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和营销】一文看懂新经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限供给:新时代经济大变局

这些年,无论从金融还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的核心本质究竟是什么?

第一,新经济、新格局。

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我们享受到了更多的新产品、新服务、新商业模式。

另一方面,从各种统计数据、媒体的讨论,也能够感受到中国GDP增长速度在快速放缓。技术快速进步和GDP放缓之间是什么逻辑关系?为什么GDP放缓?几分真几分假。

第二,新现象。

为什么技术进步和新业态、新产品、新商业模式没有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更快的增长?十几年前,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每年20%多,而现在已经下降到5%左右,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理论上讲,技术进步会提高生产效率,但至少按照现在的统计数据和经济学框架,快速的技术进步和飞速的商业模式、产品的创新,并没有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快速提升,跟20年前比,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甚至有所下降。

我们怎么解读这些新的经济现象,这些新经济的本质又是什么?对我们的企业经营者、创业者、金融市场又有什么样的启发?这是我们今天要分享的内容。

一、新增量:

中国经济的出路和希望

我们谈经济的变局,快速工业化进程已经基本完成,传统行业的增长速度在放缓。从经济发展的规律上来讲,终端消费才是经济发展的最终指挥棒。

恩格尔定律就是收入越多,食品支出占比就越低。拓而广之,收入越高,刚需也就是存量行业在整个GDP中的占比就会降低。

我们甚至提出了去产能的口号,说明传统行业许多领域的产能已经相对饱和。扩张投资的机会相对较少,增量空间有限。

在这个大形势、大格局之下,存量行业、刚需行业还有机会,但是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实现快速的增长,还要靠改进、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成为成长的主渠道。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在一些新增量领域会更快,这些年的技术进步和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带来了很多新模式、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消费需求。

新兴行业增量机会相对丰富,但它属于轻资产行业,更准确地说叫资产无形化。

这些行业不需要大规模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所以新增量对于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所起到的作用和传统行业快速增长、工业制造业快速增长相比,相对来说对投资的拉动是下降了。

内循环有两个核心:

第一,科技替代。在核心科技领域里面,我们必须补短板,有中国原创的技术,避免被大国势力掐脖子。

第二,消费需求。若想让内循环作为重要基础,消费需求就必须更上一层楼,因为内循环投资形成的更多是产能。如果没有消费的拉动,投资必然造成产能过剩。

而且,如果消费起不来,投资的企业也不可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最终企业也不会有投资的积极性,所以消费升级、消费需求的拉升,对于内循环、对于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消费升级除了刚需升级,未来快速增长的消费领域更应该引人注视。

在这里我补充三个字,康、育、娱。

康是健康、康养;

育是教育、养育;

娱是广义上的休闲、娱乐。

在大量使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简单劳动会逐渐被机器取代,同时人们越来越长寿,大家对健康、教育、创造、休闲娱乐的追求会进一步提高,这些产业也孕育着更多的增长机会。

二、新经济:

有限到无限的革命

前面我们谈到了经济形势的宏观层面,而这些层面的一些变化,其实都跟一个新的经济现象有关,叫做无限供给。

在新经济企业背后,有一系列说法,比如免费模式、裂变增长、羊毛出在猪身上……很多人把这叫互联网思维。我认为互联网思维、新经济思维背后的本质特征,就是无限供给。它是我们各种新经济思维最核心的理论基础。

什么是无限供给?

今年4月9号党中央国务院发文,提出了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以前的生产要素市场主要是土地、资本、劳动力,现在又加了技术和数字。

传统的生产要素和技术、数字的本质区别在于:

传统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当中会不断被损耗、折旧,而技术、数据一旦产生就永远存在,就可以长期重复使用,没有损耗,没有折旧,是从0到1到无穷大的过程,这就是要素的无限供给。

因为无限供给,所以这些要素在转换成产品的过程中是没有成本的。

另外,谈谈产品的无限供给,比如微软的Office软件,一旦出了某个版本,永远不会供不应求(供应不能满足需求)。当然也不会供过于求(没有过剩的概念)。

同样,微信、抖音等这种APP只要研发出来,一旦有了算法并且转化成产品,再多人下载,公司都能够供应得上。

这和传统时代的汽车、房子、面包、牛奶的有限供给,形成了根本区别。

因为具有这种无限的特征,所以企业在产品定价、商业模式设计、竞争策略和企业增长方面,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宏观经济,影响到GDP的统计。

“无限供给”这个思想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对传统经济思维的颠覆。

经济学有点类似于数学、物理学,是公理体系,任何经济理论都有假设,如果检验是正确的,理论会被普遍接受;如果理论出现问题,往往不是数学推导的问题,而是假设方面的问题。

1.稀缺性假设

有人把经济学定义为“配置稀缺资源的学问”,要素稀缺,最终要素有限,产品也会有限。

这个假设在无限供给领域里不存在,数字和技术,无论作为要素还是产品,要么没有,有的话就不会再稀缺,因为怎么用也不会减少,也就是说供给是无限的。

2.市场出清假设

市场力量最终让供求处于平衡,不会过剩,也不会供不应求,但对无限供给来讲,它过剩已经没有了其原有含义,更不会供不应求。

所以市场出清假设也被颠覆了。

3.经济增长理论

传统经济学理论常用“生产函数”来刻画投入产出关系,描述企业增长,国家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理论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的企业层面来说,都是建立在某种生产函数上的。

传统的有限品生产企业,不管需求多旺盛,要想做大必须增加产能。核心增长模式是产能扩张。而无限品的企业没有简单的生产函数,一个好产品的供应量是无限的,增长完全靠的客户(需求端)增长。

所以,原来的企业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也要重新改写。

有限供给品的规模效应更多体现在供给端,企业扩大靠产能;无限供给品的规模效应主要体现在需求端。

有限供给品的使用一般会有损耗和折旧,产品的供应是有限的,产品的使用也是竞争性的,在经济学里,叫做“竞用产品”。

无限供给品的使用一般没有损耗和折旧,因为是无限的、非竞用的,各种功能可以同时无冲突使用,就像微信可以作为社交工具、通讯工具、办公工具,又可以作为支付工具、扫码工具,这些功能可以同时使用,相互之间没有任何竞争性。

三、资产无形化和客户资产化

无限供给到底对给企业和金融市场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大变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