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人工草地建植的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土高原人工草地建植的方案

一、黄土高原人工草地建植的现状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心部位,主要包括甘肃省的中部和东部地区,陕西省的关中和陕北,山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部,内蒙古自治区地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以及河南省的西部丘陵地区,占据了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祁连山、贺兰山、阴山以南,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区,地处我国宏观地势的第二阶梯,是东部温湿季风区向西北干旱和高寒地区的过渡带。本区降水少而又集中,加之黄土抗侵蚀能力差,造成了大面积水土流失。同时,本地区干旱少雨,天然植被稀少,地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加之人为开垦、开矿等不利因素,使本区自然环境变得十分的脆弱,荒漠化面积呈扩张趋势,为了促进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设大面积的人工草地就显得非常重要。

半个世纪来,黄土高原造林种草工作虽然在持续进行,植被建设的成效却并不显著,这里面除了技术不当、经营管理不善等人为原因外,黄土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条件是主要因素之一。人工牧草在黄土高原地区人工植被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不仅具有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作用,还是本区发展畜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本地区典型的土壤、气候条件,以及人工林草建设的不合理经营,出现了人工植被的大面积衰退。

近30年来,我国为加强黄土地区林草植被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在缓坡山地大面积种植人工牧草,这一举措曾一度缓解了本地区的饲草不足,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使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其中,紫花苜蓿和沙打旺是黄土高原地区分布较为广泛的人工牧草种类,这些牧草是优良的饲料、肥料和燃料,其生态、经济效益高,改土培肥、保持水土效果好,在黄土高原农区、半农半牧区农牧业生产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特别是沙打旺在我国北方退化、沙化草原和黄土高原沟坡地广为种植,成为水土流失严重的贫瘠劣地建立人工草地和改良天然草地的优良牧草。

二、黄土高原人工草地建植发展思路

1、在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来看,在造林种草方面应强调乔、灌、草紧密结合的发展方向。不考虑自然条件盲目营造乔木林,形成不少既无经济价值又无生态效益的矮树,显然不恰当,但也不是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就不能造林,地形地貌复杂是黄土高原与世界其他半干旱地区的区别处之一,植被恢复不但要遵循地带性规律,也要重视非地带性特征,黄土高原梁峁坡地不适宜造林,但在沟谷地、一些阴坡地结合实施水保工程可以造林。草与灌木虽适宜于在半干旱地区广泛种植,但也不是无条件的,特别是人工牧草,不同草种对土地、土壤和气候条件都有一定要求,盲目发展也将导致失败。应当强调人工营造与自然修复的结合。

2、从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来看,在强调黄土高原地区畜牧业为主导地位的前提下,但同时应重视产业的多样化。其实黄土高原农民致富许多是从发展经济果木开始的,比如种植苹果、红枣、山杏等,已有不少成功实例。还有,发展小杂粮、设施蔬菜等也存在不少潜力,需进一步挖掘。总之,要根据区域优势、市场需求以及科技进步因地制宜的布局本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草地畜牧业只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其主导作用也需逐步实现。

3、从关于发展畜牧业的饲料来源看。人工草地是黄土高原畜牧业的重要饲料来源之一,饲料作物与天然草场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不同地区以哪个为主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近年来粮饲兼用玉米已有一定规模发展,天然植被(草场) 一定时期内全部封禁是有必要的,但多数不能永远不利用,未来有计划地实行严格的轮封轮牧制度将是一种必然选择。

三、黄土高原地区人工草地建设的一些建议

1、对于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种植,其生物生态学、遗传学特性与当地的气候、土壤相适应,对引种的牧草要注意栽培技术及牧草的播种期、播种量和水、肥管理等技术。播种期以雨季前播种效果最好,应做好及时除草、松土和水肥管理等工作。并需采取措施扩大栽培引种面积,逐步推广。以上选出的优良牧草适应性强,高产、优质,适宜于单播、混播,这对在黄土高原加速人工草地建造和天然草地改良,迅速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发展农牧业有着积极的作用。

2、以水为中心建立水草林机田渠路综合配套的高效益规范化人工草地。水是人工草地建设的中心环节,黄土高原地区现有人工草地大部分水利设施不配套,造成干旱年人工草地大减产。有灌溉条件的人工草地,由于水利设计不标准无法实现均匀灌溉。影响了人工草地的整体生产水平。可以说,黄土高原人工草地还未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实现人工草地防护林化、畦田化、机械化,强化渠道和道路的建设,发展人工种草业,既可增大人工草地的生产效益,又能改善草地生态环境,使草地畜牧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

3、加快优良牧草引种、育种进度,为黄土高原提供适应本地区的优质、高产牧草。积极加大牧草引种、育种科研力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牧草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示范与推广。加强对人工草地的田间管理,提高单位面积牧草产量、饲草料品质和单位面积人工草地经济效益。

4、积极引导草产品企业健康发展,推进人工牧草市场化经营。加强对草产品企业的引导与扶植,对于实现草产品的市场化经营、提高农牧民对人工草地建设的认识具有积极意义。还要重点扶持有发展潜力的本地草产品企业,建立牧草种植与深加工一体化企业。

人工草地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均远高于天然草地,建议各相关业务部门要重视人工草地的建设,提高单位面积草地的经营效益,缓解天然草地的载畜压力,保护天然草地的生态环境和草场的自然环境,为天然草地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全意,1998.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探讨.干旱区研究,巧(l),87一89.

2.查轩,199

3.植被恢对土壤抗侵蚀特性影响的研究.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17(6),37一4

4.

3.常庆瑞,安韶山等,1999.黄土高原恢复植被防止土地退化效益研究.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5(4),40一4

4.

4.山仑,徐炳成,2009.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建设稳定人工草地的探讨. 草业学报,18(2),1-2.

5. 陈利顶,傅伯杰,19%.黄河三角洲地区人类活动对景观结构的影响分析.生态学报,16(4),337一344.

6. 傅伯杰等,2002.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北京,商务印书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