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地面沉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Ⅲ Ⅱ Ⅰ
图5-5 煤层顶板上覆岩层变形分带 Ⅰ—冒落带;Ⅱ—裂隙带;Ⅲ—弯曲带
三、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特征 连续的地表移动:在采深采厚比较大(一般大于25-30),无地 质构造破坏和采用正规采矿方法开采的条件下,地表不会出现大的 裂缝或塌陷坑,地表移动和变形在空间和时间上是连续的,开始地 表形成凹地,随着采空区不断扩大,凹地不断扩展而形成较规则的 移动盆地。 非连续的地表移动:当采深采厚比较小(一般小于25-30),或 采深采厚比虽大于25-30,但地表覆盖层很薄,且采用高落式等非 正规开采方法或上覆岩层受地质构造破坏时,地表不出现较规则的 移动盆地,而常出现不规则状大的塌陷坑和裂缝等,地表的移动和 变形在空间和时间上都不连续。
采空区分类 采空区根据开采现状分为老采空区、现采空区和未 来采空区三类。 老采空区是指已经停止开采或岩层移动和地表变形已经 稳定的采空区。 现采空区是指地下正在采掘、岩层移动和地表变形仍然 继续发展的采空区。 未来采空区是指地下赋存有开采价值矿层,计划开采而 目前尚未开采的区域。
二、采空区上覆岩层变形与破坏 煤层采空后,上覆岩层失去了支撑,发生变形、弯曲、断裂,进 而呈不规则的冒落下来,充填采空区。随着采空区面积的不断扩大, 岩层的移动变形从煤层顶板向地表发展,最后在上覆岩层中形成三 个破坏程度不同的区域。 1、冒落带:位于采空区矿层直接顶板岩层,在自重和上覆岩层 的重力作用下,发生断裂破碎并塌落,堆积于采空区内,发生塌落 的部分称冒落带。 2、裂隙带:位于冒落带上部的岩层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移动变 形,所受应力超过本身强度,岩层产生裂隙或小断裂,但尚未塌落, 形成裂隙带。 3、弯曲带:裂隙带上部岩层在重力作用下,变形较小,所受应 力尚未超过其本身强度,岩层仅发生连续平缓的弯曲变形,其整体 性未遭受破坏,称为弯曲带。
采空区
地表最终移动盆地具有以下特征: (1 )地表最终移动盆地的面积,一般大于采空区的面积。采空 区为长方形时,移动盆地大致为椭圆形。 (2)移动盆地和采空区的相对位置,与矿层的倾角大小有关。 当矿层倾角近水平或缓倾斜时,地表移动盆地位于采空区的正 上方,盆地形状基本是对称的,盆地中间区中心与采空区的中心位 置基本一致,地表最大下沉值位于采空区的中央部位,下沉均匀, 不出现裂缝。 当矿层倾角较陡时,地表移动盆地是非对称的,矿层倾角越大, 非对称性越明显。上山(逆矿层倾斜方向)边界上方地表移动盆地 较陡,开采影响范围小;下山(矿层倾斜方向)边界上方地表移动 盆地较平缓,开采影响范围较大。 移动盆地的中心及最大下沉点向下山方向偏离,倾角越陡,偏离 越多。
采 空 区 a 采空区 a 采空区
A
A
(a)
(b)
(c)
地表移动盆地特征 (a)水平岩层;(b)倾斜岩层;(c)急倾斜岩层
开采近水平或缓倾斜矿层时,走向和倾向主剖面均通过采空区 中心,开采倾斜矿层时,倾向主剖面通过采空区中心,走向主剖面 向下山方向偏离,矿层倾角越陡偏离越多
地表移动发展阶段 地表移动可划分出三阶段,即起始阶段、活跃阶段和衰退阶 段。 起始阶段:地表下沉值达到10mm至下沉速度小于50mm/月 的阶段; 活跃阶段:地表下沉速度大于 50mm/ 月(急倾斜煤层大于 30mm/月); 衰退阶段:活跃阶段结束至连续六个月下沉值不超过 30mm 时为止。
uB u A l AB
uA
B' C'
曲率
k ABC
TBC TAB 0.5(l AB l BC )
地表移动变形分析图
五、影响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因素 1、矿层埋藏及赋存条件 矿层埋深越大(即开采深度越大),变形扩展到地表所需的时间越 长,地表的变形值也越小,变形比较平缓均匀。煤层厚度大,采空 区的空间就大,会促使变形过程剧烈、增大变形值。矿层的倾角大, 会促使水平移动值增大,地表出现裂缝的可能性增大,移动盆地和 采空区的位置更不对称。 2、岩性因素 采空区上覆岩层强度高、分层厚度越大,产生地表变形所需的采 空面积越大,破坏过程所需时间就越长。厚度大的坚硬岩层甚至长 期不产生变形,强度低的薄层岩层,易产生较大的地表变形,且变 形速度快,但地表变形均匀,常不出现裂缝。脆性岩层地表易出现 裂缝。塑性强厚度大的岩层,覆盖于硬岩层之上时,后者产生破坏 会被前者缓冲或掩盖,但地表变形平缓,反之,地表变形很快,并 会出现裂缝。岩层软硬相间且倾角较陡时,接触处易出现层离观象。 地表第四纪堆积物厚,地表变形值增大,但变形平缓均匀。
一般采深小于100m,持续时间8-10个月;采深100200m,持续时间12-24个月,采深200-300m,持续时间2436个月。
四、地表变形的度量
垂直下沉
水平位移
w H0 Ht u lt l 0
wB wA l AB
A A'
倾斜
TAB
l AB wA
B
l BC
C
水平变形
AB
采空区
0 了解采空区的危害;
0 了解采空区地表移动规律及特征;
0 了解采空区地表移动和变形的预测; 0 掌握采空区的勘察评价原则和处理措施。
一、采空区 当地下矿层被采空后,便在地下形成了采空区, 采空区上覆及周围岩体失去原有的平衡状态,从而发生 移动、变形以至破坏。这种移动、变形和破坏在空间上 由采空区逐渐向周围扩展,当采空区范围扩大到一定程 度时,岩层移动就波及到地表,使地表产生变形和破坏 (地表移动),地表从而出现地裂缝、塌陷坑和地表移 响到达地表以后,在采空区上方地表形成的凹地 称地表移动盆地。当开采达到充分采动、地表变形已达稳定后的盆 地称最终移动盆地。 中间区:位于采空区正上方,地表下沉均匀,地面平坦,一般 不出现裂缝,地表下沉值最大。 内缘区:位于采空区外侧上方,地表下沉不均匀,地面向盆地 中心倾斜,呈凹形,产生压缩变形,一般不出现明显裂缝。 外缘区:位于采空区外侧煤层上方,地表下沉不均匀,地面向 盆地中心倾斜,呈凸形,产生拉伸变形,当拉伸变形值超过一定数 值后,地表产生张裂缝。 内缘区 外缘区 外缘区 内缘区 中间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