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治课选用时政材料的五大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政治课选用时政材料的五大原则
作者:余秀芬
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7年第18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教学改革,广东省的政治教学要求也在不断变化。纵观这些年的中考试题可以发现,关注社会热点,迎着时政热点问题出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社会生活情境进行分析的能力,早已成为中考政治试题的命题趋向。因此,在政治教学中,关注时政材料已成为广大政治教师的共识。很多政治教师在教学中都会引入一些时政材料进行授课,从而适应新时期的教学和考试要求。
近年来,我经常参加校内外的听课活动,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政治教师在选用时政材料方面没有把握好分寸,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我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没有控制好数量。有的教师选用时政材料太滥,如一节课播放多个视频资料,使政治课变成“放录像课”,教师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点拨和讲解,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没有把握好质量。有的教师在网上下载时政材料后拿来就用,对一些过长的视频没有进行必要的剪辑,对一些过长的文字材料没有进行加工和整理,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挤占了课堂的容量。
3.没有注意科学性。有的教师一味追求激发学生兴趣,而忽视时政材料与教材知识的关联性,课堂上热热闹闹,但教学实效却适得其反。
4.没有注意方向性。有的教师引入大量负面的社会信息和舆论,或者只引用正面的事例而从来不用负面的材料,容易使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出现偏差,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当今的网络化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介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新闻,但如何取舍这些时政材料,哪些例子上课要多用、哪些例子要慎用、哪些例子不能用,这些都考验着教师们的智慧。我选用时政材料一般采用“取新弃旧”“要精勿滥”“增正减负”“选真弃假”“求近舍远”的做法,坚持把握“新”“精”“近”“正”“土”这五大原则,通过精选时政材料,让时政材料服务于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一、“新”——选用新鲜的时政热点。把握时效性
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但政治教材普通存在编写相对滞后的问题,由于受编写时间和篇幅的限制,不能及时将社会生活中最新的时政热点编人教材,弱化了教材的时效性。如果教师上课时还是照本宣科,那么就很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而这也不符合现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考试的要求。
我们把新鲜、热辣的时政热点及时引入课堂,既可弥补教材的不足,又可以给政治课教学增添新鲜感。我平时非常关注社会时政,经常在看新闻的时候思考“有哪些新鲜的材料可以引入我的课堂”,通过不断更新课件,增加时代气息,提高学生兴趣。例如,当2016年8月21日中国女排姑娘披荆斩棘取得奥运会冠军后,当2016年10月17日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后,我立刻下载了相关视频,把这些非常鼓舞人心的热点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用崭新的时政材料代替过时的事例,把政治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习惯,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能力,锻炼和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当然,“打铁先要自身硬”,要想把生活中发生的国家大事、世界风云、逸闻趣事随时融入课堂,搞好时政教学,必须紧贴社会脉搏,平时养成读书看报、听新闻的好习惯,关注和积累大量的热点资料,这样才会在备课過程中激发灵感。手中积累的热点材料多了,教学时使用才能得心应手。
二、“精”——选用时政材料要精准。把握针对性
时事天天发生,选择时事热点要懂得取舍,不要太滥。我们在选取时政材料时,一定要根据知识点这个“源”精心选择,如果有多个材料,应坚持“优中选优”,精选那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近期社会关注度高的材料。有时课堂教学只需要一两个典型热点案例就足以层层深入、说明问题,案例过多,反而会混淆视听,亮点和中心会在饱和中被淹没。
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有的教师一节课播放多个视频资料,把政治课变成单纯的时事课或“放录像课”。曾在一所兄弟学校听了一节九年级政治课,内容是讲授民族精神,授课教师连续播放了“1998年抗洪精神”“2003年抗‘非典’精神”“2008年抗震救灾精神”“2015年弘扬抗战精神”等多个视频,把时政教育变成了讲故事,结果教师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本节课的基础知识点一一民族精神进行必要的讲解,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我在讲授这个内容时,只精选了“2015年弘扬抗战精神”这个当时社会关注度极高的材料,在课堂播放“九三阅兵”片段,让学生切身感受强大的民族精神,增强对伟大的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在听课中还发现有的教师对时政材料没有进行一些必要的加工和整理,下载了就直接使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有位教师在讲九年级“依法治国”这个内容时,播放了我国“打虎拍蝇”的视频,这个视频详细记载了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干部以及他们的犯罪过程,视频用时超过了15分钟,但对教学帮助不大。其实,介绍我国“打虎拍蝇”的视频非常多,我们应精心挑
选那些短小精悍、重点突出的材料,或者在下载资料后进行适当的加工、剪辑再使用,这样才能发挥时政材料应有的作用,提升教学效果。
三、“近”——选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增加吸引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生活,政治教材在编排上也注重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实践的联系,所以教师选取的时政材料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认知欲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施之以爱,导之以行”,从而实现三维目标。如果在教学中选用那些远离学生生活、远离现实的案例,不仅不具有说服力,而且还会让学生怀疑其真实性,削弱案例教学的实效性。如果事例与学生距离太远,学生觉得与自己无关,提不起兴趣,就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用那些“虚”“大”“假”的时政材料,强行对学生进行灌输,不但不能让学生认同,反而会引起反感,不喜欢这门学科和这个教师。
在教学中,我经常选用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让学生感同身受,加强学习效果。如在讲授“自我保护”这个内容时,我先播放了“女学生被骗跳海自杀”的新闻,然后让学生讨论“假如你接到类似电话,你会怎样做”。学生们想出了很多种可行的方法。通过选用活生生的社会事例,并实施师生合作、互动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把课本中的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及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教师重在导,学生贵在悟”,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人翁”作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理想的效果。
四、“正”——选用“真、善、美”事例。增强德育教育效果
政治教学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外,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我认为给学生树立榜样,弘扬正气、讴歌正义,用积极向上的例子去激励学生,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经常选用“真、善、美”的事例,少用“假、恶、丑”的材料。如果教师在上课时使用太多的消极案例,会让判断是非能力、分析社会问题能力还不足的学生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的社会一团糟,在思想上产生迷惑和动摇,不利于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所以运用事例时应把握正确方向,唱响主旋律。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选用当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孝心少年”这些知名度比较高的人物。如在讲授“责任感”这个内容时,我就选用了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官东——这个90后小伙子在2015年抢救翻沉的“东方之星”号客轮时,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装备给了落水者陈书涵,而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仅靠轻潜装置支撑出水。在众多的人物当中,我选用他的原因除了他的事迹非常感人之外,另外一个考虑因素就是他是一位年轻的、有勇有谋的海军大学生,这样的人物形象更能成为新时代学生的学习榜样。要知道,我们现在面对的初中学生已是21世纪出生的人,如果我们的举例还是老一套,还是停留在革命年代,宣传战斗英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铁人王进喜用身体制服井喷等英雄事迹,学生可能就不太容易接受了。所以,在新时期,我们要选用新的典型人物,增强学习榜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