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的水产养殖业(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淳的水产养殖业
高淳地处上古称为五湖的地域,到处是水。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的不断开发,不断利用,北宋时始筑永丰圩以后,高淳就大体上形成了三湖环抱的格局,即北边有石臼湖;西边有丹阳湖;南边有固城湖(亦称小南湖)。因此,水源的充足、气候的适宜,使得水产品格外丰富,“平湖春浩渺,举网得鲈鲟”,高淳自古便成了一个“鱼米之乡”。1949年后,虽然对三湖又有了一些围垦,西湖(亦即丹阳湖)甚至已是名存实亡,但高淳仍未失去一个江南水乡的优势,依然湖塘密布,水面广阔。至目前,全县仍有水面27.8万亩,而且水域类型齐全,池塘、水库星罗棋布,河沟纵横交错,固城湖、石臼湖更是水域辽阔。这些都成了高淳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改革开发以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利用这“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形势,加快发展水产养殖业,使它一年一个样;一年上一个新台阶。至今,高淳凡是有水的地方,都呈现出了一派“虾蹦蟹爬鱼踊跃,养殖儿女逞风流”的景象。高淳的水产养殖业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摇钱树;水产养殖业更成了发展高淳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高淳水产养殖业就开始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内部结构的调整,水产养殖面积逐步扩大,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管理工作全面加强,使得水产养殖业日新月异,水产品产量成倍增长。到1990年,全县水产品总量首次突破1000万公斤,跨入了全国水产品万吨县行列。随后,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深化改革,促进水产业稳步快速发展,并坚持把水产业列为本县三大优势行业之一(三大优势行业为造船水运业、水产养殖业、建筑业),并使它成为高淳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突出贯彻了“四个转变”,即:
(1)水面承包由“抽签”等原始方式向现代的投标竞价方式转变:最初水面承包采取“抽签”、“轮流”、“照顾”等形式,虽然也能使水产养殖业有所发展,但颇有缺陷。1994年开始,改变了这种廉价优惠承包的做法,采取投标竞价的形式,将竞争机制引进到水面承包方案中。实行投标竞价承包,不仅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也激励养殖户高投入,高产出,实现高产高效,使农民增加收入。
(2)生产经营规模由个体分散向股份合作生产转变:从1993年开始,水产养殖户自发性组建水产股份合作制养殖,其
股份制形式有农户与农户合作型、集体与农户联办型、国有集体个人组合型,集体与国有企业共管型等等。这种发展势头猛,出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态势。股份合作后,生产经营规格大,要素配置优,水产发展快,尤其是特种水产发展快。
(3)水产养殖品种由常规鱼品种向名特优品种转变:由于市场的需求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促使生产单位和养殖户由养殖常规鱼向名优特品种转变。早期,以珍珠和螃蟹为主的特种水产品养殖,从面上的河沟、池塘发展到“2814项目”渔场;从本地人养发展到外地人来养。甲鱼养殖也填补了以前的空白,发展为既有单养,也有鱼、鳖混养的局面。牛蛙养殖从无到有,主要分布在山区的桠溪、定埠等地。青虾养殖,从鱼种池、精养池塘套养,发展为单养。鳜鱼从精养塘插放,发展为池塘、网箱单养。名优品种还有异育银鲫、革胡子鲶、加州鲈鱼、罗氏沼虾等新品种,也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养殖。近年来,更是通过实施主导产业战略,使以螃蟹为主的特种水产养殖业迅速崛起。至2002年,全县特种水产品养殖面积已达18.18万亩,其中螃蟹养殖就占16.6万亩,产量451万公斤。到2004年,螃蟹养殖已达20万亩,产量达到650万公斤。螃蟹养殖已成为高淳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4)水产管理由行政管理型向服务型法制化管理转变:水产主管部门转变了单一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技术服务,建立水产服务体系,增强技术力量,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每年举办螃蟹、青虾、甲鱼养殖等专题培训班;还培训县级河蚌嫁接手。1997年开始,按照农业部要求进行“绿色证书”培训,聘请上海水产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淡水研究所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来淳讲授、指导水产养殖实用技术。建立鱼病防治网络和养殖户鱼病防治档案;开设鱼病防治门诊;聘请专家坐诊;及时提供各类病害防治服务,并对重点渔场和养殖户实行跟踪服务,提供鱼药、饲料;向养殖户提供优质特种水产品苗种等活动。随着养殖科技的推广应用,全县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化水产养殖队伍脱颖而出,成了农民发展水产致富的排头兵。这些排头兵不仅在高淳大显身手,还出省出县拓宽水产养殖领域。在搞好服务的同时,还根据《渔业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加强了渔政队伍建设,强化渔政管理。渔政员全部持证上岗,“依法治渔、依法兴渔“进一步强化。根据1996年6月2日国家农业部和公安部《关于严禁炸鱼、毒鱼及非法电捕作业的通告》,依法加大了对电捕鱼的打击力度,有效地遏制了非法电捕作业活动。
高淳水产养殖管理部门在抓发展水产养殖业“四个转变”的同时,也高度重视绿色无公害水产品的生态养殖建设。
1996年,首先在高淳永胜圩内建立了省级稻田养殖高产高效示范区。示范区内2000多亩稻田,分别放养螃蟹、鱼、虾。这样稻田除能收获单产400多公斤稻谷外,还有几百公斤的水产品收获,比单种水稻亩均净增收1000元左右。在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下,至2002年,稻田生态养殖已发展到13.5万亩。2002年初,南京市稻田生态养殖工程项目又落户高淳古柏镇,项目建设规模1.1万亩,总投资2200余万元。基本形成塘成方、树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涵、闸、桥、站配套齐全的格局。至年底,项目区内1.1万亩生态养殖田,亩均效益达2500元。全年效益2750万元,与单一种水稻亩效益250元相比,年增效益2475万元。当年5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首次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专程前往古柏参观、考察。及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原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视察后,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南京电视台、《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新闻媒体也多次对高淳的水产生态养殖作了报道。
除了稻田养殖,还试验莲蟹立体种养。1999年,我县砖墙镇引种栽植“鄂莲四号”和“湘莲一号”莲子藕,进行莲、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