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课堂主体性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关于数学课堂的主体性教学
21世纪是创造的世纪,是新思想、新发明、新发现不断产生的世纪。顺应时代发展对新世纪教育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主、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学习,使学生获得持续性的发展。那么,怎样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进取精神呢?
一、要相信学生,挖掘学习的潜力
由于生源分配问题,教师觉得学生基础要比其他学校差,因而在课堂上对学生左不放心,右不放心,觉得要讲的东西太多,甚至怕学生不懂,讲了一遍又一遍,结果学生仍茫然不知所措,不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印象不深,学得死气沉沉,效果甚差。所以作为教师真正要做的事,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一个引导航向的人,引导学生自己全身心地去读书,去思考,去探究,而不是一个演说家。
例如,在教学“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这部分内容时,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学。看完书后问学生:“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有学生抢答:“直线的倾斜角。”“斜率。”我打出幻灯片,要求学生判断什么是直线的倾斜角。学生很容易发现了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我又问:“斜率与倾斜角有什么关系。”“倾斜角的正切”“倾斜角是90?笆毙甭什淮嬖凇薄u每窝阋痪洌乙痪洌蠹一ハ嗖钩洌庑┠谌萁淌γ挥卸嘟玻ü约嚎础⑺怠⑻致郏驼莆樟怂6矣捎谑撬窃谧约豪斫獾幕∩献芙岬模∠笊羁蹋灰淄恰q坏莆樟酥叮捕土读
俗匝а⒏爬ǖ哪芰γ嘌死斫狻⒈泶锬芰αq闹魈逡馐兜玫搅苏叛铮
暗闹魈遄饔玫玫搅朔⒒樱晒φ挠湓酶械玫教逖椤?
二、要平等相待,引导学生的辩论
传统教学中,教师总以严谨的教学秩序为治学之标准。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当然,学生的说话有时是杂乱无章的,特别是新接一个班级,学生常常说话不完整,或者说了一点说不下去了,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他们的思维能力不强,不可能把话想周到了娓娓道来。这时,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多给学生一些掌声、一些鼓励,使我们的学生敢说、能说、善说,在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时,多给一些支持和耐心、细心的倾听。例如,在教学“线性规划整解问题”时,根据学生解答所得最优解(,)不是整数解。因为问题比较复杂,学生开始小声讨论,我适时发问:“哪位同学来谈谈他的思路?”马上有学生站起来说:“找经过点a(8,0)直线上的所有整数解。”另外一个学生提出疑义:“这两条直线间是否有其他整数解。”“找与原点距离稍近的直线上的整解”……我一直微笑地听着,最后说:“嗯,这几位同学说得很好,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大家互相促进。”那一段时间这几位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而其他的学生受其影响,上课发言也非常积极。
三、要认可预知,激发求知的欲望
有一些学生,喜欢课前把当天要上的课先了解,然后上课时积极发言,以得到老师的表扬。以传统教学观点看,这是一个让老师又
喜又忧的事。喜的是课前学生预习,教学起来轻松些;忧的是有可能打破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刚一上课,有学生就一二三地全说出来了,精心的准备被打乱。对这种情况,我们现在要以新的眼光去看它。我们应该摒弃以前的观点,正好利用这点来激发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欲望,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例如,在教学“抛物线方程”时,在学生学习了抛物线定义后,我问“怎样的方程是抛物线的方程呢?”马上就有学生说:“y2=2px”“y2=-2px”。我一愣,但马上转变计划,反问:“你们说得很好,那么你的抛物线方程是如何得来的?除了这四种方程,有没有其它形式的方程?”经过这么一改,本来头痛的问题解决了,而且改变计划后的教学是顺着学生的思路,更能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对知识发生过程印象更深,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知识探求的兴趣,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四、要改变策略,将机会留给学生
一个班级那么多学生参差不齐,即使是同一节内容,其认识与感受也不会是相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追求统一的所谓标准的答案。在课堂小结时,也应改变策略,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总结。教师可用“通过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用一句话概括你所学到的知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等之类的话,让学生互相补充,弥补不足。练习评判时,也可让学生互相评述、互相讨论,不但使他们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且要说出其所以然。让学生在这些锻炼中逐渐掌握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发挥他们的主
体作用。
总之,新课程是挑战,同样是机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实际出发,遵循新课标,联系学生生活,“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凡是学生能想、能做的事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做、去说,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节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责任编辑曾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