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六堡茶的生产加工工艺初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时期六堡茶的生产加工工艺初探

邵凡晶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

[摘 要]六堡茶属黑茶类,因产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民国时期因盛销海外而声名大噪。本文根据民国时期的历史文献记载,结合实地调研内容对六堡茶的制作工艺加以探究,再现六堡茶在民国时期从种植、采摘到加工制作的过程。

[关键词]六堡茶 民国时期 生产加工工艺

六堡茶属黑茶类,民国时期盛销海外。彼时,其生产加工较为粗放,多以茶农自身的经验为依据进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小农经济的影响下,茶叶生产在当时受到一定的局限和制约。

一 六堡茶的种植与管理

六堡茶喜阴厌阳,在阴寒处所产质优,在阳光炽热处则品质稍逊,即“阴寒则其叶软而薄,热烈则其叶粗而厚”[1]。

每年的农历三月(阳历四月),六堡茶即到了播种的季节。播种时通常采用“直播法”[2]。在种过一年薯芋的熟地先行“锄松”[1],以备清明前后播种茶叶。播种时并无固定的标准和要求,皆由播种人依经验而实施,如窟距行距有“均为四五尺左右”[2]者,也有“每株相距约二尺”[1]者,每窟深度约“三四寸”[2],投种数量在每穴“六枚至十余枚”[2]之间不等。种子投入后,平铺在窟的底部,盖上约三寸厚的土[2],即算播种完成。

播种完成后,茶农对茶园的管理多依照自然,较少进行人工干预,主要仰赖自然降水补给茶种,即使在气候干旱时亦“不浇水”,仅对种茶地周围做排水处理,“掘以水沟,宽约尺余,深度相等,是为排水”[2]。通常情况下,茶种经下种后,“约经一月,则发芽出土”[2]。茶秧出土后,茶农须对茶园进行除草。除此之外“无其他陪护方法”[1],且“绝不加以肥料”[2]。彼时人们认为,杂草的生长会遮挡茶苗,是茶苗生长“莫大的障碍”[2],因而最少在春秋两季要各除一次草,若“勤恳者,则每年三次或四次不等”[2]。总的来说,彼时茶叶的播种并无定式,在株距、窟深以及投种数量上较为随意,在茶园的养护上亦较为粗糙。

二 六堡茶的采摘

茶树自播种后四年,即可略为采摘,但多数茶户均利用此时期培育种子,因此在茶树生长的第四年茶树多为采种之用,以获得“良好而肥硕之种子”[2] ,及至第五年,茶树便可以开始正式采摘。

每年阴历三月至六月为产茶最盛时期,阳历四月至七月每隔15日采摘一次,倘雨水充足,每隔旬日即可采摘[3]。茶园的采摘实行“分批留叶采摘”[4]的办法,通常分为五个时期,旧称为“五糙” 。

第一糙:自阴历三月清明日起至穀雨(即阳历四月)[3]:每年视气候、雨量、温度的不同,采摘日亦有所差异。

最早者,在清明前数日即可采摘。

第二糙:自阴历四月立夏日起至小满(即阳历五月)[3]:此糙虫害特多,据乡人云,去年为害尤烈,竟至有完全失败者[2]。对于虫害,六堡茶农“不知救治及防除方法,大多委诸时年与运数”[2]。

第三糙:自阴历六月小暑日起至大暑(即阳历七月)[3]:此时为稻谷收割季节,因而农户甚为忙碌,“往往有半日采茶,半日割禾者”[2],期间茶叶生长极速,采摘不及时就会导致茶叶变老,价值降低,若不摘又会影响下糙收成。

第四糙:自阴历七月立秋日起至处暑(即阳历八月)[3]:同第三糙,“若种两糙田者,田工仍未完毕,亦甚忙碌”[2]。30

广东茶业2019第5期

第五糙:自阴历八月白露日起至秋分(即阳历九月)[3]:此时所采之茶称为“秋茶”,若秋密干旱,水分不足时,

则秋茶收成甚少[2]。

在“五糙”之后,六堡茶农会将粗老的梗叶摘下留作自饮。这种自饮的茶后来发展成专门的六堡茶品类,

被称之为“老茶婆”。老茶婆通常以霜降茶为优。

三 六堡茶的制法

老茶婆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其采用“沸水杀青”的制作方式,虽然在细节的处理上各农户略有不同,但总体

而言是延续了民国时期针对粗老茶叶的杀青方式,可以说是茶叶制作工艺上的活化石。关于民国时期六堡茶制

作工艺的文献记述,目前能够搜集到的共有三段:

第一,出自钟济新:《六堡物产的调查》(1934年)[5],原文如下:

当茶叶采回后,把叶十余斤或廿余斤不等(乃视灶镬之大小而定其多寡),放于炒叶灶镬上,烧以火,常

常翻动茶叶,直至完全柔软为合适,即倒出大箕上,而揉搓之。揉搓后,复行松开,再行揉搓,将一部分的水

气及叶汁揉出,直至茶叶紧捲时为止,然后再松开则,撒于烘干灶的箔上,烧火于门外,烘之,并须常常翻掉,

直至干爽为止,是谓茶叶,即可售之于市。若烘干后,再喷以水,用镬炒干,复喷之以水,又炒干,如是者数次,称曰香茶。

第二,出自苏宏汉:《苍梧六堡茶叶之调查》(1934年)[3] ,原文如下:

其土人制茶之法,将自茶树采下之茶叶,放于沸腾之水(100度),俟其茶叶软而柔(约五分钟)即得,而置于箩中,

以脚用力践踏,置茶叶捲缩为度,然后以火焙干之,干燥后,以蒸汽蒸之至柔,后乃至于箩中,贩售于外矣。

第三,出自《广西特产物品志略》(1937年)[1],原文如下:

茶之焙制,日间将茶苗摘取,貯(zhù)之於篮,入夜置釜中炒至极软,视茶叶内含粘液,略起胶时,即

提起,乘其未冻,用器揉搓,搓之愈熟,则叶愈收缩而细小,再用微火焙干,转为黑色,即成茶叶。

从上述材料中可见,民国时期六堡茶的制作工艺大体可分为杀青—揉搓—烘干(焙干)—(复炒复烘)等

步骤。这一系列加工皆是对茶农制作茶叶的记述,而实际上茶叶交与茶商还需进行筛拣、压篓等再加工,因此

上述文献中记录的制作工艺概指“乡民”[5]“土人”[3] 制茶之法,可视为初制。

第一步“杀青”,分为“放于沸腾之水”与“放于炒叶灶镬上,烧以火”或“入夜置釜中炒至极软”两种,

即是用沸水杀青以及使用“镬”“釜”炒青。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处理的茶青原料不同,前述中“老茶婆”的

制作即采取此处“沸水杀青”的方式,而炒青则为一般意义上的杀青。杀青时所使用的“镬”与“釜”并无特别,“普通制来自食者,至于收成少的茶户,则多用炊食灶镬炒之” [5]。如果是茶叶采量较大的农户,往往单独

砌灶。“若茶叶每年可收数百斤的茶户,则另砌两灶,一为炒叶灶,一为烘干灶,前者上置一镬,其构造与普

通炊食的灶无大差异,不过较高些,……”[5]。杀青时,茶叶被放置在镬中翻炒,温度不宜过低,以手觉得微烫

为宜。一些有经验的茶农在杀青时通常用手感知锅温以适时做出调整,但通常也会借助木桠等工具,让茶叶受

热均匀。木桠即“以穀木枝三亚者制之”[6],手持长柄一端,以木桠前端的两个开叉翻动茶叶使茶叶受热均匀。

杀青后,茶叶变得“完全柔软”“极柔”,待茶叶“略起胶”时,开始揉搓。

第二步“揉搓”,有“倒出大箕上,而揉搓之”,“以脚用力践踏”,“用器揉搓”的不同方式。用脚踩茶时,

茶工们搭起一根长长的横木在茶场中,手扶着横木,用脚踩茶。踩出的茶形成团状,并不会散开。这个过程看似

简单,却要求制茶师傅巧使手(脚)上的力道,让手(脚)与胳膊(腿)的力量相互配合,否则便很难揉搓成型。

揉搓的过程需反复多次,“揉搓后,复行松开,再行揉搓”,“搓之愈熟”,直至“茶叶紧捲”,“茶叶

捲缩为度”,“叶愈收缩而细小”,视为揉搓适度,转而进行烘干(焙干)。

第三步“烘干(焙干)”,将揉搓后的茶叶“以火焙干之”,且须用“微火”,具体操作时,“撒于烘干

灶的箔上,烧火于门外,烘之,并须常常翻掉,直至干爽为止”。此处所言烘干灶,为“长方形,大小亦不一定,

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