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幸福还给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把幸福还给孩子
一、孩子眼中的幸福
什么是幸福?幸福感因人而异,也因年龄不同而不同。对于未成年儿童,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父母的亲情呵护下自由健康地成长。可以在父母的怀抱中撒娇;可以向父母毫不拘泥地诉说在学校里发生的一些趣事或不快;在家中随心所欲地寻找自已喜欢的物件,男孩子拆拆装装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女孩子则缝缝连连,设计自己心爱的布娃娃;还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做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能有自由活动的空间,能得到父母宽严相间的慈爱,这就是孩子最大的幸福。
记得在一个电视纪实报道中报道了这样一个真实故事:一个二年级的小女孩儿,因受到母亲及姐姐的毒打而导致上课时不敢坐在板凳上学习,而这样的惨状不只发生过这一次,对这位小女孩来说在家中毫无温暖可言。因此有好心人要领养她,她却死活不肯去,她说要在家里跟妈妈、姐姐在一起。
孩子的幸福就这么简单,可就是这么简单的幸福也越来越难以实现了,为什么?
二、孩子幸福缺失的原因
1、农村孩子因择校而造成亲情缺失
家长误认为只要给孩子选择一个好学校就是对孩子的最好教育,忽视了家庭对孩子的深远影响,家长根本认识不到老师和托管的教育与管理是无法替代家庭教育与管理的。
其原因是因为孩子是在问题中成长起来的,没有不犯错误的孩
子。正如刘少奇先生说过的:孩子从生下来的一刻起就在不断地犯错误。有专家认为:孩子小时候犯的错误多并不一定是坏事,只有犯了错误才给了他改正错误的机会,才能更好地完善孩子的健全人格。俗语说: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孩子的情况了如指掌,通过孩子的言行掌握和判断孩子的心理变化,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问题有过夜,把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这样的要求对于老师和托管人员来说是无法做到的。因为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孩子,群体教育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不良个性,极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而孩子在外人面前是要伪装自己的,他们把缺点和错误隐藏起来,表面看孩子很乖巧,但不等于孩子身上不存在问题。而这些问题得不到根本及时的解决,孩子小,对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久而久之就会使这些问题成为了孩子的日常习惯。等积蓄成大问题时再来纠正为时已晚。
有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就被送到城里去寄宿,把一个幼小的孩子孤零零地安置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可想而知,孩子远离了亲情的呵护,失去了撒娇的机会,同时也失去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他的成长就会被家长制造的这张无形的灰网罩着,难见天日。
寄宿虽曾风靡全国,但经过时间验证,弊端渐显:其一是孩子因思念父母而痛苦难耐;其二是因无亲人爱抚而浮躁;其三是易结交损友;其四是久别父母后再难于接纳父母的管教,从而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其五是因伪装久了而丧失了真诚的本性。从而养成虚伪与猜疑的性格。有关专家研究发现,过早寄宿的隐患在其成年后的工作及婚
姻生活等方面会有所体现。很大程度上难于缔造幸福和感受幸福。
可是,家长却无视这些或隐或现的现象,只认为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就是为孩子负责。其实不然,孩子的成长是多元化的。
还有一部分家长送子外出求学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出于为孩子着想,还掺杂了一些其他原因,如面子——父母有能力;省心——不用天天照顾孩子起居等等。熟重熟轻这是一个无须抉择的问题。
曾亲眼见过这样一幕,邻家孩子才上小学一年级,在外住宿已是第三个年头。一天妈妈在送他上校车时,他突然搂住妈妈脖子哽咽着说:“妈妈,求求你,别让我上车,妈妈,求求你了……”妈妈把脸贴在孩子的小脸上,泪也在眼眶里转。这一幕在大人眼里,只是觉得孩子不爱去上学,有哪位家长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思考过,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这种分离不亚于生离死别。
还有一个姓洪的学生自从去吉林一所学校住校后‘每月只能回家一次。回家后很少说话,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以前那个活泼可爱的洪儿再也找不到了,妈妈后悔不已。说这是拿钱买罪遭。洪儿内心里的那种苦涩,恐怕是我们团聚在家里的人难以体会到的,他平日里失去了父母的宠爱,远离家乡,独自一人,一切都是陌生的,孤独已改变了他的性格。
我有个同事,孩子六年级时被迫送到100里以外的一所学校去上学,住在亲属家里,两个月后一天,同事接到亲属电话,说她儿子每天晚上都很难入睡,每晚亲属都要多次去察看,昨天晚近11点了见她儿子仍未入睡,睁着眼睛在那里发呆,问他怎么了,他便说想家,
说完这话眼泪便扑潄潄流下来。亲属是怕孩子出什么问题才通知她。同事接到这个电话就趴在办公桌上哭起来了。我们听了也都跟着心酸了好一阵子。
三年级的柴某转到外地去上学,有一天因为想家而哭得浑身抽搐。一天,他突然问妈妈:“对于一个人来说,是爱情重要还是孩子重要?”他妈妈泪流满面,给我打电话时仍然哽咽不止。这是一个九岁孩子对妈妈能否去陪读而发出的质问!本该活泼天真的童年却因远离父母而变得如此早熟与无奈。家长给孩子的虚假幸福与孩子所需的真正幸福差距到底有多远?亲情的缺失给孩子带来的这些无法弥补的痛谁来买单?
我村有个马家,家庭生活并不富裕,勒紧腰带把孩子送到城里去求学。平时竟然靠借钱给孩子交生活费用,可孩子学习成绩竟然是倒数一二,想把孩子转回来,又觉得丢面子,可悲可叹!奉献了金钱与孩子的快乐,收获了贫穷与无奈。
2、城市孩子因课外班而失去快乐的童年
城市孩子幸福指数低,多因上课外班而丧失自由,在家长看来,孩子的自由就是浪费时间,就是虚度时光,只有把平时的节假日被课外班占得满满的才能赢在起跑线上。上小学的孩子,离开钢琴班要去美术班,离开作文班又要去书法班……失去了一切自由活动的空间。家长和孩子一样忙得苦不堪言。
遇到寒暑假也难得自由。寒暑假的作业任务不只是完成作业本,还要把下学期要学习的新课程由家长辅导而做好预习。一般情况下学
生到了初中就不上课外班了。就可以自由了吗?不,更累!因为上了初中后就更忙了,不是忙别的,而是忙着补课了,每个寒暑假三大主科齐上阵,家长心里也十分矛盾,补吧,不仅要花钱,也觉得孩子很累;不补吧,老师又满脸的不高兴,又怕孩子受到老师的歧视,权衡利弊还得选择补课。
唐弟的儿子上初中二年级了,每天在补初三的课程,早上8点半出去,直到晚上8点才回来,母亲为了陪孩子只好把工作辞了,专程陪孩子补课。其父亲十分气愤。我建议说你自己不去补老师总不能到家里来拽吧。他说:“不补?谁敢啊!老师讲的就是开学后的课程,你不补,下学期开学你就不会,老师讲得特别快,你根本就跟不上。”大多数家长都是怀着这种忐忑的心情参加补课的。想想可不是吗,我侄儿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而被迫辍学的。他是在上初二时由于寒假没去班主任老师那儿补课,开学后老师讲课快,又不给好脸色看,所以功课就跟不上了,一气之下说什么也不上学了。其实,老师的工作是很辛苦的,应该利用节假日好好舒缓一下紧张的神经,并借此时机读读书,丰富一下自己的学识,为下学期的工作充充电。
也可以值此之际外出旅游,领略异域风光,增长见识,是很不错的选择。何必把自己弄得那么累,让学生和家长都跟着你累。
虽然我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上排名是靠前的,我们为什么缺少创新人才呢,不就是这些教育问题造成的吗,我们的孩子已经失去了创新的机会,每天都被紧张机械的课业负担捆绑着,失去了创造的能力,他们只是家长和学校里制造成绩的机器,跟国家提倡的培养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