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铣刨施工设计方案

老路铣刨施工设计方案
老路铣刨施工设计方案

S326泉路泉头至昆仑及岭子段路面翻修工程

S326泉路泉头至昆仑及岭子段路面翻修工程第

一合同项目经理部

老路铣刨施工案

一、工程简介

S326泉路泉头至昆仑及岭子段路面翻修工程K0+000-K3+000分项工程中老路铣刨路段为K0+120~K3+000,老路铣刨全长2880m,铣刨厚度为12cm。

二、工程数量

根据《泉路泉头至昆仑及岭子段路面翻修工程图纸》计算出铣刨面积约为43200m2,铣刨工程量约为5184 m3。

三、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1、建立健全施工组织结构,为安全、优质、快速完成路面铣刨工程,我项目部将组建一支专业的路面铣刨队伍。(施工组织机构图附后)

2、根据本工程总体部署及工程进度安排,本工程所投入的施工技术力量及劳动力高峰期为31人。

劳动力投入计划表

3、主要施工设备

根据业主对工期、质量的要求,结合工程的结构特点,将调集满足施工要求的各种机械设备,以保证施工任务按时完成。

主要施工设备

四、工期计划目标

根据总体计划及现场实际进度情况,计划于2012年8月15日-2012年9月27日完成铣刨工程的施工。本工程工期紧、工作量大、施工难度高,为确保工程按期完成,特制定以下工期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对指挥施工生产,对外负责合同履行及协调联络。

2、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已按《投标文件》中的承诺进场,确保工程按时开工。

3、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认真复核图纸及组织技术交底,进一步完善施工案。施工中遇到问题影响进度时,将统筹安排、及时调整,确保总体工期。

4、不断优化施工组织,以施工进度和工期要求为依据,及时完善施工组织设计,落实施工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根据施工情况变化,不断进行管理优化、案优化、施工优化,使工序衔接、劳动力组织、机具设备、工期安排等有利于施工生产。

5、建立从项目经理部到各施工现场的调度指挥控制系统,全面、及时掌握并迅速、准确地处理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问题。对工程交叉和施工干扰应加强指挥和协调,对重大关键问题超前研究,制定措施,及时调整工序和调动人、财、物、机,保证工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6确保施工人员充足、高效。根据工程需要,配备充足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并采用各项措施,提高劳动者技术素质和工作质量。强化施工管理明劳动纪律,对施工人员实行动态管理,优化组合,使作业专业化、规化。

7、实行责任制考核评定工作。

8、安排好雨季的施工。根据当地气象、水文资料,有预见性地调整各项工作的施工顺序,作好预防工作,使工程有序和连续的进行。

9、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切实加强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修工作,配备充足、精干的维修人员,配足常用配件,确保机械正常运转,对主要工序要储备一定的备用机械,确保机械化施工顺利进行。

五、施工工艺及施工流程

针对本工程特点,按照设计要求铣刨,保证铣刨质量要求。

(一)设备要求

为了保证铣刨后路面的平整度,必须采用精铣刨,即铣刨机的铣刨鼓要选用精铣刨鼓。本工程采用CAT PM-565B型,标准铣刨鼓(standard milling drum)的铣刨刀头间距为15mm,适合于整个路段的铣刨。

(二)铣刨深度的确定

根据合同设计说明要求,对全线老路横断面高程复测,结合复测数据依照设

计原则,确定不同段落的铣刨深度。

(三)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1、格按照《公路养护作业施工标志设置指南》及《交通组织案》在施工路段布置交通封闭设施。相关人员、设备必须在作业区作业,确保施工安全。

2、认真测量,根据实测高程划定铣刨区间,确定各铣刨区间的平均铣刨深度。根据结构层数及施工缝处理要求,确定半幅铣刨宽度为8.5米为宜。

3、根据计算的铣刨深度,先进行靠近中线部位的铣刨。要求铣刨作业前根据基准点准确调整铣刨机基准面、横坡、铣刨深度,找平仪始终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

当一个铣刨段中包括几个连续铣刨区间(即区间连续,各区间的铣刨深度不同),可以实施连续铣刨,在铣刨中调整铣刨深度,保证路面纵向平顺。在铣刨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三个关键阶段以确保铣刨效果:第一阶段是开始铣刨过渡段,铣刨机铣刨深度要从零缓慢调整到计算的铣刨深度;第二阶段是铣刨过程中铣刨深度调整段,在进入连续的下一个铣刨区间时,无论是增大还是减小铣刨深度,都要从原铣刨深度逐渐调整到新的铣刨深度,禁突变,这就要求在划定铣刨区间时标定好调整过渡段的位置;第三阶段是结束铣刨过渡段,铣刨机也要将原铣刨深度缓慢降低到零。

4、进行铣刨拉毛面的清扫工作。采用清扫车或人工进行遗留铣刨料的清扫,防止影响后续铣刨拉毛工作。

5、检查各铣刨面,当发生相邻两铣刨面存在大于5mm错台时,要再次进行铣刨拉毛修理。

6、对铣刨拉毛的缺陷进行及时处理,如松散部位的清除与修复,裂缝处及时灌缝等。

7、彻底清扫铣刨拉毛面,用高压空气将表面浮灰吹净,确保铣刨裸露面洁净、无松散。

六、交通组织案

1、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业主及监理的要求,交通封闭控制工作是顺利完成本项工

程的一项重点,我们按照《公路养护作业施工标志设置指南》及我部上报的《交通组织案》的规定和要求设置各种警告、过渡、缓冲、作业和下游过渡终止区标志,在封闭路段,每500米设置一名交通安全员。在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必须穿反光安全作业服。

警告区:警告区长度不得小于1000m,警告区每隔一定距离应设置有关标志,在作业点后1000m处摆放施工标志,第一个警告标志到下一个标志的间距不得超过300m,最后一个标志离上游过渡区的第一个渠化装置的间距不得小于150m,其余各标志的间距在100m至300m之间。警告区应设置限制速度标志、前施工标志、前车道变窄标志、禁止通行标志等。

过渡区:一般分上游过渡和下游过渡区。当车辆行驶至上游过渡区时,车速应小于20km/h。该区长度为65~100m,在上游过渡区前应设置禁止驶入标志,下游过渡区的长度大于30m。

缓冲区:缓冲区的长度应为80m。其上游过渡区之间应设置路障。

作业区:作业区是作业人员活动和工作的地。其长度一般根据作业或施工的需要而定。车道与作业区之间必须设置隔离装置。作业区布置还应为工程车辆提供安全的进、出口。

终止区:终止区的长度不应小于30m。终止区的末端,应解除所设限制标志。

2、按规定设置各种交通标志

禁止标志:

(1).禁止超车标志:设在禁止超车路段的起点处。

(2).解除禁止超车标志:设在禁止超车路段的终点处。

(3).限制速度标志:设在限制车速路段的起点,标志牌上标明所限制车速路段的起点,标志牌上标明所限制的速度。

(4).限制速度标志:设在限制车速路段的终点处。

警告标志:

(1).前施工标志:设在警告区的起点处。

(2).前车道变窄点标志:设在变窄点前至少200m处。

(3).双向通行标志:设在双向通行路段前至少400 m处。

警示标志:

(1)、前绕行标志:设在需要绕行的车道进出处前至少200m处。

(2)、各种直行、转弯和单向行驶标志:设在需要直行、转弯和单向行驶路段前200m 处。

3、渠化装置

渠化装置应醒目、稳定、轻便。

(1).锥形路标:是组成渠化渐变区的主要渠化装置,也常用作分隔车道。锥形路标必须从上游过渡区开始顺车流向布置,间距为10~20m,作业完成后,必须逆着车流向拆除。

(2).交通安全带:交通安全带通常与锥形路标组合在一起使用,主要用于分隔车辆与作业区或双向车流的车道。

(3).导向标;设在车流向改变的地。

(4).路栏:设在需要分离车流的地。

4、保养作业,当需占用车道时,应按规定执行;当不需占用车道时,应设置交通标志。

5、所有作业人员、行政、参观、测量、监理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穿安全标志服。

6、对在公路上从事施工作业的人员,上岗前进行作业培训,认真学习有关公路法规、安全作业规章制度,通过学习考试合格者,发道路施工准入证,可上岗工作。

7、施工段落交通封闭

施工区域采用半封闭施工,用反光锥隔离,进出口设安全锥,插彩旗,夜间施工时设红灯。安排专人负责进出口交通安全管理,封闭区域禁社会车辆和人员进入。施工区域安排专人负责指挥施工车辆和施工机械。

七、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我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自检、抽检和交接检工作。

(2)职能部门在管理上对该项工程和质量负责

坚持技术交底制度。由项目总工负责向各施工队进行专项施工技术的质量交

底,项目部质检工程师负责向承担施工任务的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做好逐级交底。

八、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一)、安全质量目标:

1、无公路行车死亡事故及一般事故;

2、无人身重伤及其以上事故;

3、无等级火警事故。

(二)、安全保证体系:

为保证施工安全目标,本合同段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本工程的施工安全。(安全保证体系框图附后)

(三)、安全生产贯彻针和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公路筑养路机械操作规程》等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

2、坚持“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狠抓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配备专职及兼职安全员,有组织有领导的开展安全生产活动。

(四)、安全保证具体要求和措施:

1、认真执行工程承包合同中有关安全要求,格履行安全生产合同。

2、建立安全值班制度,指定值班人员并实行值班责任制。

3、按照本工程项目的特点,组织制定本工程实施中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4、施工机械、车辆,禁带“病”工作。

5、加强重点部位的安全工作管理,确保万无一失。

九、环境保护、水土保持

(一)环境保护措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