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言语理解:语素分析法

事业单位言语理解:语素分析法
事业单位言语理解:语素分析法

语素分析法,通俗来说就是因字识词,这样在考场上遇见不懂的成语也可以有方法应对,而不至于手足无措。语素分析就是我们根据成语当中的我们已经熟知的字词去合理推断整个成语的意思,或者在遇到两个词需要进行辨析时,我们可以根据两个成语的字词的不同含义去将它们区别开来。

那我们以两道例题向大家讲解如何如何运用这种方法。

【示例】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务实,我们的一切实践都需符合规律、切合实际。规律指引下的世界变动不居,我们不能____,应敢于质疑、善于包容、勇于创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刚愎自用

B.沾沾自喜

C.妄自菲薄

D.因循守旧

【答案】D。解析:根据“不能……应…”的句式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与“敢于质疑、善于包容、勇于创新”构成反义对应。

A.刚愎自用。愎:任性;刚愎:强硬固执;自用:自以为是。指为人固执任性,自以为是,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强调固执。填入不能与后文构成反义对应,排除。

B.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填入也不能与后文构成反义对应,排除。

C.妄自菲薄。妄:过分地;菲薄:轻视。指过分地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心理,自轻自贱者。填入亦不能与后文构成反义对应,排除。

D.因循守旧。因:沿袭。守旧:死守老一套。指沿袭并固守旧的章程办事,不求改变。填入符合句意。故本题选D。“因循守旧”的“因”有沿袭的意思,我们可以把它当做正确的语素义去进行积累,在遇到也含“因”字的成语,可以利用它的这一语义推断成语的意思。

【示例】大批博士涌入公务员队伍或可改变一下地方的政治生态,使得其他官员一个时期、一定程度上对知识和科技存有一些敬畏,兴起学习之风,避免一些____的官场沉疴。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本本主义

B.沾沾自喜

C.官官相护

D.陈陈相因

【答案】D。解析:上文说的是大批博士进入公务员队伍,会带来一些改变,能够避免一些原来就有的、不好的东西,后文的沉疴是指长期而严重的病,也能够说明填入空格的意思大概是长期以来就有的。

A.官官相护。指一种脱离实际的,盲目地凭借书本或上级指示办事的作风。词义不符,排除。

B.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词义也不符,排除。

C.官官相护。指官员之间相互包庇、袒护。词义不符,排除。

D.陈陈相因。陈:旧;因:沿袭。比喻沿袭老一套,无创造革新。词义符合,当选。

第二个示例里的“陈陈相因”相对而言是不太常见的成语,可能大家都不大认识。但是“因循守旧”还是比较常见的,如果能了解“因循守旧”当中的“因”有沿袭的意思,那在遇到“陈陈相因”时,我们就可以根据“因”是沿袭的意思,“陈”是陈旧的意思,大致能推断出陈陈相因的大意是沿袭陈旧的一套的意思,那在考场上不理解成语的意思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不会觉得慌乱了。

当然这个根据某个字去推测成语的意思也是建立在大家对成语的一些字词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这也是在提醒我们在积累成语的时候也需要积累成语当中一些字词的意思的。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结合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主要考察应试者所掌握的法律基础知识、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科技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和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题型为单向选择题、多向选择题、是非判断题等客观性试题。试题中法律、应用文写作、科技基础、公民道德建设、时事政治各部分所占比例约为30%、25%、25%、10%、10%。 第一部分法律基础知识 1、法学概论:①.法的一般原理;②.法的创制;③.法的实施。 2、宪法:①.宪法的含义和产生与发展;②.国家性质;③.政权组织形式;④.国家结构形式;⑤.经济制度和两个文明建设.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⑦.国家机构。 3、民法:①.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②.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③.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④.物权与所有权;⑤.债权;⑥.侵权行为;⑦.知识产权;⑧.诉讼时效。 第二部分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1、应用文基础知识:①.应用文概述;②.应用文特点;③.应用文的作用;④.应用文分类、撰写;⑤.公文的一般文体与结构; 2、常用公文的写作要点:①.规范性公文的撰写;②.常用的几种公文撰写:如决定、报告、请示、通知、通报、函等;③.常见几种行政事务应用文的撰写:如:计划、总结、简报、述职报告等。 第三部分科技基础知识 这一部分测试应试者对国内和当今世界的科技动态和科技信息的常识性了解情况。测试内容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物技术、能源科学技术、空间技术、农业高科技技术的基本特点、作用及发展趋势。应试者应当了解上述新科学技术的核心研究内容与特点、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领域内的重大科技成果、发展趋势。第四部分公民道德建设 1、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2、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3、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道德规范; 4、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5、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四部分时事政治 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时事政治的了解,考试内容涉及近一年来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

事业单位言语理解:标题添加题

“标题添加题”这类题型在公职类考试多有出现,我们要给一个文段拟标题,我们就要明确标题的作用是什么。标题最大的作用简而言之就是概括。它能够提纲挈领的,最大程度的概括这个文段的主要话题或者是主要的内容。因此,这种类型的题目,就是变形的主旨观点题。换言之,在阅读的思路上和我们的主旨题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文段类型不同表达的主旨亦有不同,因此我们不光可以从脉络角度去解读主旨也可以从文段类型角度去了解主旨,比如: 新闻类文段:提炼导语的主干成分。 议论性文段:寻找论点。 说明性文段:提炼说明对象的主要内容。要素全面。 故事、记叙、抒情、等其他类型:概括性、趣味性。 接下来用几个例题来加深思考 【例1】手机垃圾短信息有“骚扰型”,多为恶作剧、“黄段子”、小道消息:有“陷阱型”,多是骗取用户钱财;有广告短信。短信业务的确给运营商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有些短信正成为一种“信息公害”,让人不堪其扰。一些急于开发新客户的新企业群发不少短信广告,绝大多数的垃圾短信制造者是运营商、“三无”产品经营者、诈骗者。现在应尽快完善相关监管法规。先管住短信服务提供者,垃圾短信这颗毒瘤,迟早是会被根除的。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垃圾短信成为信息公害 B.切实治理垃圾短信 C.垃圾短信为何屡禁不止 D.法律监管垃圾短信尚未到位 【中公解析】答案选B通过文段的阅读,发现题干中讲的是关于社会上的现象“垃圾短信”,作者也就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很显然这是一个议论性的文段。那我们的标题要尽量的体现出主旨观点,换言之也就是对表达作者主观倾向的句子进行概括。“现在应尽快完善相关监管法规。先管住短信服务提供者,垃圾短信这颗毒瘤,迟早是会被根除的。”对以上的句子进行概括,既可以的到文段的标题。 【例2】通常而言,鸟类坚韧而又灵活的羽毛是由角蛋白纤维构成的。这些角蛋白纤维勾在一起构成一个平面,进而形成羽毛。羽毛有很多种:飞羽的各个羽支连成一片,使鸟能够飞行;廓羽覆盖鸟全身,使身体呈流线型,同时,因重叠在一起,又可以用以防水;绒羽则蓬松柔软,用来保持鸟类体温;尾羽长而坚硬,便于在飞行中转向、平衡、减速。最适合做本段标题的是( )。

事业单位言语

33. 一般说来,人的心理都具有承受刺激而又不出现异常变化的最高界限,即“阈限值”。这种心理承受力的伸缩性是以刺激量和时间长短为基本前提的。按照心理承受力与观念变革相互作用的程度,表现为适应、基本适应、不适应等多种形式。通常情况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适应观念的发展,从而保持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这只是一种理想形态,在现实的观念变革中是难以实现的。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 解释何为心理阈限值 B. 说明心理承受力与观念变革相互作用的关系及程度 C.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保证社会稳定的关键 D.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很难适应现实的观念变革 38. 内需不振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而高房价会对扩大内需产生严重的“挤出效应”。人们为了买房往往透支了几十年的消费,使消费产生严重的结构性不足,过度消耗中低收入阶层的购买力,抑制社会中间阶层的扩大。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 A. 为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政府应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 B. 高房价使内需增长面临长期抑制 C. 人们为了买房往往透支了几十年的消费 D. 高房价过度消耗中低收入阶层的购买力,抑制社会中间阶层的扩大 39. 每一个职业登山教练都会对登山运动员说:登顶,一定不要坚持。而上体育课时,老师却总是要我们坚持,说冲过极点,就会进入相对轻松自如的阶段,再坚持,就能赢。表面上看,登山教练和体育老师的话很不相同,实际上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因为登山,特别是登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常会有人因缺氧而耐不住冰雪的严寒以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登顶,一定不要坚持,就是要给生命留一条退路。 这段话的意图在于()。 A. 鼓励运动员挑战自我,但要以确保生命安全为前提 B. 肯定坚持就会胜利 C. 说明不遗余力会造成恶果 D. 证明留退路是为了有利于再战

2016年国考行测真题-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及解析

2016年国考行测真题-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及解析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卷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及解析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40题,参考时限35分钟)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21.执行力的强弱已经成为影响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世界级优秀企业总是能够让那些令人振奋的战略规划_____地得到落实,达到甚至超出预期目标。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丝不苟 B.不遗余力 C.分毫不差 D.滴水不漏 【解析】C。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不遗余力: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分毫不差:没有一点儿差错。滴水不漏:一滴水也不外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不肯轻易出手。 22.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医疗体系,无论是免费医疗还是市场化的医疗体系,都各有弊端,但从生存权和人的尊严的角度看,对个人免费或少量收费的医疗实乃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未雨绸缪 B.万全之策 C.大势所趋 D.当务之急 【解析】C。大势所趋: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万全之策:指最好的解决办法。未雨绸缪: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当务之急: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23.在某种制度上,各地博物馆收藏化石,是对我国化石资源最大程度的保护,但_____的是,这种方式的收藏也不能被_____,因为这就像吃鱼翅的人越多,遭到杀戮的鲨鱼就越多一样。依次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遗憾复制 B.矛盾鼓励 C.不幸推广 D.尴尬宣传 【解析】B。前者说的是保护,后句中说到“也不能”,说明是相反的情形。 24.中国教育,向来不缺批评声,这其中不乏_____,也难免过激之言。问题当然要直面,难题一定要破解。需要_____的是,当批评蜂拥而至,不要无视那些被掩盖的优点和进步。唯有如此,才能在改革的道路上不彷徨、不摇摆,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真知灼见警惕 B.远见灼识担心 C.深谋远虑注意 D.肺腑之言反思 【解析】A。真知灼见:指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高明的见解。远见灼识:有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解。深谋远虑: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肺腑之言: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 25.实际上雾霾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别污染源是有效治理大气污染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京津冀区域而言,认清区域内污染源的共性及差别,有助于区域内地区_____地对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地制宜 B.正本清源 C.齐心协力 D.有的放矢 【解析】D。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正本清源:从根源上加以整顿清理。表示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齐心协力:认识一致,共同努力。有的放矢: 放箭要对准靶子。比喻说话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26.作为一种现代产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是通过保护产权形成_____,“给天才之火添加利益之油”,使全社会创新活力_____,创新成果涌流。 依次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吸引释放 B.刺激膨胀 C.激励迸发 D.促进凸显 【解析】C。第一空排除吸引和促进,第二空活力和膨胀不搭配。

事业编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部分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要点精髓 1. 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2.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批准行为。 3. 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4. 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5. 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汉字。 6. 规定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7. 以上请示事项当否,请即批复。 8. 命令不属于规定性文件,属于规定性文件的有规定、条例、办法。 9. 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签发。 13.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15. “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段话强调的是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6. 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在于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17. 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8.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强调解放思想 20. 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 21. 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3.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松的货币政策 24.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的交易和分配的场所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及解析(十二)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及解析(十二) 1、读书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的不同:后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美味地共享;前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但你忍不住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与他对话。这段话要表明的观点是( )。 A.阅读是孤独的 B.阅读是快乐的 C.阅读是多彩的 D.阅读是平淡的 2、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后来就成了《论语》。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 A.孔子有很多学生 B.《论语》的由来 C.孔子生活在两千五百多年前 D.孔子是个很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3、将以下6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①受荒漠化危害,我国每年粮食减产30多亿公斤。②建国以来,全国共有66.7万公顷耕地变为沙地。③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地方乱垦滥挖、毁林毁草开荒、超载放牧、过度樵采等不合理的行为有增无减,使荒漠化程度日益加剧。④每年因此少养羊5000多万只。⑤也是地球上的所有居民面临的十大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⑥土地荒漠化不仅仅是我国的问题。⑦有235.3万公顷草地变为沙漠,全国退化草地达1.05亿公顷。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 A.⑥⑦①④⑤②③ B.①④②⑦⑤③⑥ C.⑥⑤③①②⑦④ D.⑥⑤①④⑦③② 4、做一件事,往往有利也有弊,只有利而无弊的事情几乎是没有的。《淮南子?人间训》云:“众人皆知道利而病弊,唯圣人知弊之为利,利之为弊也。”看来古人已经注意到利弊的辩证关系。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 A.现实生活中的事情都由利与弊组成 B.要善于分析,争取做到利大于弊

国考行测暑期向前冲第五周系列1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之理解型题目精讲

细节理解型题目与词句理解型题目,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重点考查题型,每年都按一定比例出现,因此掌握这两种题型对于整个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来说非常重要。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此项题目做出精确讲解。 一、细节理解型题目 细节理解型题目考查的是考生根据材料查找关键信息及重要细节、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材料原意是否一致等的能力。掌握这一题型,需要知道细节理解型题目的七大常设陷阱。 1.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指的是命题人依据材料中的某一信息,凭空捏造出相似的信息作为选项以迷惑考生。 【主要表现】选项涉及的某个概念、问题或结论在原文中并没有提及,尤其是当选项出现对两个事物进行比较时,一般原文并未对它们进行比较。 2.颠倒黑白 “颠倒黑白”是将正确的说成错误的,错误的说成正确的一种设错陷阱。 【主要表现】利用材料信息错综复杂的特点,在选项中将材料明确表示正确(错误)的信息予以否定(肯定)。 3.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是指命题人将题干中的词语偷换成一些相似的词语,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的一种设错方式。 【主要表现】多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通过对词语张冠李戴来迷惑考生。 4.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是指以个别事物替代一类事物或以事物的部分特征替代整体特征的一种设错方式。 【主要表现】多通过更改主语或混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扩大范围来迷惑考生。 5.混淆时态 “混淆时态”是指将还没有发生或未实现的说成已经发生或实现的,将可能的说成必然的,将不肯定的说成肯定的一种设错方式。 【主要表现】“已然”与“未然”、“可然”与“必然”的互换。 6.逻辑混乱

“逻辑混乱”是指选项中两个事物的逻辑关系与原文不符。 【主要表现】因果混乱、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混淆、选择关系与并列关系的混淆。 7.推断错误 “推断错误”是指选项在文段提供的信息基础上进行了错误推断。 【主要表现】最常见的错误为过度推断作者意图。 【例题1】据报载,著名物理学家、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斯蒂芬?霍金宣布他已放弃对“万有理论”(Theory of Everythimg)的追求。过去他认为人们很快就能找到一个至少能在原则上描述、预测宇宙中所有事物的终极“万有理论”,而现在他认为,人们永远都获得不了这样的理论;因为根据数学中的“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这样的理论根本就不可能有。 根据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任何一种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支持 B.“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比“万有理论”更加接近事物的真相 C.追求真理的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D.霍金过往对“万有理论”的追求显示了人们不竭的探索精神 中公解析:B项属于无中生有。作者并没有将“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和“万有理论”做比较,就更谈不上何种理论更接近事物的真相。 【例题2】中国与西方的认识方式、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化观念,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比如,西方式的执着,可能推衍出渐进的认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式的洒落,则通向了圆融和体悟,描述对象时往往在清晰中又带有某种模糊。但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通过“差异”而达到“中和”,这样的“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西方注重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则倾向于清晰性和模糊性共存 B.中西方的“差异”是对立的,不相互调和,二者都难以为继 C.文化观念有差异,但没有优劣是非的区别 D.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是启发两种文化对话的目的

事业单位考试政治常识

精品文档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 所谓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所谓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事物、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依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系统地回答世界观问题。 1.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所以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这种理论化和系 统化,就是哲学与一般世界观的区别。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哲学和具体科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我们既要反对贬低哲学、取消哲学的“哲学无用论”,又要反对夸大哲学作用,用哲学去取代具体科学的研究的“代替论”。 (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两者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不同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第一、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第二、哲学给具体科学活动提供指导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何者为本源的问题划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根本依据。 第二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这 是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论”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条认识路线的根本依据。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凡是主张物质(存在)是世界的本质,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即是唯物主义;相反,认为意识(思维)是世界的本质,意识第一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即是唯心主义。 (2)唯心主义的基本流派: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例如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的起源就是一种绝对观念。这就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如中国宋朝时期陆九渊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观点,就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3)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形态:第一,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第二、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可知论者的著名代表有康德和休谟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互相联系、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形而上学则 把世界看作是彼此孤立、静止不变的,或者把变化看作是某种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量变,否认矛盾的 存在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 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了社会历史条件;而无产阶级 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 学基础。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等 三大学说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科学基础。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英国的欧文、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如消灭私有财产等等,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材料。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020广州事业单位行测言语理解习题六(07.20)

2020广州事业单位行测言语理解习题六(07.20) 1、①尽管海外屯田存有各种风险,但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为保障国内粮食供给而对耕地施加的压力。因此,我国也应积极探索海外屯田 ②印度也于2008年开始在巴拉圭、乌拉圭、巴西等国展开租田谈判 ③2007年的粮食危机又引发了新一轮的“海外屯田潮” ④日本最先开始海外屯田,它拥有超过国内农田面积三倍的1200万公顷海外农田 ⑤此外,一些企业,如摩根士丹利、英国Landkom公司、瑞士黑土农垦和阿尔帕科农业公司等也开始积极投资购买海外农田 ⑥在全球粮食危机和粮食贸易保护的背景下,大量国家加入了耕地海外扩张行列,将“海外屯田”作为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 ⑦过去严重依赖粮食进口的沙特、阿曼等海湾国家在2008年组成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携手并战于海外屯田 将以上7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⑥④③⑦②⑤ B.⑥④⑦⑤②③① C.①⑥④⑦②③⑤ D.⑥④③⑦②⑤① 【答案】D。解析:观察选项作为开头的分别是①句和⑥句,①句明显带有总结性不适合作为开头,所以排除A、C。而题干中明显出现“最早”、“2007年”、“2008年”等时间词,通过排列得出④在③前,③在⑦前,而⑦又应该在②前,所以排除B项,答案选D。 2、①上个世纪30年代,徽州的一些文献陆续流往杭州、南京等地 ②抗战结束之初,历史学家方豪在南京购得一批徽州文书,于上世纪70年代撰写并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这是目前所知学术界对徽州文书的第一次收集 ③徽州文书是徽州民众在日常生活、商业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原始档案 ④目前所知从徽州外流最早的文书,是现藏于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的明代歙县方氏信函700通。这批尺牍在晚清光绪以前就已流入日本 ⑤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文书档案逐渐散落出来 ⑥它们原先主要保存在私人手中,还有的保存于祠堂、文会等各类基层组织的管理者手中 A.②③⑥⑤④① B.②③⑤④⑥① C.③①⑥⑤④② D.③⑥⑤④①②

事业单位行测考试言语理解语句衔接之解题技巧

事业单位行测考试言语理解语句衔接之解题 技巧 事业单位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当中有一种常考题型,叫做语句衔接。它具体指的是语段中填入恰当的衔接语句,使语段做到话题统一,鲜明地表达一个中心意思,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衔接能力。 【解题技巧】 (一)抓关键词句 包括文段的主题词、提示文段结构的词、首句、尾句等。 (二)分析结构,抓住重点 通过分析结构,把握住文段的重点及行文脉络。 (三)观察句位,判断作用 1.段首句的作用一是开宗明义,点明文段要阐述的中心思想,起总领全文的作用;二是引出话题,对文段要阐述的中心思想进行铺垫叙述、埋下伏笔。 2.段中句往往承担着使语意衔接的流畅、自然的使命,因此一般情况下,起到既能总领下文,又能总结上文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3.段尾句往往是对前文观点的概括与总结,起着收束全文的作用,即点明中心、总结前文。 (四)语感顺读,确定答案 1.话题一致是保持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一个长句或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的角度一致,中心才会明确,语意才能贯通。 2.思路一致是指从句与句的关系来看,往往呈现出并列、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 【真题再现】为了与电子书抗衡,传统出版商不断提升纸质书的整体质量,从内容选择到价值定位,再到装帧设计甚至赠送的礼品,每一项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这就使图书制作整体趋向高端,制作精美、权威性高、兼具收藏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图书不断涌现。 因此,有业内人士提出, __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精装纸质书成为出版商对抗电子书的有利武器 B.电子书的出现对于纸质书来说既是生存压力也是发展动力 C.目前的图书市场读者更加重视图书的收藏和增值功能

2015国考浅谈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2015国考浅谈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导读】2014国考浅谈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标点符号的用法,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有效的复习此模块,特地为大家整理了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关于常见标点符号的用处。 推荐:华图内部教案全面升级抢购中包邮仅39.9元可抢华图千元大礼包 Q群:84482807 在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中,对于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能力要求未做变动,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有效的复习此模块,特地为大家整理了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关于常见标点符号的用处。 标点符号是可以帮助作者确切地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重要辅助工具,同时,也可以帮助考生快速、准确的理解文段意思。因此,考生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不仅要阅读文字的有效信息,还要有意识的观察文段中出现的标点符号。接下来针对行测考试中言语部分的不同题型来告诉大家一些具有提示性作用标点符号的具体应用。大家首先要明确哪些标点符号是具有提示作用的。类似逗号,句号这种比较平凡的标点符号对我们做题的来说作用不大,不具备提示作。在这里要为大家介绍几个具有提示性作用的标点符号: 1、冒号、破折号: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 2、分号、顿号:引导并列关系; 3、双引号:援引观点、强调特称、反语讽刺; 4、问号:设问有问有答可以引出话题,反问问中有答可以表达作者的态度和倾向性,疑问表达不确定性,可能带有倾向性。 针对以上几种标点符号,考生应多加注意。 接下来将就标点符号在不同题型中的应用,为大家做简单的讲解。 【例题1】有些日本人认为不应该纠缠于中日间过去的鸡毛蒜皮的陈年旧帐,要放眼中日友好的巨大利益,他们中一些“杰出的”代表还根据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模式提出了一个中日关系新思维理论。这个所谓的新思维认为,如果早在20世纪就建立起日本人设计的“大东亚共荣圈”,将会给亚洲人民带来巨大福祉。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2017年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试题解析-常识题

2017年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试题解析-常识题 常来华图看看,识闻天下大事 2017年6月3日上海事业单位考试已于中午12点结束。上海华图分析此次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常识部分与往年相比,变化巨大。主要体现在题量和考点的变化上。 1、题量由35道缩减为20道。 2016年下半年上海事业单位考试常识在《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第四部分,今年常识放在第一部分。题量由去年下半年的35道题目缩减为20道题,题型仍然为单项选择题,题量与联考保持一致。 2、考点与联考一致。 今年常识考点涉及范围广泛,主要涉及时政、法律、人文、地理、生活等常识,仍然不出去年的考试大纲范围。但与去年比较而言,今年的常识侧重点有所变化,具体如下: 相比而言,去年事业单位常识侧重考查时政、法律、管理学等基础知识,今年常识则比较重视法律、人文历史、地理和生活常识等内容的考查。其中法律常识范围变广,由以往注重法理、宪法和行政法的考查,拓展到对民法、民事诉讼法和婚姻法。人文历史考查比重显增,其中文学3题、历史3题,但考查是一些热门历史事件、人物和著作,如考查《四库全书》的编纂年代,“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的年代,以及苏轼等历史人物。地理考查4道题,涉及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如中国几大著名河流,如黄河、长江、珠江、澜沧江的发源地及经流地等。生活科

技常识5道,主要涉及基本的生活常识,如IP地址的正确书写方式、游泳常识以及燃煤的危害等。时事政治考查1道题,题量大为缩减,考查了热门的“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知识点。 总之,今年上海事业单位常识部分的考察与联考是一致的。考点范围虽然广泛,但不出考纲范畴。考点侧重法律、人文历史、地理和生活常识,较为分散,但其考察的知识点比较简单,难度系数并不大。此外,今年常识的题干与选项设置直截了当、一目了然。

事业单位备考行测之言语理解练习题

大多数考生对言语理解题都是望而却步的,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考生们应该熟练掌握此类解题思路,平时多加练习,这样就可以节省考场上解题的时间。下面事业单位考试网针对不同类型的言语理解题,为广大考生介绍相应的解题技巧,考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参考。 1. 很多时候,政策及政策建议的基础不过是主观的信念。所以,究竟是需求管理政策更好,还是供给刺激政策更好,不大容易判断。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好”是指什么?是从多长的时间尺度考虑的?凯恩斯当年为自己的政策建议辩护时说过一句名言:“我们迟早都是要死的”。这话引人深思。 对本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社会科学领域中本不存在绝对的客观真理 B. 政策的好坏不过是主观的信念 C. 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刺激政策的好坏没有定论 D. 社会管理政策应该因时、因事而定 2. 人类在创造灿烂文明的时候忽视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曾经孕育了辉煌灿烂文明的巴比伦已湮没在漫漫黄沙之下;早期人类文明发祥地印度河流域由昔日的良田沃野变成65万平方公里的塔尔沙漠;被誉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流域如今成为以“黄土高坡”为特征的贫穷落后之地……有人曾说,人类文明起始于砍倒第一棵树木之际,将毁灭于砍倒最后一棵树木之时。 本段文字直接支持的观点是()。 A. 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却破坏了生态环境 B. 人类破坏生态环境,遭到了大自然的惩罚 C. 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D. 一味的对环境的破坏必将带来人类的毁灭 [page] 3. 近年来,有关“遮羞墙”的报道很多,“遮羞墙”背后折射出来的问题值得深思。某些官员面对困难和问题不是穷则思变带领群众去克服,去奋斗,而是想走捷径、抄近路,大搞面子工程;绕着公路转,隔着窗户看,是很多领导干部下基层的典型做法;有不少地方,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51677341.html,/liaoning/

事业单位言语易错点盘点及应对策略

事业单位言语易错点盘点及应对策略【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之事业单位言语易错点盘点及应对策略。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 事业单位考试的步伐一天天的向我们逼近,对于已经掌握了解题方法及技巧,同时做了大量真题的莘莘学子来说,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考生目前最需要做的就是查缺补漏,避免重要题型重复出错。对此,中公辅导专家为广大考生盘点了事业单位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易错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方法,以帮助考生避开误区,巧妙应对,取得高分。看看下面这些错误,你犯过吗? 例1:①这些原始凭证是经过________的,内容符合国家的法令制度。 ②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_____,而是要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学习。 ③法国谚语说,一个淘气顽皮的孩子要挨四百下打才能消除灾难,________恶魔,变成健康听话的儿童。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审核终止驱除 B.审订中止祛除 C.审核终止祛除 D.审订中止驱除 【答案】C。解析:“审核原始凭证”为专业术语,排除B、D。“祛除”指除去(疾病、疑惧或迷信人所谓邪祟等)。“驱除”指驱逐,排除。此处与“恶魔”搭配,选“祛除”更恰当。答案选C。 【易错点】很多考生在答逻辑填空题目时,往往因对近义词语的辨析不到位以及常见搭配把握不准,不清楚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而导致误选。 【应对策略】考生平时应多积累公考高频词汇,掌握其含义及用法,并准确辨析近义词语间的差别。 易错点二:不看语境,不理意图 应对策略:把握语境,体会意图 例2:《舌尖上的中国》这七集纪录片,始于《自然的馈赠》归于《我们的田野》,显然是创作者试图的精心设计的布局,阐述一种________的美食理念,然而,他所推崇的饮食价值观恰恰是与当前的快餐时代________的。他自始至终都在告诉观众,真正的美食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劳动,需要回归自然。这种温柔却振聋发聩的提醒,持续不断地刺激着我们已经麻木的舌头。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返璞归真背道而驰 B.原汁原味殊途同归 C.耐人寻味南辕北辙 D.意味深长大同小异 【答案】A。解析:文段中提到《舌尖上的中国》阐述了相应的美食理念,是源于《自然的馈赠》和《我们的田野》,由此可以知道其理念是自然、简单的,因此排除CD两项(耐人寻味:值得仔细回味,意味深长,含蓄深远);从“然而”可知,其中的饮食价值观与当前的快餐文化相反,“殊途同归”的意思是,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同一个结果,与文段意思不符,故只有A符合。 【易错点】很多考生在做选词填空的时候只是凭感觉将选项代入,读着通顺即选,而不分析材料语境,更不去领会材料的意图,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会导致丢分。

2017年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

2017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40题,参考时限35分钟) 21.物理学研究与艺术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若是不能_______,就只能千锤百炼,成年累月的辛苦工作来解开暗物质的谜团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妙手偶得 B.一蹴而就 C.守株待兔 D.灵机一动 22.在这个万物互通互联的时代,单个企业是无法“”的,只有人人安全、合作伙伴都安全、整个环境都安全,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网络安全,这也是网络安全的更高等级--生态安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明哲保身 B.自力更生 C.独善其身 D.自给自足 2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简单重复或危险的作业将由机器执行,低端蓝领、白领阶层可能会被人工智能,未来人工智能对职场很可能产生颠覆性影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取而代之 B.越俎代庖 C.鸠占鹊巢 D.更弦易辙 24.卫星轨道数据是一类需要严格保密的数据,卫星所有人将卫星的位置和运行路线视为机密资料。拥有卫星的那些企业担心泄密会使自己丧失竞争,因为把的定位信息泄露出去,可能会向竞争对手暴露自己的实力,政府也担心这会危害国家安全。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筹码详细 B.能力准确 C.机遇隐藏 D.优势确切 25.各国在对外交往中常常会形成一套相对的话语体系,特别是拥有自己的核心话语。对外话语不仅体现一国的外交政策,更了一国对外沟通的基本态度和价值。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灵活承载 B.独立说明 C.固定代表 D.集中体现 26.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功能受损,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后果。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是中国独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解决这一问题_______,且无法毕其功于一役,多项改革不可能_______,但严峻的现实提醒我们,多层次的行动、全方位的改革必须启动或加速。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千难万险齐头并进 B.错综复杂避重就轻 C.迫在眉睫万无一失 D.千头万绪立竿见影 27.对于科学家来说,数学公式可以展现大自然的基本原理,或者将复杂的东西简洁地表达出来,这的确。但对普通大众中的一些人而言,公式也可能是令人生畏、晦涩难懂的;然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正是公式的使其变得迷人:即使不能理解公式的含义,我们也可以被它打动,因为我们知道,有些公式蕴含着一些超出我们理解能

事业单位考试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 ?【测查内容】 ?常识判断包括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科技、生物、地理、历史、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主要测查考生的知识面、知识结构以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作答时,要仔细阅读问题题干部分和四个备选答案,根据常识对事物间的关系作出判断,并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答案。常识判断题主要依赖于平时的知识积累、观察和思考,它不依赖于任何一门具体的专业知识,涉及面广,要求广大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多观察,勤思考。 ?常识判断题一般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常识记忆;另一类是在常识基础上偏向于判断。 应试技巧: ?(1)有选择有重点地复习和记忆。各类常识浩如烟海,没有一个人可以全部掌握。因此,一方面要靠考生的平时积累,另一方面考生应根据每年的考试大纲,在考前有选择、有重点地记忆相关常识。 ?(2)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复习和记忆。综合基础知识准备过早意义不大,因为会不断遗忘。因此比较好的做法是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在考前的适当时间开始背诵和记忆。 ?(3)考试时不必无谓地花费过多时间。常识题对考来说通常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所以,考试时考生只需要看清题目,而不必花费太多时间进行思考。对不会的题目可尽快猜一个答案,然后进入下一题。 ?【文学常识】 一、我国古典文学之最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 3、《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

4、《离骚》是我国第一首优秀的长篇抒情诗,作者是战国时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 5、《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作者是孔丘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6、《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私人编撰的史书,作者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丘。 7、《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罗贯中。 8、《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施耐庵。 9、《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10、《梦溪笔谈》是我国第一部用笔记文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 11、《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12、《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吴敬梓。 13、《红楼梦》是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早期白话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 14、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作品收在《楚辞》里。 15、李清照是我国第一个女词人,作品收在《李清照集》里。 16、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作品收在《李太白全集》里。 17杜甫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收在《杜工部集》里。 18、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收在《白氏长庆集》里。 二、作家作品并称 1、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相如、司马迁。 2、史界两司马:司马迁、司马光。 3、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6、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7、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8、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 9、风骚:《诗经》和《楚辞》。 10、乐府双璧:《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11、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2、中国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13、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 14、六艺:六种经书,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技能:即礼、

事业单位备考行测之言语理解练习题

事业单位备考:行测之言语理解练习题 大多数考生对言语理解题都是望而却步的,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考生们应该熟练掌握此类解题思路,平时多加练习,这样就可以节省考场上解题的时间。下面事业单位考试网针对不同类型的言语理解题,为广大考生介绍相应的解题技巧,考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参考。 1. 很多时候,政策及政策建议的基础不过是主观的信念。所以,究竟是需求管理政策更好,还是供给刺激政策更好,不大容易判断。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好”是指什么?是从多长的时间尺度考虑的?凯恩斯当年为自己的政策建议辩护时说过一句名言:“我们迟早都是要死的”。这话引人深思。 对本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社会科学领域中本不存在绝对的客观真理 B. 政策的好坏不过是主观的信念 C. 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刺激政策的好坏没有定论 D. 社会管理政策应该因时、因事而定 2. 人类在创造灿烂文明的时候忽视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曾经孕育了辉煌灿烂文明的巴比伦已湮没在漫漫黄沙之下;早期人类文明发祥地印度河流域由昔日的良田沃野变成65万平方公里的塔尔沙漠;被誉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流域如今成为以“黄土高坡”为特征的贫穷落后之地……有人曾说,人类文明起始于砍倒第一棵树木之际,将毁灭于砍倒最后一棵树木之时。 本段文字直接支持的观点是()。 A. 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却破坏了生态环境 B. 人类破坏生态环境,遭到了大自然的惩罚 C. 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D. 一味的对环境的破坏必将带来人类的毁灭 3. 近年来,有关“遮羞墙”的报道很多,“遮羞墙”背后折射出来的问题值得深思。某些官员面对困难和问题不是穷则思变带领群众去克服,去奋斗,而是想走捷径、抄近路,大搞面子工程;绕着公路转,隔着窗户看,是很多领导干部下基层的典型做法;有不少地方,老百姓上访反映问题,被视为“刁民”、“钉子户”,被地方政府想千方设百计阻止,甚至动用政法机关一关了之……

2018年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必考题型

2018年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必考题型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时间定在12月10日进行,现在广大考生已经进入2018年国家公务员备考高峰期,2018国家公务员行测言语模块主要分为阅读理解、语句表达、逻辑填空,这三大题型又细化成许多小题型,今天小编就给考生们分享下,言语必考的题型的解题思路及其方法。 一、主旨概括题 主旨概括题是所有题型的基础,考察应试者对整个文段的把控能力,整个文段分为有主旨句和没有主旨句两种情况,有主旨句时,考生需要通过关联词和行文的分析去需要主旨句,进而分析哪各选项和其语义相近,进行同义替换。没有主旨句时,考生需要对正片文段进行全面的概括,归纳共性。 下面通过真题来给大家具体进行讲解: 第一种情况:文段中有主旨句 【例1】(山东-行测-2013)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赞美的可信度要靠批评的自由度来检验。如果我们处在一个不能自由表达批评意见的环境中,那么无论赞美的声音表达得多么充分,也不能让公众信以为真,因为最真实的评价总是在一个可以自由竞争的言论环境中产生的。一旦缺失了这一保障赞美言论公信力的制度土壤,哪怕赞美真的是出自当事人的真情实感,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 赞美与批评是矛盾的统一体 B. 真实的赞美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C. 批评和赞美都需要自由的言论环境 D. 能够自由表达批评才能有真实的赞美

【答案】D。 【解析】文段开头就提出观点“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进行正面理解就是:赞美有意义,批评要自由。文段后面出现两个反面论证,“如果……不……”和“一旦缺失……”说明要自由的批评以及赞美需要自由批评,更加论证了观点句,对观点句进行同义替换的是D选项,A,C选项将批评与赞美混淆为并列关系,这是常见的陷阱选项,在分析文段时一定要看清文段强调的侧重点,不可想当然的进行选择,B选项缺失批评这一主体,可直接排除。 第二种情况:文段中没有主旨句 【例2】(春联-行测-2011)从羊皮纸、竹简到纸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从摩尔斯电码、二进制代码到影像的数字化,文化产品的载体越来越轻盈,精神产品的传播也越来越迅捷。特别是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打破了文化内容传播的时空界限,让文字、视频、音乐可以在瞬间传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同时,借助科技创新的种种新工具,人们可以以更快捷的速度,制作精彩纷呈的动漫游戏、数字影视、手机报纸、网络出版、有声读物等等,并由此创造出一个个全新的文化产业。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 文化的进步包含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B. 科技创新使文化创新的潜力变得无穷 C. 科技创新大大推进了文化创新的进程 D. 科技创新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工具和载体 【答案】D。 【解析】文段通过并列关联词“同时”可以看出是并列关系,分分结构,文段第一层含义是科技的发展使得文化的载体变轻盈,带来一系列的发展,第二层含义是科技进步又为文化提供了新工具使得文化产业全新的发展。A选项表述错误,文段讲述的是科技对文化的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