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投资部分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投资部分复习要点一、投资性房地产

(一)范围

是已出租的建筑物---出租的房产

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出租的地产

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出售地产

企业持有以备经营出租的空置建筑物,如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将其用于经营出租且持有意图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的,即使未签订租赁协议,也应视为投资性房地产。

不是计划出租但尚未出租的土地使用权经营租入再经营租出的(二房东)按国家规定认定的闲置土地

自用的建筑物

自用的土地使用权

销售的房产

(二)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

初始按照其取得时的成本进行计量

后续计量有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模式,通常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但是,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

后续计量变更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将计量模式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三)成本模式也折旧、也摊销、也减值

租赁期转换日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固定资产

借:累计折旧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计提折旧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租金收入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减值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减值损失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四)公允模式

转换日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其他综合收益(差额)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差额)

贷:固定资产

不提折旧、不摊销、不提减值

租金收入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减值无。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账面价值。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五)处置

成本模式公允模式

收入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成本借: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贷:投资性房地产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

借:其他综合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贷)

贷:其他业务成本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教5)

1.取得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权益工具投资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应收利息

贷:其他货币资金

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利息收入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收入,作为投资收益处理。

借:应收的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付息方式

分次付息借:应收利息

一次付息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3.减值计提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转回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范围内,按照已恢复的金额转回。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4.出售将取得的价款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投资损益。如果计提了减值准备,还应当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借:其他货币资金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投资收益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教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教7)

一、取得

二、持有期间股利和利息

三、期末计量=价值变动

四、处置损益计算

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初始确认金额公允价值

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交易费用

支付价款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记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

1.取得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投资收益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其他货币资金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股利

贷:其他货币资金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利息调整

应收利息

贷:其他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收到垫支股利、利息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股票:参照交易性金融资产

债券:参照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

3.计算持有收益(宣告、期末计息)借: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4.收到持有收益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5.期末价值变动

交易性金融资产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应当作为其他综合收益,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当期利润。

6.减值与恢复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恢复

债券: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股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其他综合收益

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7.出售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

—公

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

变动

投资收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结转未实现损失分录相反)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

(结转未实现损失分录相反)

投资收益=售价-成本(全部利

润)

利润=售价-账面价值(处置利

润)

投资收益=售价-成本(全部利润)

利润=售价-成本(全部利润)

四、长期股权投资(教6)

一、成本法与权益法适用范围

二、成本法核算

三、权益法核算

四、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