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氏体转变》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 贝氏体转变过程及其热力学分析
5.3.1 贝氏体转变过程 (1) 贝氏体转变的两个基本过程 1) F生长和碳化物析出两个过程→组织、性能变化 2) 奥氏体中碳的再分配 俄歇分析→孕育期和转变期间→碳的再分配 晶界、晶内有贫碳区(有利于F形核) Fe、合金元素无再分配现象 碳%、合金%、转变温度影响碳的再分配(C%高→
50 µm
Carbide-free bainite
(1) 无碳化物贝氏体
形态:宽板条F+富碳A(冷却后→转变M或P或B),不单独存在。 亚结构:位错;有浮凸 晶体学:K-S关系;{111}惯习面。 成分:低、中碳或Si、Al%高的材料。
g
g
a
a
a
20 nm
(2) 粒状贝氏体(Granular bainite)
5.1.1 上贝氏体(upper bainite)
铁素体尺寸大小→影响强度、韧性。 亚结构:BF板条内亚结构为位错。 铁素体中C%近平衡 表面有浮凸 晶体学
F、碳化物与A均有不同取向 F/A惯习面{111}A
成分:中、高碳钢容易出现,碳化物形态随碳含 量变化。
5.1.2 下贝氏体(lower bainite)
碳的脱溶形式
(3) 温度较低 C在A中长程扩散困难→ F中短程扩散→在F上析出碳化物(下B) 因过冷度大→晶界、晶内均可以形核 转变温度低→碳化物细;F中碳过饱和度↑。
碳的脱溶形式
(4) 在上B形成温度以上 C再分配→贫C区形成平行板条F A区域C不均匀→F板条生长出现凹凸界面→F合并→富C区被包围→残留的岛状
总之,随B形成温度↓,BF晶粒变细,F中碳含量↑,碳化物的弥散度增大,都 使B强度增加。
5.6.2 贝氏体的韧性
随着B形成温度的降低,强度的逐渐增加,韧性并不降低,反而有所增加。 B上碳化物主要分布在F板条间,F和碳化物分布都有明显方向性,且F和碳化
物尺寸均较大。这种组织状态对裂纹扩展的抗力甚小,F板条甚至可能成为裂 纹扩展通路。 而B下有良好的韧性。
形成条件:低碳或中碳合金钢在一定的冷速范围内连续冷却时获得的。 形态:
板条F+富碳岛状A 冷却转变:F+K;M+残余A;残余A 有浮凸;C%接近平衡; F中有亚单元
(2) 粒状贝氏体(Granular bainite)
成分:低、中碳合金钢(Cr、Ni 、Mo) 冷却:焊接、正火、热轧连续冷却出现 与粒状组织区别:块F+富C岛状A(无取向、无浮凸),与粒B共存。
第5章 贝氏体转变
wenku.baidu.com
本章主要内容
贝氏体的组织形态和亚结构 贝氏体转变的特点 贝氏体转变过程及其热力学条件 贝氏体转变机理 贝氏体转变动力学 贝氏体的机械性能 魏氏组织
5.0 概述
贝氏体转变:过冷奥氏体在介于珠光体和马氏体转变之间的中温转变 (550℃~Ms)。
贝氏体:铁素体和碳化物的两相混合物,为非层片状组织。 优点:使钢得到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减少像一般淬火产生的变形和开裂倾
散控制。
碳的脱溶形式
(1) 温度较高 碳在A、F中扩散能力强 温度高→过冷度小→形核少→F宽、间距大 F生长时→C排到A中→无碳B 富碳区A随后可以转变为M或其他分解产物,也可以保留为AR。
碳的脱溶形式
(2) 温度稍低 C在F中扩散→F中C%接近平衡 C在A中扩散不充分→沉淀在F板条束之间→形成上B 温度越低→组织越细
5.5.1 贝氏体转变动力学的特点
(2) 转变不完全性原因 领先相F形成→A富碳→相变阻力大 B比容大于A →转变后→机械稳定化 当Bf<Ms时→先转变的M→机械稳定化→不完全性↑ B转变温度↑→转变不完全性↑
过冷度小→驱动力小 碳容易扩散→柯氏气团多→A稳定性好
5.5.2 贝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
A区富碳、富合金元素→稳定化→形成粒状B
关于F中的亚单元现象
B中的F板条内都有亚单元组成。 先形成的亚单元诱发新的亚单元,不是连续生长。 以切变共格方式长大,速度快,但 F板条长大受碳扩散影响,速度慢。
切变理论的不足
无法解释上、下B具有不同的动力学曲线和转变激活能 无法解释上B中F内的浮凸与M的不同 B中无孪晶 碳化物析出形态与M不同(人字型)
(3) 反常贝氏体(inverse bainite)
成分:过共析。 形成:Bs以上,先共析Fe3C形成→A贫碳→上B寄生在渗碳体上形成。 领先相为渗碳体,而非F故得名 原因→冷却速度慢。
(4) 柱状贝氏体(columnar bainite)
形成温度:低温区或高压时。 成分:高合金钢;高碳钢;中碳钢 形成:晶粒内 形态:F放射状,其上分布碳化物 无浮凸
5.1.1 上贝氏体(upper bainite) 组织:Ferrite+Cementite 形成温度:B转变中、高温区。 在光镜下为羽毛状。在电镜下成束的、大致平
行的铁素体板条,自奥氏体晶界一侧或两侧向 晶粒内部长大。渗碳体呈粒状或条状分布于铁 素体板条之间,沿铁素体板条长轴方向排列成 行。 温度降低、C%增加→铁素体变薄。
(1) 强度与转变温度的关系 贝氏体的强度随形成温度的降低而提高。
(2) 影响贝氏体强度的因素
1) B中F的晶粒大小(晶粒细化) 形成温度越低,B中F晶粒越细小,B强度越高。 2) 碳化物的弥散度和分布状况 B下形成温度越低,碳化物弥散度越大,弥散强化对B下强度贡献越大。 若碳化物分布在F板条间,弥散强化效应很小。
5.4.2 台阶机理
认为浮凸不是切变的产物,是体积变化效应 与P转变机理相同,但组织非层片状 F按照台阶方式长大,受C在A中扩散控制 实验证实上B是此机理,但下B不是 台阶存在的原因不清楚
5.5 贝氏体转变的动力学
5.5.1 贝氏体转变动力学的特点 (1) 上、下B转变机制不同 实验: 全激活能 上、下B转变全激活能不同 动力学测定数据(转变时间与温度关系),结果也证实。
组织:Ferrite+carbide 形成温度:在B形成温度的低温区。 F形态:与马氏体相似,亦与碳含量有关。C%
低时,呈板条状;C%高时,呈片状;C%中等 时两种形态兼有。 碳化物分布:细片状或颗粒状、排列成行,分 布在铁素体针内部,以55~60°与针的长轴相 交;也可能有少量在铁素体间。 一般在A晶界或晶内形成。
(4) 奥氏体冷却过程中在不同温度停 留
在P与B亚稳定区停留→碳化物析出→加速B形成 在上B区停留→低温区B形成慢;B%↓ 在B低温区或M区停留→部分A转变→产生应力→温度回升B转变区后→加速后
续B的转变
5.6 贝氏体的机械性能
5.6.1 贝氏体的强度
贝氏体的强度可以看作是不同组织因素本征强度的总和,包括了纯铁的强度、 碳和合金元素的固溶强化、碳化物粒子强化和位错强化的贡献。
复相组织。 (1) 魏氏渗碳体 过共析钢,晶界、晶内形成;针状
5.7.1 魏氏组织的形态和基本特征
(2) 魏氏F 亚共析钢晶界形成 针状、末端尖、羽毛状 一定取向,{111}A;K-S关系 表面有浮凸 形核、长大,时间↑→尺寸↑
温度低、时间短,形成ε 含Si高,延缓渗碳体析出,形成ε
5.3.2 贝氏体转变的热力学分析
(1) 贝氏体转变的驱动力 ∆GV=GB-GA<0
奥氏体向贝氏体相变的自由能的变化为: ∆G=-∆GV+∆GS+∆GE+∆GP
只有当∆G<0时,贝氏体相变才能够发生。 T<Bs,但Bs>Ms点。 因为A中碳的再分配→F的C%降低→F的自由能降低;比容差小→通常Bs高于
5.1.3 其他各类贝氏体
(1) 无碳化物贝氏体(Carbide-free bainite) 当钢中含有较多抑制碳化物析出元素,如Si和Al等,或钢中碳含量很低时,在
转变初期和中期,碳化物来不及析出,贝氏体由条束状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 组成。 形成温度:在中温区的上下部均可形成。 形成:A晶界平行生长。
Ms。
Ms
Bs
(2) Bs点及其与钢成分的关系
Bs:贝氏体开始转变温度。 物理意义:奥氏体与贝氏体两相的自由
能差达到相变所需的最小驱动力时的温 度。 Bf:贝氏体连续转变的最低温度点。 C%<0.5%,C%↑→Bs↓; C%>0.5%,Bs 保持不变。
5.4 贝氏体转变机理概述
5.4.1 切变机理 浮凸效应 碳有扩散能力 F共格长大同时,伴有碳化物析出,B转变速度受碳扩散过程控制。 F生长是不连续的,条片中的亚单元不断诱发形核、长大,F长大速度受碳扩
等惯习面多种 (2) 贝氏体中的碳化物与F、A的关系 1) 碳化物性质 上贝氏体→渗碳体型 下贝氏体→亚稳定碳化物(温度低、时间短)或+渗
碳体
5.2.2 贝氏体转变的晶体学
2) 取向 上贝氏体→渗碳体从A中析出→与A有取向关系和惯习面 下贝氏体→渗碳体可能从F中析出,也可以从A中析出→结论不一致
碳化物容易析出)
3) 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成及其碳含量
F切变方式形成 实验: F中的C%过饱和,与该温度下M转变时的C%相似 温度↓→ C%过饱和度↑ 结论:先从A贫碳区形成低碳M →随后析出碳化物
台阶方式形成
4) 碳化物的成分和类型
合金在B转变中不进行再分配→碳化物与钢中的合金含量大致相同。 碳化物类型为渗碳体或ε 碳化物类型与成分、转变温度、持续时间有关
下贝氏体的特征
C%过饱和度大于上贝氏体。 亚结构:位错,不存在孪晶(与M不同),位错密度
比上贝氏体高。 位向关系:K-S关系。 惯习面:与转变温度有关,温度较高时为{111}A,
温度降低,→{110}A,{254}A,{569}A。 BF形成时有浮凸。 C%↑→碳化物增多,有时有AR。 成分:C%范围较宽。
5.2 贝氏体转变的特点
5.2.1 贝氏体转变的特点 形核、长大;有孕育期 一般F为领先相 转变在Bs~Bf之间 转变不完全,随转变温度升高趋势明显 有浮凸、新/母相存在取向关系 转变速度在M、P相变之间
5.2.2 贝氏体转变的晶体学
(1) 贝氏体中的F与A 上贝氏体:K-S关系、{111}A惯习面 下贝氏体:K-S、西山关系等(比较复杂)、{225}A
5.5.3 影响贝氏体转变动力学的因素
(2) 奥氏体晶粒大小和奥氏体化条件 A晶粒粗→转变慢,影响不明显 A化温度高→成分均匀→C再分配难→转变慢 (3) 应力和塑性形变 拉应力→形核加速(加速扩散、提供形核区) A高温塑性形变→破坏A晶粒取向→转变慢 低、中温B区形变→位错↑→扩散通道多→转变快。
3) 固溶强化(程度低于M)
C的固溶强化:随形成温度↓,贝氏体F中C过饱和度↑,但比同种钢的M含碳量 要低得多,C的固溶强化对强度贡献要小得多。
合金元素的固溶强化:溶于贝氏体F中,对强度有贡献,但比C的作用小许多。
4) 位错强化(亚结构)
无碳化物B、B上和B下铁素体中位错密度都较高,尤其是B下铁素体。
向。 研究贝氏体转变及其应用,对于改善钢的强韧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Bain
美国冶金学家
Edgar C. Bain (Sept. 14, 1891— Nov. 27, 1971) United States Steel Corporation 贝氏体—Bainite
5.1 贝氏体的组织形态和亚结构
贝氏体的力学性能
一般:B下强度较高,韧性也较好;B上强度低,韧性很差。 变化趋势:随着B形成温度的降低,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也提高。 强度相同时:在下贝氏体形成温度范围的中、上区域形成的贝氏体韧性优于
同强度M;在高碳钢中,回火M的韧性低于同强度贝氏体。
5.7 魏氏组织
5.7.1 魏氏组织的形态和基本特征 定义:亚(过)共析钢中的针状先共析铁素体(或渗碳体)及其间的珠光体组成的
C曲线 存在“鼻子”温度 与P的C曲线可部分重叠,也可以彼此分离 在一个温度区间完成 Bf可以低于Ms
5.5.3 影响贝氏体转变动力学的因素
(1) 碳和合金元素 C%↑,转变时需要扩散的原子数量增加,→B转变
慢。 除Co、Al外,其他合金→B转变慢,Mn、Cr、Ni
明显
降低碳在A、F中的扩散速度 降低Bs 碳化物形成元素→形成原子集体→界面迁移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