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典型经验:党组织引领下的乡村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振兴典型经验:党组织引领下的乡村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山东省沂南县后峪子社区党支部秉持着“就图群众说党好”的信念,团结带领党员群众把一个往日出了名的落后村,一步一步建设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示范村,探索出在党组织引领下创新乡村治理的生动实践。
缘起
后峪子社区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的沂南县依汶镇,是个典型的山区村。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前,后峪子村曾严重缺水、道路阻塞,祖祖辈辈在几亩薄地里“刨食吃”,连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由于贫困,过去的后峪子村民思想落后,人心散、民风差,“石头满山跑、打水要排队儿,闺女往外嫁、小伙打光棍儿”,这是周边村民打趣当时后峪子村的顺口溜。
为彻底扭转贫穷落后面貌,村党支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在全面改善水、路、田等设施基础上,相继培植发展了林果蔬菜、服装玩具、乡村旅游三大产业,走出了一条有后峪子社区特色的强村富民之路。同时,村党支部注重“富口袋”与“富脑袋”一起抓,坚持不懈地加强村规民约建设,持之以恒地推进村风民风提升,尊老爱幼、邻里和谐、热心公益、清洁卫生等文明风尚在村里蔚然成风。如今的后峪子社区,已从一个土地贫瘠、水源匮乏、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林果满山、生活富裕、乡风文
明的小康村。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2016年10月份又获得“全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
做法
一是自力更生整山治水。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加上耕地面积少,自然条件恶劣,一直以来后峪子都缺乏发展生产的基础条件。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村党支部经过认真分析,先从解决缺水和缺路两个问题入手,带领群众年年不断整山、治水、修路、架桥,彻底拔掉了“吃水难、行路难”的“穷根子”。现在,后峪子的水利设施已点成线、线成网、网成面,遍布山间地头,昔日的“干巴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水利村”。同时,累计修路18公里、大小桥涵8座,极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多年的整山治水、苦战山河,村干部时时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村民的心气顺了,村里的风气正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二是齐心协力脱贫致富。在整山治水的同时,村班子始终把目光瞄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上,立足村里山多地少的实际,先后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到泰安、枣庄等地参观学习,最终确定了靠山吃山、大力发展林果业的思路。按照集体开发、连片种植、分户承包的原则,村党支部带领群众累计治理荒山2000余亩,栽植帅李等林果1700余亩,使往年的“荒山”变成了“花果山”,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农业村,同步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村里按照“支部+协会”的组织模式,成立了后峪子帅李合作社,为社员提供育苗、供药、采摘、销售和技术培训、信息援助等服务,并注册了商标,成为全市最大的帅李种植基地。2009年,
阳都帅李、板栗通过了有机品牌认证,填补了沂南县林果业有机认证空白。为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村干部积极走出去招引项目,先后引进了3家企业,打造了“千亩李花”观光带,每年为村集体创收20万元,为群众增收350万元。群众的腰包鼓了、生活好了,对村班子也更加信任和拥护了,都觉得跟着党组织干日子有奔头,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是评先创优倡树新风。村党支部按照“树新风和抓发展一样重要、有钱花和讲文明一样也不能少”的理念,以评先创优为突破口,建立村规民约规范群众行为,加强村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群众整体素质。自1991年开始,村里在每年正月初三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公开评选表彰“好媳妇”“好婆婆”“好公公”和“五好家庭”“致富能手”等先进典型。后来又将好媳妇评选活动按年限进行升级,五年以下的称为“好媳妇”,八年以上十二年以下的称为“优秀媳妇”,连续十二年以上的“好媳妇”称为“明星媳妇”。至今已有19人成为“优秀媳妇”,21人成为“明星媳妇”,全村共评出各种荣誉户200多家,各种先进个人560人次。通过这种评先创优的方法,全村形成了学先进、讲道德、树新风的良好风气,营造了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良好氛围,实现了以“好家风”带动了“好村风”促进了“好民风”。
四是寓教于乐促进文明。为更好地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引导,也为了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008年村“两委”投资12万元建成了文化大院和高标准的村民活动室,并购置了演出道具和音乐器械,组建了20人的“庄户”剧团。在农历每月十六日的党员、村民代表和群众活动日,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庄户戏、快板书等方式,在田间地头、大街小巷自编自演,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对村民进行思想教育。投资4万多元,添置了科技书籍和电教光盘,配备了电脑和大背投电视,开通了宽带网络,
建立了小康电子书屋和远程教育室,利用信息手段全面加强群众教育。并规划建设了村卫生室、便民服务室、健身广场等服务设施,利用农闲时节积极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门球赛、文艺演出等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该村把维护稳定当作深化农村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由村干部全年一天不落地带班值勤,为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达到了保一方平安的目的。多年来,后峪子社区没发生过一起刑事治安案件。
特点
一是选准了一个好书记。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支部书记是村庄发展和乡村治理的“关键人”,抓住这个关键人,党在农村的各项工作就能更好地推进实施。后峪子社区的“带头人”梁兆利同志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一心一意为群众着想,深受广大村民爱戴。多年来,他团结党支部一班人,以“就图群众说党好”这一朴素的信条为指引,围绕发展做文章,瞄准问题聚力量,培树新风尚、典型做榜样,走出了一条以党建为引领、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抓手的乡村治理新路,真正发挥了“主心骨”和“领头羊”作用。
二是锻造了一支好队伍。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后峪子的村班子严格制度、严肃规矩,细化目标、夯实责任,党员干部不占集体便宜,不与群众争利,面对困难冲在前,有了任务打头阵,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特别是在工程建设中,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成员以身作则,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捐款,并发动群众出工出料,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有的村干部甚至把给孩子结婚、给老人买棺材的钱都捐了出来。正因为党员干部的带头,才使后峪子的老百姓走上了集体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