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行为评估_行为评估方法的新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性行为评估)))行为评估方法的新发展

张 琴* 昝 飞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上海,200062)

摘要 功能性行为评估是在应用行为分析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评估方

法。本文对功能性行为评估的理论假设和基本操作流程进行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从对待挑战性行为的态度、评估的侧重点以及干预措施等角度比较了功能性行为评估与传统评估方法的异同。

关键词 挑战性行为 功能性行为评估分类号 B849

功能性行为评估(Functional Behavior Assess -ment,简称FB A)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评估方法,它强调要了解挑战性行为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对个体的挑战性行为进行干预,这种干预的方法又称为积极行为支持(Positive Behavior Sup -port,简称PB S)。在过去二十几年中,这种新的评估方法在特殊教育领域以及学校情境中被广泛使用,而且不断被运用到各种残疾类型的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干预中。本文对这一评估方法所持的理论观点进行详细的阐述,并与以往的评估方法进行比较。

1 功能性行为评估的定义

功能性行为评估就是收集与挑战性行为有关的一系列前奏事件、行为、行为结果方面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挑战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制定

干预措施以及指导个体适当的积极行为[1]。这里所指的挑战性行为是指伤害到其他个体的行为或者阻碍了个体自身学习和社会交往的行为[2],FBA 的核心就是要弄清这些挑战性行为的功能,但行为本身的严重性并不是FB A 所关注的焦点。从FBA 的定义可以看出,FB A 既包括行为功能的评估,也包括行为的干预,实际上FB A 是连接评估与干预的有效工具[3]。FBA 认为在对挑战性行为采取干预措施之前一定要对行为的功能进行分析,因为相同的挑战性行为对于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功能,如果忽视行为背后的功能容易导致干预的失败,正确的行为功能的判断是有效干预措施的保障。

2 功能性行为评估的理论假设

FB A 的理论假设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4][5]:2.1 挑战性行为与当前情境因素直接相关FB A 认为,不管是挑战性行为还是适当行为都会受到当前情境因素的影响,因为行为不可能脱离现实情境而发生。换句话说,行为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习得的。而且,行为的维持也与个体所处的社会情境有紧密的联系。因此,通过直接观察行为发生的情境,可以弄清挑战性行为或适当行为发生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即前奏事件是什么,因为这些前奏事件会直接引发或可预示行为是否会发生[6]。FB A 的这一观点很明显受到了行为主义学派、社会学习理论观点的影响。

2.2 所有持续发生的行为都具有某种功能FB A 认为,某种行为一旦帮助个体达到他所期望的功能,并且在日常生活情境中不断得到强化,就会持续地发生。因此,所有持续发生的行为都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挑战性行为也是如此。换句话说,挑战性行为表达了个体的某种需要,并受到个体所处环境中某些刺激物的强化[7]。

事实上,就行为具有某种功能这一观点,行为主义学派的鼻祖斯金纳就提出过,他认为行为具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两大功能。但FB A 的研究者们进一步发展了斯金纳的观点,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Carr 把行为功能细分为五种:(1)获得社会性注意或交流;(2)获得物品或喜爱的活动;(3)逃离、延迟、减少或避免厌恶性的任务和活动;(4)逃

*张琴,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E-mail:jeani ne1314@ 。

5中国特殊教育62006年第11期(总第77期)

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Monthly)

No.11,2006(Serial No.77)

离或避免其他讨厌的个体;(5)内部感觉刺激[8]。目前,通常认为挑战性行为具有三大功能,一是获得满足个体欲望的事物,即正强化;二是逃避令个体感到厌恶的刺激物,即负强化,三是获得内部的感觉调整或感觉刺激[9]。FBA认为要仔细地根据行为发生之后所出现的后果来评价行为的功能是什么,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

2.3系统控制这些环境因素可以减少挑战性行为

FB A认为,如果我们能预测行为何时发生就应该能够防止该行为的产生。在过去十年中,研究者发现系统地改变引发挑战性行为发生的前奏事件以及维持挑战性行为继续发生的行为结果,可以减少或者消除挑战性行为[10][11]。因此,如何通过调整环境因素来改变个体的行为模式一直是FB A所关注的焦点。

3功能性行为评估的流程

从以上的理论假设可以看出,FBA的目的是为了区别出导致和维持挑战性行为的环境因素和行为结果,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评估的流程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3.1对挑战性行为进行清晰且可测量的描述

清晰界定出被评估行为是功能性行为评估的第一步。功能性行为评估所关注的问题行为是外显的可观测的行为,因此,在评估过程中需要对被评估行为下一个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定义,比如/在老师让学生唱歌的时候,小强用手敲击桌子0,这样的描述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对行为进行仔细观察。行为方面的资料还可以通过结构访谈法的方式来收集,美国目前最常用的结构式访谈有Du-rand、Crimmins编制的动机评估量表和O.Neill等人编制的行为功能问卷。访谈的对象可以是家长、教师,也可包括表现出挑战性行为的个体。通过访谈,不仅要了解个体行为的具体表现,而且还要了解不同个体对行为的看法、个体所喜欢或不喜欢的活动和刺激物[12],以便为进一步的干预做准备。3.2区别出环境因素,弄清前奏事件和行为结果

区别出环境因素的目的是要弄清目前环境中引发和维持挑战性行为的因素。对个体行为发生的过程进行仔细观察,能有效地区别出挑战性行为的前奏事件与行为结果。对这些行为的观察可以提供基线数据来说明挑战性行为的严重性。行为观察可以采用ABC行为观察法(即直接观察法)来归纳前奏事件、行为表现及行为结果之间的关系。FB A强调对行为的观察应该有客观的维度,例如行为的频度、持续时间、比率、潜伏期以及强度。ABC 所包括的具体的行为观察方法有:频度记录/事件记录法,一般用于具体的有明显开始与结束的行为;持续时间记录法,一般可分为平均持续时间和总的持续时间两种;时间间隔记录法,将某一个观察周期分成间距相等的几小段时间,判断在每一个时间段行为是否发生;时间样本记录法,与时间间隔法相似,不同的是它只需要在每个时间间隔的末期观察行为是否出现[13]。

3.3判断个体的行为功能及合理性

在收集了一系列有关行为的数据后,接下来就要判断行为的功能是什么,这也是FB A的关键所在。如果个体通过一定的行为获得正向的事物(教师的关注、表扬等),这时他的行为功能就是正强化,值得注意的是往往挑战性行为比适当行为更容易获得正向的结果,例如:大喊大叫的行为容易引起关注,但安静的行为却不一定会引起注意;当个体出现逃离厌恶事件或刺激的行为时,此时行为的功能就是负强化。在负强化中,厌恶事件或刺激会在行为之后被移除;如果个体的行为是为了达到最佳的兴奋水平,那么他的行为功能就是感觉调整或感觉刺激,如个体长时间静坐后做出各种小动作来增加刺激。

对行为的功能形成假设之后,可采取实验操作的方式即功能分析法来检验假设是否正确,例如Wacker等所采用的结构式分析法(structural analysis ),通过呈现或去除不同的前奏事件和行为结果来评估不同的前奏事件和行为结果对儿童行为是否产生影响以及什么样的影响[14]。如果通过结构式分析法发现,去除某个前奏事件或行为结果之后的确阻止了挑战性行为的产生,则证明最初所判断的前奏事件或行为结果与挑战性行为之间的关系是正确的。若没有导致行为发生改变,则对该行为的功能假设是错误的,需要重新进行评估。

在判断行为的功能之后,制定行为干预计划之前需要进一步判断该行为的功能是否合理。如果行为功能是合理的,干预就应该是教会个体用适当行为来达到相同的功能;如果行为的功能是不合理的,干预就应该尽量改变行为的功能。例如:对于具有负强化功能的行为,如果评估小组认为个体可以被允许逃避该任务,干预的目标就是教会个体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不想完成这一任务;如果逃避是不合适的,那么干预的目标将是如何促使个体积极

#

65

#

功能性行为评估)))行为评估方法的新发展/张琴昝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