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进一和去尾法解决问题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执教:李月来七台河市第六小学

指导:王淑玲七台河市第六小学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9页的例10及相应的练习。

【课标要求】

1.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用“进一法”或“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

【教材分析】

从教材内容编排的内在逻辑联系分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及用“四舍五入法”的基础上展开的。本节课的"解决问题"是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材分别安排了两道例题进行教学。由于这两道题算出的结果都是小数,而需要准备的瓶子和包装的礼品盒都必须是整数,因此都要取这些结果的近似值。在取近似值时,不能机械地使用"四舍五入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舍"还是"入"。本节课根据两个具体的情境,将求商的近似值的各种情况作了梳理与比较,进一步帮助学生感受求商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引导学生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不适宜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而应灵活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

本节课与例10相关的练习有三道,也就是练习九的7、8、9题,那么我选择了其中的7、8题,目的是准确运用学会的“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了灵活运用所学的“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我增加了一组对比练习,一组判断练习,一道拓展练习,增加对比练习目的是加深对“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内化理解;一组判断练习为了对所学知识进行类化,加深认识;一道拓展练习为了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小数除以整数,小数除以小数以及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相关知识,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商”,灵活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来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对于“进一法”和“去尾法”学生初次接触不太好总结,学生总结起来会有困难,在此需要教师的点拨、提升进行有效地指导,在“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对比中进行理解,学生有了前面教师的指导,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就能总结,加深了对解决问题方法的灵活选择。再通过综合练习联系生活进行总结,从而引导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真正体会到了他们学习的是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探究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求商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

3.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解题策略的巧妙运用,体验数学乐趣。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情况,能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本节课将以学生为主体,联系生活,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评价,教师帮助梳理,总结概括根据生活的实际需要灵活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为学生营造了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

本节课还将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实际引入,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知识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集体交流等形式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最后,能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从而使学生用一双数学的眼睛去观察,去思索,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增加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大胆放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思考、同学之间的互相补充、评价质疑中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实际意义,最后通过多层次练习强化,以此进行有效的拓展,发展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出示解决问题:王鹏的爸爸给他买6个本花了9.4元,每个本多少钱?

1.独立解答。

2.汇报解答过程。(按照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的三个步骤汇报)

3.小结:因为是求价钱,所以根据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两位小数。

4.引题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学生对求商的近似值一般方法的理解,为本节课学习的“进一法”、“去尾法”与“四舍五入法”区别开来做好准备。】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探究用“进一法”解决问题

1. 课件出示书P39例10(1):小强的妈妈要将

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需要准备几个瓶子?

2.学生按照“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步骤解决问题。

3.汇报展示:

预设:

(1) 2.5÷0.4=6.25(个)

(2)2.5÷0.4=6.25≈6(个)

(3)2.5÷0.4=6.25=7(个),

4.辩论:你认同哪种方法?

5. 总结:因为6个瓶子只能装2.4千克香油,还有0.1千克香油,需要多一个瓶子装,所以要准备7个瓶子才能装完。

6.点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不适宜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像“分油到瓶子里”这种情况,出现了不满5也要向前一位进1的情况。

7.总结进一法:不管小数点后的尾数是多少,都是将小数点后的尾数舍去,向个位进一。

8.拓展:想一想生活中你遇到过这种进一法的例子吗?

提升:生活中遇到租船、租车、用容器装东西、超市计价、、、、、、的时候就能用“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

(二)探究用“去尾法”解决问题

1. 课件出示书P39例10(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2.独立解答,小组交流。

3.汇报展示:

预设:(1)25÷1.5=16.666……(个)(2)25÷1.5=16.666……(个)≈17(个)(3)25÷1.5=16.666……(个)≈16(个)

4.争辩:到底能包装多少个礼盒?

5. 总结去尾法:像这样,出现了满5也要把尾数舍去的情况,我们把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去尾法”。

6.拓展:生活中你遇到过这种进一法的例子吗?

提升:生活中遇到用布做衣服,用铁皮做水桶,做蛋糕、分东西、包装礼盒、、、、、就会用到用“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设计意图:在学生新的知识体系初步形成时,老师有效地启发、引导、点拨、总结、提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三)对比两道题:同样是取商的近似数有什么不同?

提升:实际生活中取“近似值”时,不一定用“四舍五入法”,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近似值。

【设计意图:将求商的近似值的各种情况作了梳理与比较,引导学生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不适宜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而应采用“去尾”或“进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