液-固悬浮反应器; (2)不带机械搅拌的鼓泡三相淤浆反应器; (3)不带机械搅拌的两流体并流向上的流化床反应器;
内表面,浓度从cAS降到cAC ;
(5)在催化剂内表面上组分A与B进行化学反应(包括组分 被吸附、进行表面反应和从表面脱附),生成产物;
(6)产物从催化剂内表面向外传递。当产物为气体时,则
按上述第(4)步起按相反方向扩散到气体主体;当产物为 液体时,则按上述相反方向扩散到液相主体。
像处理气固相催化反应一样,由于颗粒内的扩散和粒内的反应是高
(7.2)
(3)液相主体组分A通过颗粒外滞流膜传到催化剂外表面的传质速率
RALs kAs ap (cAL cAs )
(4)颗粒内扩散-反应的综合速率
(7.3)
RAs k p (1 f )c
7.2.2 一级不可逆颗粒宏观动力学
n As
(7.4)
气液固三相反应过程为一串联过程,定态下各速率相等,等于宏观 速率。用各式相等且在气液相界面上组分A达到气液平衡,有
1
(7.10)
1 1 RQ (cQs cQLi ) k a k a Qs p QL K LSQ (cQs cQLi ) qk p (1 f ) cAs
式中
1
(7.11)
K LSA
1 1 k a k a As p AL
7.1.3 气-液-固反应过程研究所涉及的模型和参数
气液固反应过程,同样涉及到化学动力学,各相的流动
与混合状况,相间的质量、热量、动量传递等。由于相的增
加,物料流动与混合、质量、热量、力量传递过程要比两相 复杂,它涉及更多的参数。
1.流动模型及相关参数 (1)反应器的流动模型决定了三相间的传递特性,决定
A( g ) bB(l ) qQ( g )
产物Q挥发,则A的反应速率和Q的生成速率依照前述7.1~7.4式,有
RA k AG a(cAg cAgi ) k AL a(cALi cAL ) k As a p (cAL cAs ) k p (1 f ) cAs
(7.7)
K0 是以气相主体浓度、单位床层体积所具有的颗粒传质面积计的反应速率常数。
由式7.7可以看出,气液固催化反应颗粒宏观动力学阻力由五部分构成;气膜、
液膜、固体颗粒外液体滞流膜、颗粒内扩散和化学动力学部分,不同控制步骤的
宏观动力学,可以得到相应的简化形式和与之相应的浓度分布。
对一级不可逆反应
了反应器尺度上的物料、温度、浓度和压力分布;
(2)流型主要取决于气相和液相的流速及它们的相对流
向、流体的性质及气液两相的分布器结构和尺寸、固体的
性质和大小以及固体物的浓度、反应器的长度和直径、有 无搅拌、搅拌方式和搅拌器的结构及搅拌强度等;
(3)流体在反应器内轴向和径向上的均匀性,对反应器
性能有很大影响; (4)过程可以通过测定各个流素停留时间分布描述各流
素的流动与混合状态。然后用适宜的流动模型模拟,并求
相应的模型参数,如多级全混流的釜数N或轴向、径向 Peclet准数Pez,Per。
2.本征动力学
大 多 数 反 应 系 统 , 可 用 幂 函 数 表 达 式 或 用 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表达本征动力学。对实验数据拟合,并求得 动力学参数。对于催化反应,必须要有催化剂失活的动力学及 动力学参数。 3.气液、液固的传质、传热 气液、液固传质、传热取决于反应系统的性质和流体的流动 条件。其间的传质、传热系数和相界面积,是表征传质和传热 特征的重要参数。它们对反应器特性有重要影响。 4.压降 物料的输送费用占总操作费用比例较大,因为质量传递与动
(7.8)
RQ kQG a(cQgi cQg ) kQL a(cQL cQLi ) kQs a p (cQs cQL ) qk p (1 f ) cAs
(Hale Waihona Puke Baidu.9)
若气膜阻力可以忽略,并将每一组分传质通过的两液膜合并,从
(7.8)、(7.9)式可得
1 1 RA (cALi c As ) k a k a As p AL K LSA (cALi c As ) k p (1 f ) c As
应较大、反应速率快、传热要求高的场合。这种反应器有以下优缺
点:
优点
(1)即使液体流量很小也容易实现均匀分布;
(2)催化剂微孔易于完全充满液体,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效率因子; (3)液体对催化剂的冲刷作用强,能延缓催化剂失活,延长操作周期;
(4)气液相间的传质系数较大。
缺点 (1)因存在较大返混,使转化率下降; (2)必须采取适当的机械措施固定催化剂,否则会造成床层流态化 带走催化剂; (3)流动阻力大,气相反应物分压沿床高会明显下降; (4)气相反应物向催化剂表面传递阻力较大;
剂表面的阻力小;
(4)采用气液并流向下操作时,不从在液泛问题。气相流动阻 力小,在整个反应器内气相反应物分压均匀,且可降低气体输 送的能耗 。
滴流床反应器的缺点
(1)传热能力差,容易引起催化剂床层局部过热,造成催化剂 容易失活,或由于液膜过量汽化,使部分催化剂不能发挥用; (2)液流速率低时,可能由于液体分布不均匀(如短路、沟流等) 导致部分催化剂未被润湿,影响反应效果; (3)为避免床层流动阻力过高,催化剂颗粒不能太小,通常 4~10mm, 在反应速率较快时,会由于内扩散影响而导致催化剂
7.2 气-液-固反应的宏观动力学
7.2.1 过程分析 气液固催化反应过程是传质与反应诸过程共同作用,互相影响的三 相反应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的过程。对于组分通过气液相的传递过程, 本节采用双膜模型,设气相反应组分A与液相反应组分B,在固体催化剂 作用下,反应如下:
A( g ) bB 产物
1
K LSQ
1 1 k a k a Qs p QL
1
分别为组分A、组分Q以颗粒表面与液界面浓度差为推动力的,以 单位床层体积计的传质总系数。
(3)对活性衰减迅速的催化剂,可方便地排出或更换催化剂;
(4)可内置和外置冷却设施,方便地排除反应热 。 缺点: (1)为从液相产物中分离固体催化剂,常需附设装置费用昂贵 的过滤设备; (2)液相连续操作时返混大,流型接近于全混流,要达到高转 化率,常需要几个反应器串联; (3)液固比高,当存在均相副反应时,会使副反应增加; (4)催化剂颗粒会造成搅拌浆、循环泵、反应器壁的磨损。
对速率;固体为反应物时,固体滞留量对反应速率起很重要的作用。
气相反应组分参与反应时,气体滞留量总是对反应器特性起着重要作 用。
6.颗粒内部的传质和传热
气固相与液固相反应颗粒内的传质、传热处理方法,同样适用于气 液固三相反应,只是当催化剂颗粒的微孔同时被气相和液相充满时, 必须考虑两流体的填充对传质和传热的共同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根 据静态滞流量和催化剂总的有效孔容,来估算颗粒内的总传质阻力和 传热阻力。有了反应的本征动力学,结合颗粒的传递特性,可以得到 颗粒的宏观动力学。
组分A与组分B传递到催化剂表面,并在其上反应。若液相反应组分浓 度很高,且几乎充满固体催化剂颗粒空隙,可以不考虑液相的传递阻力, 气体反应组分浓度分布示意图见图7.3,则过程由下列步骤组成:
图7.3 三相反应器中气相反应物浓度分布图
1.气相主体 2.气膜 3.液膜(气-液间)4.液相主体 5.液膜(液-固间) 6.固体催化剂
效率因子低下; (4)当催化剂由于积炭,中毒而失活时,更换催化剂不方便。
图7.1(b)适应于当气相反应物浓度较低,而又要求气相组分达到
较高转化率时的情况,逆流操作有利于增大过程的推动力。但同时
会增加气相流动阻力,当气液两相的流速较大时,还可能出现液泛。
图7.1(c)为气液并流向上的填料鼓泡塔反应器,持液量大,液相 和气相在反应器中混合好,液固间的传热性能好,适用于反应热效
以
分为固定床和悬浮床两类。
1.固定床气-液-固反应器,固体在床内固定不动。随两流体
流动方向又可以分为三种方式操作,即气体和液体并流向下,
气体和液体并流向下 ,并流向上流动和逆向流动(通常是液 体向下流动,气体向上流动)见图7.1。
图7.1 固体固定型三相反应器
液体从上而下,以很薄的膜状通过固体颗粒的固定床,连续 气体以并流或逆流的形式通过床层并与液固两相接触,正常情况 下,两流体是并流向下通过固体颗粒如图7.1(a)为滴流床。 滴流床反应器的优点: (1)气液流型接近于平推流,返混小,在单个反应器中可以达 到高的转化率; (2)持液量(即液固比)小,当伴有均相副反应时,可使其影 响降低到最低; (3)催化剂表面的液膜很薄,气相反应物穿过液膜扩散到催化
第七章
7.1 概述
气液固三相反应器和反应器分析
7.1.1 气液固三相反应类型 按处理物料的性质主要有下列类型 (1) 气体、液体、固体或是反应物或是产物的反应;
(2) 固体为催化剂的气-液-固三相反应;
(3) 两个反应相,第三个是惰性相。
7.1.2 气液固反应器类型
工业气-液-固反应器按固体颗粒与流体接触状况可
力传递的相似性,各种传递变量如气液和液固传质系数,可与
压降关联;压降大会影响动量传递方向上物料的浓度分布,从 而影响反应结果。
5.各相的滞流量 滴流床反应器中,液相滞流量对宏观动力学特性起重要作用。滞流 量过大,不仅使气液相、液固相间传递阻力增大,而且当均相反应和 催化反应同时发生时,滞流量的大小会影响均相反应与催化反应的相
(1)组分A从气相主体通过气膜传递到气液相界面,浓度
从气相主体通过气膜传递到气液相界面,浓度从cAg降到cAgi ; (2)在相界面的组分A通过液膜传递到液相主体,浓度从 cALi降到cAL; (3)液相主体中反应组分通过催化剂颗粒外的滞流膜传递 到颗粒的外表面,浓度从cAL降到cAS; (4)组分A从催化剂外表面通过催化剂内孔,传递到颗粒
cAgi KGLCALi
式中
(7.5)
KG L
为气液平衡常数
对一级不可逆反应,联立7.1~7.5式,消去界面不可测浓度
C
A g i
、
C
i
A L
、
C
A s
及
C
A L
,得到颗粒的宏观速率的表达式
RA k0 ac cAg
其中
(7.6)
1 1 a p 1 a p KGL 1 KGL k k0 aB k Ag aB k AL k p (1 ) 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