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血液制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α间胰酶抑制物(IαI)
和α1AT及α2M一起,有制约、中和、清除某些蛋白酶的作 用,能防止凝血系统蛋白酶的自身消化及引起的副反应;
补体酯酶抑制物(Cì -INH)
对补体、凝血、纤溶及激肽四个系统中某些环节的活化均有
抑制作用。人体缺少Cì -INH可导致皮肤及粘膜肿胀,出现血管神 经性水肿;
α2抗纤溶酶(α2AP)
充分发挥并利用血液的多种功能,做到“一血多用”。
具有医疗作用的血制品包括血液、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和各 种血浆蛋白。 我国2005年版《中国药典三部》给血液制品下的定义是:由健 康人血浆或特异免疫人血浆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成 的血浆蛋白组份或血细胞组份制品,如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 蛋白、人凝血因子、红细胞浓缩物等,用于诊断、治疗或被动 免疫预防。 目前用于临床的主要是血浆蛋白制品和血细胞组份制品,尤其是 血浆蛋白制品,不仅种类多,而且应用广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 治疗制剂。通常所说的血液制品主要是指血浆蛋白制品。
第一节 血浆蛋白成分简介
正常成年人的血量约相当于体重的7%~8%。血 浆约占55%,血细胞约占45%。血浆中91%~93%是 水分,血浆蛋白占6~7%,无机盐占0.9%,其余 为非蛋白质有机物。尽管比例很小,但血浆蛋白 种类繁多,且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血浆蛋白成份不下二百来种,已经分离纯化 的有百余种,研究得较多的有70多种。


α1抗胰蛋白酶(α1-AT):290±45mg/dl;
α类脂蛋白(αLp):360mg/dl; β类脂蛋白(βLp):400mg/dl。
二、按生理功能分类
1、转输蛋白
能在血液循环中,对机体的营养物质、代
谢产物、激素、药物等进行转输的血浆蛋白。
白蛋白(Alb):
结合并转输脂肪酸、各种色素、染料、各种药物(包括抗 菌素、磺胺类药物等)、阳离子、维生素C等;
白蛋白引起的降压反应可以是细菌内毒素
引起的,也可以是PKA或其它激肽释放酶引起。
人血白蛋白制剂引起的降压反应很少见,但 血浆蛋白成分引起降压反应的机率较高,其 中大部分是由PKA引起,所以对血浆蛋白成分 要特别注意降压物质的检测。
外源污染物主要是指因工艺、 设备及辅料可能引入的一些不安全
因素。按药典规定,成品应进行残
(1)正常人免疫球蛋白
又称丙种球蛋白或多价免疫球蛋白,仅供肌
肉注射用,所以又称肌注免疫球蛋白制剂。是
采用低温乙醇法从大量混合血浆(药典要求 1000人份以上)中分离制得的免疫球蛋白浓缩
剂。有液体剂型和冻干剂型两种。

并有多种生物活性,在介导细胞免疫和清除抗原
方面起重要作用。
CH2
胃酶
Fc’
CH3
羧基端
胃酶在重链间二硫键的后方切断,可将免疫球
蛋白切成三个碎片:

F(ab,)2:有抗体活性; 2Fc,:有抗补体活性,可在胃酶的继续作用下 分解为小肽。
CH2
纤溶酶
CH3
PFc’
羧基端
纤溶酶在重链的CH2和CH3两上功能区之
多聚体含量 引起降压反应的物质 外源性污染物
白蛋白在保存期间可能会发生聚合作用而形成寡聚体和
多聚体,聚体的形成量随蛋白浓度和保存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胶体渗透压与分子量成反比,因此白蛋白的聚合体会降低它 的渗透压作用,且白蛋白的多聚体(四聚体以上)会很快被 机体排泄掉,从而失去它的血溶扩张作用。制品中如果寡聚 体和(或)多聚体含量高,则不仅不能治疗疾病,还会使病 情恶化。另外,白蛋白在机体内的运输功能也取决于它的分 子完整性。因此应控制白蛋白成品的多聚体含量。
第三章 血液制品
血液制品是在输血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临床上
广泛应用的输血(全血)疗法,存在极大的不合理和浪
费。多数输用全血的治疗并非一定需要全血,而只需要 血液中某种成份的功能。目前公认的输血疗法原则是: 尽量避免输用全血,而尽可能输用血液成份进行治疗。 这样做不但可以提高疗效和安全,对病人有利,而且可
激肽系统:
主要有高分子激肽原和激肽酶原,这两种
成份在凝血过程中与因子Ⅻ的活化有关。
纤溶系统:
主要是纤溶酶原,它在血浆中的含量为1015mg/dl。它经链激酶(Streptokinase,SK)或
尿激酶(Urokinase,UK)活化成具有酶活性的纤
溶酶(Plasmin),具有溶栓作用。
抗凝系统:
一、按含量分类
特大量成份:含量>1000mg/dl。 有两种,占血浆蛋白总量的65%; 中量成份:含量在100-1000mg/dl。 有10种,占血浆蛋白总量的25%; 少量成份:含量在10-100mg/dl 微量成份:含量<10mg/dl

白蛋白(Alb):在血浆中的含 量为3500-5500mg/dl;

IgG:在血浆中的含量为 1250mg/dl。

IgA:210mg/dl;
IgM:150mg/dl;
纤维蛋白原(Fg):340mg/dl; 补体C3:120mg/dl;


转铁蛋白(Tr):295mg/dl;
α2巨球蛋白(α2M):260±70mg/dl; 触珠蛋白(Hp):170-235mg/dl;
α1抗胰蛋白酶(α1AT):

是含量最多也是最主要的蛋白酶抑制物,
能保护机体正常细胞不受蛋白酶的破坏,
能协助控制感染和炎症,维持机体内环境 的稳定。

α1AT缺乏易引起肺气肿。
α2巨球蛋白(α2M):
具有较广泛的蛋白酶抑制活性,能
抑制凝血酶、纤溶酶、激肽酶、胰酶、
糜蛋白酶 、胶原酶及组织蛋白酶D等多 种蛋白酶的活性;
间切断肽链,形成三个片断:

Fcab(含全部L链和大部分H链的大碎片): 有抗体活性;

2PFc’(相当CH3):有抗补体活性。
1、免疫球蛋白制剂的种类
免疫球蛋白制剂有三类:正常人免疫球蛋 白、特异性球蛋白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主
要作用是给受者补充免疫抗体以增强机体的体
液免疫,其功效取决于所含抗体的种类及生物 效价。
主要抑制纤溶酶的活性,防止过分的纤溶作用。
第二节 血液制品的种类、用途及质控
目前血浆蛋白制品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获得:从健康人血浆或 从特异免疫人血浆分离、提纯和用重组DNA技术制备重组血浆蛋 白制剂。 目前国际上大规模生产和推广应用的血液制品主要有三类: 转输蛋白中的白蛋白、各种免疫球蛋白(包括肌注、静注和各种
留铝含量的测定。
二、免疫球蛋白制剂
免疫球蛋白至少有5种:IgG、IgM、IgA、IgE和IgD。 IgG是最重要的免疫球蛋白,缺乏时防御机能低下。婴幼儿 血液中IgM含量较高,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被IgG取代。初次 免疫也先产生IgM,随后才产生IgG;再次免疫时的回忆反 应则IgG产生较多,因此,IgM也称为“早期抗体”。IgA
类脂蛋白(Lp):
转输脂类、胆固醇和激素;
转铁蛋白(Tr):
机体内铁的主要载体,把铁转输给网织红细胞和其他组织 ;
触珠蛋白(Hp):
结合并转输游离的血红蛋白;
血色素结合蛋白(Hpx):
结合并转输游离的血色素;
GC球蛋白 : 转维生素D3 ; 铜蓝蛋白(Cp):
结合和转输铜,把铜转输给结合铜的酶类(细胞色素C氧化酶、 酪氨酸酶等。)并调节胃肠铜的吸收,维持体内肝铜的稳定;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以及凝血因子制剂(主要为FⅧ和FⅨ浓制
剂)。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制品主要是从健康人血浆中分离提 纯,凝血因子制品有从健康人血浆中分离的,也有通过重组DNA 技术制备的。
一、白蛋白类制剂
临床上白蛋白制剂主要用于烧伤、
失血性休克、水肿及低蛋白血症的治
疗。
1、白蛋白的性质
血浆中含量最高 稳定性好的极性分子 产生速度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白蛋白在肝脏内产生。每个肝细胞每秒钟能
合成约7000个白蛋白分子,正常人每天可合成
白蛋白15g,而在失血的情况下,合成速率可提 高2-3倍。故在肝功能正常,营养充足的情况 下,白蛋白损失后补充很快,一般丧失400ml血 浆,1-2天即可恢复。
2、白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维持和调节血液渗透压 运输和解毒 为组织提供营养
维持机体的正常凝血机制,保护血管渗
漏。根据其作用不同,又可分为四大类:
凝血因子类; 激肽系统; 纤溶系统; 抗凝系统。
凝血因子:

主要有FⅠ(纤维蛋白原)、FⅡ(凝血酶原)、FⅢ (组织凝血致活素)、FⅣ(Ca2+)、FⅤ、FⅦ、FⅧ、 FⅨ、FⅩ、FⅪ、FⅫ、FⅩⅢ(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均以酶原形式存在,在有出血情况下相继被激活而发 生凝血。
主要有抗凝血酶Ⅲ(AT-Ⅲ)和蛋白C(PC)。

AT-Ⅲ能在肝素的促进下,与凝血酶快速地形
成复合物,使凝血酶失活,从而起到制约凝血 作用。AT-Ⅲ消耗,则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PC可被凝血酶激活,活化后的PC能作用于活
化的因子Ⅴ和Ⅷ,起到抗凝作用。
4、补体系统蛋白
机体主要防御体系之一,在许多生物学反应中(如吞噬、
浆蛋白制剂,一般蛋白质浓度为4%或5%,其
中 白蛋白占83%以上。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降压 反应,这是由于前激肽释放酶原激活剂(PKA) 含量高所致,故产品应检测PKA含量,在滴注 时速度应缓慢,以避免不良反应。该制剂经过 60℃10小时加温灭活病毒。
4、白蛋白制品的质量控制
使用白蛋白后发生副反应的机会很小,偶尔的副 反应是发冷、发热,少数症状是荨麻疹或血压改变。 在白蛋白制剂的生产和使用中除一些共性的检定项目 外,与质量有重要关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调理、趋化和细胞溶解等),均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循环免疫复合物性疾病中,起着损 伤机体的作用。除C1q、C3、C4、C9、B因子及βIH的含 量大于10mg/dl外,其余均属含量低于10mg/dl的微 量蛋白成份。C3是含量最多的补体蛋白成份 (120mg/dl)。
5、蛋白酶抑制物类
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或经批准的其他分离方
法,从健康人静脉血浆中提纯,并经60℃10 小时加温灭活病毒后制成。有液体和冻干两
种剂型。蛋白质中96%以上为白蛋白。临床使
用的人血白蛋白制剂有5%、10%、20%、25% 四
种浓度,按每瓶2g、5g、10g、12.5g分装。
(2)血浆蛋白成分
是经低温乙醇或其它适当的方法提取的血
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约占 血浆总蛋白的一半多,易大量、高纯度地提 取。白蛋白产生的渗透压大而粘度低,是最 有效的血容扩张剂。
白蛋白分子是由单条肽链盘曲形成的球状分 子,由610个氨基酸组成,链内半胱氨酸残基间 有17个二硫键交叉链接,因而白蛋白分子的稳定 性好。由于组成白蛋白肽链的氨基酸中,有许多 亲水性的酸性、碱性氨基酸,因而使白蛋白成为 一个极易溶于水的极性分子,在正常生理条件下 带负电荷。

分泌抗体,在局部免疫中有重要作用。IgE又称“变应性抗 体”,在超敏反应中起重要作用。IgD的性质功能不够清楚,
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抗原结合部位
CH2
补体和细胞 C区 膜结合部位
Fc
CH3
羧基端
木瓜酶在重链间二硫键的前方切断,可将免疫球
蛋白切成三个碎片:

2Fab(一条轻链、半条重链):有抗体活性,能 识别并结合抗原; Fc(含两条重链的后半部,由二硫键相连):无 抗体活性,但有补体结合活性(抗补体活性),
前白蛋白(PA):
结合甲状腺素结合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维生素A的前身), 从而起到转输甲状腺素及维生素A的作用,并防止小分子量的视 黄醇结合蛋白丢失 。
2、免疫球蛋白
这类蛋白构成了机体防御感染的体液免疫系
统,它和细胞免疫系统一起,对机体抵抗外来
病原物的侵袭,发挥极端重要的作用。
3、凝血系统蛋白
组织蛋白和血浆蛋白可互相转化,在氮 代谢障碍时,白蛋白可作为机体内的氮
源,为组织提供营养。白蛋白还能促进肝
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3、白蛋白制剂的种类
目前白蛋白类制剂主要有两种:人血 白蛋白和血浆蛋白成分,两者的区别主要
在于含白蛋白的纯度不同,前者为96%以
上,后者为83%以上。
(1)人血白蛋白
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多的血液制品,是经
1g白蛋白产生的渗透压相当于20ml液 体血浆或40ml全血,因此,它能调节体
内由胶体渗透压紊乱引起的功能障碍,
如水肿、腹水等。同时白蛋白能增加血 液的有效循环量,对创伤、手术或烧伤 所引起的休克有明显疗效。
白蛋白能结合阳离子,也能结合
阴离子,故能输送性质不同的物质, 如脂肪酸、激素、金属离子、酶和药 物,并能结合有毒物质,运送至解毒 器官,然后排出体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