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类企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问题研究_崔修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合模式的选择
项保华认为,公司并购后管理整合工作通常可从
68
2010 / 10
机械制造 48 卷 第 554 期
质量·成本·管理
表2 整合的 3 种模式
管理制度 、 经营业务与组织文化 3 个层面展开 。 公司管 理制度层面的整合是最基本的整合工作,而是否进行 经营业务和组织文化的整合,取决于两公司经营业务 相关性与公司组织文化的强弱状况,对不相关领域进 行 业 务整 合 及 弱 文化 企 业 强 制向 被 并 购 企 业灌 输 文 化, 都将带来混乱和冲突 [ 6 ] 。 笔者查阅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得出并购后的人力 资源整合主要取决于 3 个方面: ① 业务相关性决定着 人力资源某些方面有没有必要整合; ② 被并购企业的 文化强弱决定着整合成功的可能性和整合所需时间的 长短; ③ 并购企业在整合方面管理能力和管理经验决 定着整合的程度和效果 。 根据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在以上 3 个方面的差 异, 笔者将整合模式划为 3 种类型: 注入式 、 融合式、 并 存式, 见表 2。
参考文献
[1] [2] [3] [4] [5] 李树刚, 吴智铭, 庞小红 . Job - shop 的实时调度 [ J ] . 上海 交通大学学报, 2004 , 38 ( 4 ) : 560 - 563. 蓝炳伟 . 一种车间调度系统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J ] . 装备 制造技术, 2008 ( 8 ) : 57 - 59. 鞠全勇 , 朱剑英 .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动态车间调度系统 的研究 [ J ] . 中国机械工程, 2007 , 18 ( 1 ) : 40 - 43 张宇,孙宪鹏 . 基于多代理结构的 Job - shop 动态优化调 度策略的研究 [ J ] . 制造业自动化, 2001 , 23 ( 3 ) : 22 - 25 郭永辉, 钱省三 . 基于鼓 - 缓冲器 - 绳子理论的整合式生 产作业控制系统研究 [ J ]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6 ( 2 ) :
。 由于民族文化
企 业 文 化 冲 突
双 重 冲 突
民 族 文 化 冲 突
成高凝聚力的团队的过程
[5]
。 该概念指出了人力资源
整合的手段: 组织制度 、 组织激励、 组织文化, 整合的内 容: 成员目标、 愿景、 价值观, 并提出整合的成果: 形成 高凝聚力的团队 。
3
▲图 1 跨国并购中的企业文化冲突与民族文化冲突
[3]
2
人力资源整合对跨国并购的影响
企业并购的目的是增加自己的规模,降低交易成
本, 实现多元化扩张, 产生协同效应, 增加自己的竞争 力, 从而带动企业价值的持续增长 。 库伯斯 - 莱布兰会 计与咨询公司在 1993 年对英国 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金额超过 1 亿英镑以上的大型收购进行调 查, 发现 54% 被调查总裁认为该项并购是失败的, 该公 司调查了 100 家大型公司的高级管理者对于并购成功 或失败的原因分析, 如表 1 所示 。
今年以来,全球并购市场持续回暖 。 数据显示, 2010 年前两个月全球并购交易额达到 4 040 亿美元, 较 2009 年 同 期 增 长 近 5% 。 而 根 据 数 据 提 供 商 截止到 2009 年底, 中国公司的海外并购 Dealogic 统计, 交易总额达到 460 亿美元,几乎追平去年创下的历史 最高纪录 500 亿美元 。 近期有两个最引人注意的复杂 制造业的并购, 一是 2009 年 12 月, 中航工业西飞收购 了 FACC 公司 ( 菲舍尔未来先进复合材料股份公司 ) , 完成了中国航空工业首次海外并购 。 二是浙江吉利控 股集团有限公司在 2010 年 3 月宣布与福特汽车签署 最终股权收购协议,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 100% 的股 权及相关资产( 包括知识产权 ) 。 虽然并购高潮一波未
质量·成本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管理
制造类企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问题研究*
□ 崔修斌 □ 王艳平
西安
□
栗建华
西北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摘
710129
要: 分析制造类企业跨国并购比本国并购存在的额外风险,并且结合统计研究得出人力资源整合是影响跨国并
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 依据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的情况给出 3 种人力资源整合的模式和执行整合过程的步骤,最后结 合案例给出人力资源整合建议 。 关键词: 跨国并购 人力资源整合 模式 步骤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4998 ( 2010 ) 10 - 0067 - 04 平,一波又起,中国在海外并购中占的份额也越来越 大, 但经统计, 跨国并购后的绩效并不容乐观 。 许多国 内外的学者对跨国并购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 得出未进行充分的人力资源整合是跨国并购失败的主 要原因之一 。 在跨国并购中, 实施并购的企业只关注并 购时的价格, 目标企业的资产状况, 经营情况, 产品优 势,而很少关注包括被并购企业人力资源是否能被良 “硬件 ” “软件 ” , 不关注 ;只 好整合的问题 。 这种只关注 “现在 ” “未来” 关注 , 不关注 的做法, 往往都在并购完成 后的运营过程中付出很大的代价 。 本文就是研究了跨国并购的额外风险,根据并购 企业和目标企业情况的不同,总结出跨国并购的人力 资源整合模型及其特点和适用情况,并给出一般人力 资源的整合步骤,希望给走出国门进行跨国并购的中 国企业些许启示, 提高并购后的企业绩效 。 中图分类号: F272. 92
机械制造 48 卷 第 554 期
2010 / 10
67
质量·成本·管理
1 跨国并购及额外风险
跨国并购是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 渠道和支付方式,将另一国企业的整个资产或足以行 使经营控制权的股份收买下来
[1]
的差异, 跨国并购双方的组织成员有着不同的价值观 、 信仰和传统,由此决定着他们有差异性很大的行为规 范 。 企业文化作为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大文化背景下 文化, 既是宏观文化的一个组成 产生和运作的“微型 ” 部分, 又有着自己相当独特的表现, 企业文化在不同的 国家里可以被重新诠释 [ 2 ] 。一般来说, 两个国家间民族 文化相差越远, 企业的组织特性差异也越远, 即企业管 理实践是和民族文化息息相关的 。
。 形式上包括横向跨
国并购、 纵向跨国并购 、 混和跨国并购 。 跨国并购的成功率远远低于同国并购,是因为在 跨国过程中不但会遇到本国企业间并购时遇到的所有 法律风险和文化风险 。 问题, 还会遇到政治风险、 1. 1 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多是由于意识形态差异 、 本国产业利益 “经济爱国主义 ”思潮及对并购国的 和国家安全考虑 、 敌视而产生的 。 由于政治因素的阻挠, 多半并购不会成 功, 也涉及不到整合问题。 1. 2 法律风险 关于 海外并购对东道国来说, 是外资引入的问题 。 历史背景等 如何利用外资, 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 因素的差异, 各自对待外资有不同的法律规定 。 由于中 国的法律制度和世界上很多地方的法律制度有比较大 的差异,而且许多中国本土企业家对于被收购企业所 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并不了解,因此企业在并购过程 中必然会遇到众多方面的法律风险 。 按最初的协议, 多名阿尔卡 TCL 并购阿尔卡特后, 特员工将转入合资公司 , 以阿尔卡特原来的高薪酬福 利,月支付每人每月近万欧元,每月的人力成本高达 这意味着只要 8 个月就能将并购时拿出的 700 万欧元 。 5500 万欧元耗尽 。由于自身盈利无法支撑这种高人力 成本, 被迫决定裁员, 但由于对欧盟劳工就业相关法律 不熟悉, 且至 TCL 发现要裁员的话必须提前半年通知, 少需为每位被裁员工支付 150 万欧元的 “遣散费” ,无 奈之下只好重新谈判, 商讨二次重组 。 整合不仅不能完 成, 而且错失良机 。 1. 3 文化风险 因为跨国并购双方来自不同的国家,并购后面临 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双重差异 ( 如图 1 所示 ) ,或者 说民族文化放大了企业文化的差异
表1
[4 ]
并购失败与成功的原因
从该调查的数据中可看出,在成功或失败并购调 查中, 整合原因是被引证比例最高的两个原因, 其中并 购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源整合中的管理层素质 和文化差异问题 。 在成功的原因中, 比例最高的是有详 细的并购后整合计划且迅速实施, 其中人力资源整合中 文化融合的问题也是成功的主要原因 。 这一调查结果 充分显示了人力资源整合在并购中的重要作用 。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 尽管海外并购热情高涨, 但相 关资料表明,由于没有很好的人力资源整合策略和良 好的执行力,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率低于 30% 。 人力资源整合是指通过运用组织制度 、 组织激励 、 组织文化等手段, 与组织成员在目标 、 愿景、 价值观等 相互适应 、 相互促进 、 共同提升, 形 方面进行相互融合、
和并购谈判及协议的签订这一段时期 。 这一阶段的人 力资源整合的主要内容包括: 挑选整合经理, 负责整合 管理工作; 成立人力资源整合小组, 负责并购前后双方 企业的人力资源整合工作; 调查和评估双方尤其是被 并购方的关键人员; 制定人力资源整合计划, 确定整合 战略和实施方案 。 4. 2 进入快速整合阶段 进入快速整合阶段,即整合经理入驻被并购企业 后进行的人事调整和优化组合,按照公司的战略目标 重新配置两家企业的人力资源。 在这个阶段, 人力资源 整合的主要内容包括: 主管人员的委派; 留住关键的管 理和技术人才; 进行广泛的交流沟通工作, 了解员工们 的心态, 快速推行人力资源的整合计划, 按照企业实际 需要和人尽其才的原则进行人员的重新配备; 做好被 裁减员工的安置 、 安抚工作 。 4. 3 全面融合阶段 这个阶段是指快速整合完成后,还要进一步使并 购后的两家企业员工真正在观念意识上融为一体,这 样整合过程才算最后完成 。 而要真正使留下来的员工 重新组合成一个有战斗力的组织,还要改变员工的思 想意识, 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进行并购后的全面融 合工作。 在全面融合阶段, 则要更多地执行沟通 、 协调 、 激励等职能, 工作的重心发生了转移 。 如果说人力资源 “形合 ” “神合” , 那么, 全面融合就是 。 的快速整合是 企业并购过程中人力资源整合 3 个阶段并不是截 然分开的, 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
( 编号: 08E029) *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编号: RW200816 )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社科与管理振兴基金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 2010年6月
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
大引起的生产调度问题,且系统可得到每个任务的确 切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对生产计划的安排具有很强 的指导意义 。 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系统的正确性与 可行性。 [7] [6] 252 - 255. 李岩 , 吴智铭 . 遗传算法在柔性动态调度中的应用 [ J ]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 2001,35 ( 2 ) : 250 - 255. YANG Hong - hong, WU Zhi - ming. Study on the Dynamic Scheduling in FMS Real - time Production Environment [ J ] .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01, 14 ( 3 ) : 193 - 197. [8] Hoitom ttbe D J.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Job - shop Scheduling Problems [ J ] .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1993, 9 ( 1 ) : 1 - 13. [9] 姜国栋,陈晶 . DNC 通讯系统在网络制造技术中的应用 [ J ] . 佳木斯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09,27 ( 1 ) . [ 10 ] 李卓 . 网络化数控加工技术 [ D ] . 大连: 大连铁道学院, 2004. ( 编辑 文 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