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分析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中央部属高校学科建设
论文摘要:地方高校是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的主体部分,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相当大的比例,“地方性”是其最基本的特点。

文章针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对策研究,以期从加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入手解决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和不足,从而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

一、地方高校的范畴及特点
1.地方高校的定义和范围
20世纪末,受国外大学办学理念的影响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资源逐渐从中央政府管理转变为地方政府进行配置,使得一大批高校划转为地方高校。

根据国家教委科技司编写的年度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地方高校是指非国务院部委所属和非国家教委直属的地方性高等学校(/)。

根据百度词条的定义,地方高校即地方所属高等学校(省属高校),是指隶属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特别行政区,靠地方财政供养,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院校,主要面向所属省区招生。

当前,地方高校在数量和整体规模上占据了优势,成为中国高等学校的主体部分,占据很大的比例。

有人曾形象地把中国的所有高校比喻成一座金字塔,而地方高校就是这座金字塔的塔身部分。

本文提到的地方高校是指非中央部属高等学校,由地方财政拨款建设,服务于地方,并且涉及学科建设的高等学校。

2.地方高校的“地方性”特点
地方高校具有“地方性”的鲜明特点,它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给予和接受的单向联系,而是互利互补的双向联系。

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为地方高校提供财政、政策、科研项目、场地、产业化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培养大批专业人才,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地方高校与地方因此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互利互补,相互促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新技术以及专业人才的渴求,地方高校的“地方性”将成为其特殊的使命和“生长点”。

二、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当前,地方高校因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以及发展历史的影响,存在诸多问题,如经费严重不足(教育学/高等教育论文/)。

在2011年3月召开的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四川省宜宾市委副主委、宜宾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系副主任魏琴向大会议案组提出了防止地方高校边缘化生存的建议,特别指出地方高校经费来源的问题,一是中央财政投入极少;二是经费投入比例不足,地方财政拨款到位情况不理想;三是东西部拨款差异大等,通过深入地调研和分析,明确指出当前地方高校生存面临的主要问题——经费来源的问题。

同时,地方高校还面临政策制度的制约、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科研投入和产出有限、地域和规模制约发展、生源和师资队伍建设的不足、社会地位、声誉和影响力的局限等等诸多问题。

地方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导致其学科建设存在先天不足。

同时,在后天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

学科建设水平可以反映一所高校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是衡量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最根本的依据,也是其履行三大职能的重要平台,因而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工作,也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龙头。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央部属高校,并且有差距逐渐拉大的趋势。

地方高校要生存并谋求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抓住学科建设这项最根本的工作。

1.学科建设经费严重不足
我国是典型的“穷国办大教育”,教育经费是最大的问题,相对于其他教育强国而言投入明显不足,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因素。

与此同时,地方高校的经费相对于国家重点支持的中央部属重点大学而言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导致进行学科建设经费的短缺,从而限制了学校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2.学科建设缺乏特色
一些地方高校在进行学科建设的过程中缺乏整体规划以及对自身的合理判断和定位,片面追求学科的大而全,存在“一哄而上”的现象,强调面面俱到的综合,表面上看是增强了高等学校的整体实力以及综合竞争力,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目标不明确,整体资源被分散,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得不到强有力的支持甚至是被忽视,实际上制约了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3.学科建设缺少高端人才以及科研队伍
对学科建设而言,人才是关键。

由于地方高校办学实力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很多高端人才难以引进,自身的人才培养又存在周期较长以及学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缺乏人才也将阻碍学术梯队和科研团队的组建,学科缺少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以及学术梯队、科研团队的支撑,将难以有所突破和发展。

4.科研基地和平台建设不足
科研基地和平台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地方高校由于资金和机构构成等因素导致科研基地和平台设备陈旧、老化,无法满足科研需求;也有部分引进的重大高水平设备由于缺乏配套设施和专门操作人员而导致闲置;科研实验人员水平低、流动大,难以胜任科研基地和平台的高水平建设,从而制约了学科发展。

5.科研成果有限
衡量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的水平,很大程度上由该学科取得的科研成果来体现,科研成果包括论文、专著、项目、奖项等内容。

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普遍成果有限,学术论文数量少且层次不高,难以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项目,与企业合作范围狭小,项目资金少,难以突破制约,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6.高校间学科竞争大于合作
在某一地区范围内高校分布较为密集,各类高校在一些学科,尤其是优势学科上存在交叉或相似现象。

为了各自发展,高校之间在学科建设上缺乏协调和配合,竞争大于合作,尤其是发展水平相近的地方高校,竞争导致资源浪费、争抢市场、优势难以显现等,制约了双方的发展。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对策研究
学科建设主要要素包括学科的方向、学科梯队、研究基地、科学研究、学术环境、人才培养等。

其中:学科结构及学科方向的确立是基础,学术带头人的遴选和学科梯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研究基地是学科建设的依托,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学术环境是学科建设的保障,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是学科建设的目的。

[1]针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地方高校应当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明确发展目标,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学科建设。

1.进行特色学科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
地方高校相对于中央部属高校优势不足,劣势明显,生存和发展成为地方高校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特色学科建设是出路。

特色学科建设可以理解为特色建设学科或发展特色学科,它是指特色学科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结合高校自身发展,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促进特色学科发展和提高特色学科水平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2]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中不能一味地扩张,不能片面追求大而全,应该机智调整扩张或者收缩学科投入和建
设力度,明确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科,集中力量进行培育,提升办学质量,创建学科品牌,提升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2.进行学科创新,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
在部分基础学科建设方面,中央部属高校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地方高校若要建设相关学科难以取得成绩,将受制于中央部属高校的影响。

因此应该突破传统观念,掌握学科发展规律,勇于尝试新的探索,利用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关注新兴、边缘和交叉学科,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整合力量进行建设,能够开辟一片新的领域,为地方高校谋求发展的空间。

3.加大人才引进和师资培养力度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起点低,发展受制约,应想方设法加大引进高端人才的力度,通过政策的制定等保障措施,吸纳优秀人才,并保障、激发其发挥潜能,带领学科团队取得成果。

可以动员优秀校友反哺高校,引进重点高校优秀毕业生优化学缘构成,逐渐形成数量、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为学科建设保驾护航。

4.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学科建设
地方高校最鲜明的特色便是其“地方性”,即有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特殊功能和使命。

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一天然属性,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学科建设。

要在客观、准确定位自身发展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分析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利用地方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等培育特色、优势学科,创建学校学科品牌,提升学校学科实力,增加学校学科与地方经济的关联性,并提升服务能力,使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谐发展。

5.增进校际交流,实行错位发展战略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同类高校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恶性竞争将导致很多问题不利于双方的发展。

因此,必须增进校际间的交流,实行优势互补以及错位发展的战略,利用有效的资源开展不同方向的学科建设,共同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深刻感受到学科建设对于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生存和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这是一项长期的、需要统筹规划和逐步推进的工作,不能妄想一蹴而就,也是一项富有创造性、需要综合考虑和广泛配合的工作,不能只依靠单一部门的力量。

地方学校要在时代的变革中和生存的激烈竞争中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就必须要重视学科建设,通过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突破重重困难的制约,促进高校自身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玉香.试论地方性高校学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4).
[2]吴毅.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的途径与思考[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6).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