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详细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学期末复习重点1.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十八周周末之前
2.财政学选题论文于1月3号之前交齐(纸质+电子版)
3.试卷题型:一、不定项选择题 15*2′
二、辨析题 3*6′先判断对错在做解释。
三、计算题 2*10′
四、论述题 3题 10′+ 10′+ 12′
4.财政学作业是达到良的硬性指标。
财政学期末复习重点
复习范围(未做特别说明的均为潘邦贵版教材页码)
导论
1、财政的产生p6 选择/辨析
财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财政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的产生以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基础,以国家的产生为前提。
(原始社会初期,没有剩余产品,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没有阶级和国家,也没有财政。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以及社会分工和产品交换的产生、发展,在原始公社内部出现了财产的私人占有。→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分配关系发生变化→国家产生→财政分配。)
财政的本质
财政是国家主导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行为,国家主导企业,商家,百姓的利益分配的关系,国家把握重大的问题
财政的属性
1)公共性;2)利益集团性;3)协调性(平衡性)。
财政的构成要素
1)
2)
3)
4)
2、西方学者财政学说p8-11
1)古典学派的财政理论(1776年-20世纪30年代)亚当·斯密
2)凯恩斯学派的财政理论(20世纪30年代-60年代)凯恩斯,萨缪尔森
3)新自由主义学派的财政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
①货币学派弗里德曼;②供给学派阿瑟·拉弗;
③公共选择学派詹姆斯·布坎南 & 戈登·图洛克
4)新凯恩斯主义(1993年克林顿入住白宫后)
马克思主义学说陈共p49
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是财政学的理论基础
(劳动价值学说、再生产理论等)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我国财政学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和财政学,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继承与发展。
第一章市场、政府与财政
1、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原因p17-19 陈共p22 选择/辨析
表现:1)资源配置失效:①信息不充分也不对称;②竞争失灵;③外部性(有正负之分);
2)收入分配不公;3)市场经济的宏观不稳定性。
原因:市场势力的存在、市场残缺和市场功能不足。
2、公共产品p21-23 选择
1)私人产品的特征:排他性和竞争性;
公共产品的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2)区别纯私人产品,准公共产品(混合物品),纯公共产品
纯私人产品:同时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纯公共产品: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准公共产品(混合物品):①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如森林,渔场,草原等公共资源;②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如收费的公园,博物馆,图书馆,学校,不拥挤的收费道路等
3)公共产品的提供:由政府来提供。通过无偿征税的方式来提供
公共需要陈共p23-28
1)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是相对应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提供私人物品用于满足私人的个别需要;由国家机关和公关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用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2)公共物品是从供给方面表达的,公共需要是从需求方面表达的。
3)公共需要的特征:
①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共同的需要;
②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
③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交税或付费);
④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
4)公共需要涵盖的范围颇广;
5)社会的公共需要是共同的,但又是历史的、特殊的。
3、财政职能p24-30 陈共p15-18 某一职能做简答题
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以及相应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的指定、调整和实施,可以实现对社会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结构与流向进行调整合选择。
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有①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②调节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③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执行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工具有实现资源在政府和私人部分之间的合理配置、财政支出以及税收。
2) 收入分配职能
所谓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的经济职能中对参与收入分配的各主体利益关系的调节,达到收入公平合理分配目标。
国民收入分配都必须经过初次分配和若干次再分配等层次,简称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达到收入公平合理分配目标的公平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有①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②调节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③调节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执行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工具有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转移支付以及税收。
3) 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
所谓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调整,使整个社会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实现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以及经济持续增长等目标。
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的基本内容有:①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供给总量的大体平衡;
②调节社会供求结构上的平衡。
执行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的主要工具有通过设置能够对进行自动调节的财政制度,以及运用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主动调节。
财政三大职能之间的关系是以稳定与增长职能为核心,以资源配置职能和收入分配职能为两翼。
1)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资源配置效率用什么指标来表示、如何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提高资源配置的总效率以及财政在配置资源中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①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 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③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④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⑤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①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凡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职;;
②规范工资制度;③加强税收调节;④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3)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
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