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与洞庭湖关系演变与调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体变化趋势是逐渐趋缓,洞庭湖治理以防洪为主。
1.3 三峡水库运行前的江湖关系
荆江河段冲刷、城汉河段淤积
阶段 1975-1996 1996-1998 1998-2002 1975~2002
三峡水库蓄水前长江干流泥沙冲淤量
单位:万m3
宜枝河段
上荆江
下荆江
荆江河段
城汉河段
-13498
-23770
3410
洞庭湖位置示意图
1.2 江湖关系定义
江湖关系定义: 连通的江湖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江湖水量交换、河床
湖盆的冲淤变化及其水文、生态、环境效应。长江与洞庭 湖关系主要表征有: (1)荆江河段冲淤及其水位流量关系变化 (2)长江分流入洞庭湖水沙的变化 (3)荆南四河的冲淤变化 (4)洞庭湖冲淤及水文情势变化 (5)城汉河段冲淤及其水位流量关系变化
藕池河减少最多,减少了471 亿m3
1967-1972年下荆江裁弯是三 口分流减少的主因。
1.3 三峡水库运行前的江湖关系
三口分流分沙量减少
1999-2002年与1959-1966 年相比,荆南三口分沙量减 少12827万t,减少近70%。
18497
15004 11050
9300
5670
荆南三河累积性淤积
-20360
27380
3448
-2558
3303
745
-9960
-4350
-8352
-1837
-10189
-6694
-14400
-34680
4876
-29804
10726
沙市水文站
螺山水文站
6000 10000 20000 -0.67
-2.41 -2.07
1.98 1.62 1.46
10000 20000 40000
洞庭湖治理以防洪与兴利并举。
1.4 三峡水库运行后的江湖关系
Leabharlann Baidu 长江上游来水来沙变化
➢ 三峡水库运行后(2003-2012年)长江上游来水减少了347亿m3,减少8%,来 沙量减少(与1990年前比)2.94亿t,减少61%。
1.3 三峡水库运行前的江湖关系
三口分流分沙量减少
三峡水库运用前荆南三口年分流量过程
阶段 1959-1966 1967-1972 1973-1980 1981-1998 1999-2002
不同阶段荆南三口分流量统计
单位:亿m3
枝城 松滋河 虎渡河 藕池河 三口合计 分流比
4595
490.6
215.4
长江与洞庭湖关系演变与调控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胡春宏 张双虎
2016年9月13日
1
报告提纲
江湖关系定义
1 长江与洞庭湖关系演变 三峡水库运行前的江湖关系
三峡水库运行后的江湖关系 未来江湖关系演变趋势
2 洞庭湖综合治理措施
1.1 洞庭湖基本情况
洞庭湖地位: 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泊 长江中下游重要调洪场所 长江中下游重要水源地 国际重要湿地 湖区百姓赖以生存的基础
荆南三口分沙量变化
➢ 洪水挟大量泥沙入湖,加之洞庭湖洪水顶托,大量泥沙淤积在荆南三河 ➢ 1952-2003年荆南三河累计淤积泥沙6.5亿m3,占同期三口输沙量的13% ➢ 其中松滋河、虎渡河、松虎洪道、藕池河淤分别占总淤积量的26.2%、
13.2%、6.6%、53.9% ➢ 荆南三河洪水逐渐抬高,断流时间提前、延长
170
192
235
10300
7650
10270
16530
1.3 三峡水库运行前的江湖关系
洞庭湖淤积萎缩,调洪能力下降
➢ 1959~2002年,洞庭湖淤积泥沙44.26亿t,年均淤积1.06亿t; ➢ 西洞庭湖淤高4~5m、南洞庭湖、东洞庭湖平均淤高约1.9m; ➢ 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等影响,洞庭湖严重萎缩。1954年以来洞庭湖最
系演变分为“两种状态、三个阶段”。
四口分流 入湖水量 持续增加
四口分流 入湖水量 持续减少
四口分流 入湖水量 持续减少
状态一 第一个阶段
状态二 第二个阶段
1860~1870年
20世纪30~40年代
状态二
第三个阶段
2003年 湖区9~10月份 水位消落速度加快
1.3 三峡水库运前的江湖关系
三峡水库运行前的江湖关系演变特征 (1)荆江河段普遍冲刷、中枯流量水位下降 (2)荆南三口分流分沙量显著减少、断流天数增加 (3)荆南三河累积性淤积、洪水位不断抬高 (4)洞庭湖淤积萎缩、洪水位抬高 (5)城汉河段累积性淤积、同流量水位抬高
1.3 三峡水库运行前的江湖关系
三口断流时间延长
三口五站中,除新江口站外其余四站全部断流;断流时间逐渐延长,藕
池河在9月份就开始断流,断流时间8个月。
荆南三口断流时间统计
时段
沙道观
多年平均年断流天数 弥陀寺 藕池(管) 藕池(康)
断流时枝城相应流量 (m3/s) 沙道观 弥陀寺 藕池(管) 藕池(康)
1959-1966
0
35
17
213
/
4292
3925
13070
1967-1972
0
3
80
241
/
3470
4958
15950
1973-1980 71
70
145
258
4660
5180
7790
18350
1981-1998 167
152
161
251
8590
7680
8290
17600
1999-2002 189
大水域面积减少1290km2,容积减少101亿m3,分别减少33%、38%。
➢ 洞庭湖年水位无明显变化趋势,略有抬高。
三峡水库运行前洞庭湖典型站年平均水位变化
1.4 三峡水库运行后的江湖关系
三峡水库运用后江湖关系演变特征 (1)荆江河段冲刷加剧,城汉河段由淤转冲 (2)荆南三口分流分沙量锐减 (3)荆南三河发生暂时性冲刷 (4)洞庭湖水位降低、9-10月份消落幅度加大
625.3 1331.4 29.0%
4287
445.5
185.8
390.3
1021.6 23.8%
4430
426.9
159.9
225.7
812.6 18.3%
4459
379.1
134.8
190
703.9 15.8%
4403
344.9
125.6
154.7
625.2 14.2%
1999-2002年与1959-1966年相 比,三口年均分流量减少706 亿m3,减少了53%
江湖关系演变是影响洞庭湖治理、开发与保护策略的重要因素。
1.2 江湖关系定义

太平口



近代江湖格局形成
➢ 1542年荆江大堤形成,太平口、
调弦口分流入湖;
➢ 1860年藕池口冲开、1870年松滋
口冲开,形成以“四口分流入湖

”为标志的近代江湖格局。
调弦口

容 河
1.2 江湖关系定义
江湖关系演变的阶段划分 近代江湖格局形成后,以入湖水沙量为标志,可以将江湖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