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标志物五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肝病毒标志物五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普内科邵宏我们常说的“乙肝病毒标志物五项指标”,就是俗称的“乙肝病毒两对半”,指的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及核心抗体(抗-HBc)。
“乙肝病毒两对半”是乙肝患者最常做的检查项目之一,它不仅能用于乙肝病人的诊断,而且还有助于我们了解病毒的复制状态。
第一对是HBsAg和抗-HBs。
HBsAg是乙肝病毒的包膜蛋白,在肝细胞内大量合成并释放到血液中,它是乙肝病毒存在的间接指标,本身无传染性。
在急性自限性乙肝病毒感染时,血中HBsAg持续存在的时间约1~6周,最长可达20周;在慢性乙肝患者或无症状携带者中可持续存在多年。
抗-HBs是机体针对HBsAg而产生的一种保护性抗体。
平时我们注射乙肝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就是抗-HBs。
在急性自限性乙肝病毒感染时,它在HBsAg阴转一段时间后,在病情恢复期开始出现,6~12个月内逐步上升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但可以持续多年。
第二对是指HBeAg和抗-Hbe。
HBeAg一般仅见于HBsAg 阳性病人的血清中。
它的出现稍后于HbsAg,而消失较早,与DNA多聚酶(DNAP)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
密切相关,是乙肝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重要指标。
不过,HBeAg阴性并不等于没有病毒复制,如果病毒前C区基因发生突变,HBeAg不能表达而为阴性,但乙肝病毒仍在复制,患者仍有传染性,此时HBV DNA的检测更能准确地反映出病毒的复制状态。
抗-HBe在HBeAg阴转后出现,在急性自限性乙肝病毒感染时它与抗-HBs同时出现,提示乙肝病毒复制减少。
抗-HBe一般持续1~2年,若长期存在则提示HBV DNA已和宿主(患者)的DNA整合了。
“两对半”中的“半”是指核心抗体(抗-HBc)。
它一般在HBsAg出现后3~5周出现。
有时急性自限性HBV感染患者血中HBsAg已消失,抗-HBs还没有出现,此时仅可检测到抗-HBc,这一阶段称为“窗口期”。
通常低滴度抗-HBc表示过去的感染,高滴度时提示可能有乙肝病毒活动性复制。
抗-HBc可以长时间存在。
总之,“乙肝病毒两对半”的检测对乙肝的诊断意义重大。
一般而言,HBsAg阳性表示体内有乙肝病毒的感染;HBeAg、HBsAg阳性提示有病毒的复制,传染性较强,但要除外病毒突变导致HBeAg阴性的情况。
抗-HBe持续时间不太长,而抗-HBc则可长期存在,高滴度的抗-HBc还意味着可能有乙肝病毒的活动复制。
此外,“乙肝病毒两对半”的阴性或阳性会随体内病毒复制的水平及机体的免疫功能
状态而波动,所以应根据患者个体的具体情况,结合肝功能、HBV DNA的检测,才能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情做出综合的准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