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旅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漠旅游
沙漠,旅游产品后起之秀。近年来,西部广袤的沙漠风光,深深吸引着喜欢沙漠、敢于探险的旅游者。在“十一”国旅组织的自驾旅游团中,一位参团游客告诉记者,他们自驾探险一族,遍及全国 30 多个省区市,在网上就有 7 万多人。沙漠的新奇性、刺激性、惊险性、挑战性迎合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个性化趋势。城市生活的喧嚣和大漠静谧的巨大反差,似乎也唤醒了人们对浩瀚沙漠的向往。最早兴于甘
肃敦煌月牙泉、鸣沙山的沙漠旅游,在市场需求的催生下,迅速在西部“开花”。
一、沙漠旅游的概念
沙漠旅游是指以沙漠地域和以沙漠为载体的事物、活动等为吸引物 ,以满足旅游者求知、猎奇、探险、环保等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活动。全球沙漠分布地区大多数开发有规模不等的沙漠旅游地。如著名的阿联酋迪拜海岸与沙漠完美结合的旅游胜地 ,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湾东岸的佩尼亚斯科沙漠旅游地 ,非洲撒哈拉沙漠周边地区如突尼斯南部 Tozeur沙漠旅
游区、阿尔及利亚 Laghouat至尼日尔 Kano长达2400km的沙漠公路景观带 ,埃及西奈沙漠
探险旅游 ,澳大利亚北方地区Alice Spring沙漠国家公园等沙漠旅游地 ,其开发中将沙漠观光、探险旅游、体育旅游和生态旅游并重。我国目前已开发的沙漠旅游景区(点)有 40个左右,沙漠已成为与海岸、山岳、森林和水体等同样受关注的旅游自然环境地域类型。
二、沙漠旅游发展态势
(一)国外沙漠旅游发展研究
世界沙漠旅游最早可追溯到汉“丝绸之路”时期, 而近代世界沙漠旅游活动已有800 多年的
历史,主要以探险、科考为主。沙漠旅游资源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独有的文化给游人以强烈的
新奇感。沙漠旅游一直是世界探险旅游的主要类型之一,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沙漠
探险旅游地。由于受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国外的沙漠旅游一直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旅游休闲活动。20 世纪90 年代, 埃及、突尼斯等尝试开展了面向大众的沙漠旅游, 每年都举行“沙漠节”,并取得了强烈的反响。目前, 亚洲国家中印度的沙漠旅游发展很快, 而且颇具特
色, 值得借鉴。
(二)国内沙漠旅游发展研究
随着其它类型的旅游开发, 我国沙漠旅游也逐渐兴起。从20 世纪中叶开始, 敦煌鸣沙
山和月牙泉、宁夏沙坡头和沙湖等已成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此后, 银肯响沙湾、鄯善库木塔格沙漠公园、甘肃武威和临泽的沙漠公园、鄂尔多斯沙漠公园都陆续大规模发展起来。近期, 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旅游的开发思路已初步成型。沙漠旅游已成为国内的旅游热点和趋势, 也成为中国西部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三、沙漠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我国是世界上沙漠及沙漠化土地最多的国家之一,现有沙漠及沙化土地面积已达 168.9 km,占国土湿地生态旅游产品及特色陆地总面积的17. 6 %。在浩瀚的沙海中蕴藏着丰富、多样
的沙漠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一)分布广泛性和类型多样性。
我国沙漠主要分布于北纬35°~50°、东经75°~125°间的北方内陆盆地和高原,形成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西端,东迄松嫩平原西部,横贯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东西长达4500 km ,
南北宽约600 km的断续孤形沙漠带。此外,在黄淮海平原的黄河故道上,长江中下游平原的
鄱阳湖滨和青藏高原的藏南各地等也都有部分沙地分布,在华南、华东和华北的海岸有海岸
沙地分布。
我国沙漠分布范围之广、风沙地貌类型之多,客观上决定了沙漠旅游资源分布的广泛性和类型的多样性。据初步统计,分布于各个生物气候带的各种沙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多达30 个基本类型,不同类型的沙漠、沙地生态系统和不同特色的风沙地貌、动植物、湖泊、河流,使沙漠景观具有多样性,为发展多样化的生态旅游提供了条件。而沙漠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沙疗及广阔的竞技体育场所等,与其它类型的旅游资源相比,又有不可替代的特性,
从而可以开发出众多别具意境的特殊旅游活动项目,使沙漠旅游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旅游附加值和令人留恋忘返的迷人魅力。
(二)强烈地域性和明显季节性。
我国北方沙漠、沙地在纬向范围内属于极端干旱荒漠、干旱荒漠、干旱荒漠草原、半干旱草原、半湿润森林5 个生物气候亚带,经向范围属于高原亚寒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4个气候带,加上地处暖温带、亚热带及热带的东部平原沙地和海岸沙地,使我国沙漠、沙地所处的生物气候带复杂多样。
随着地域的不同,各生物气候带的沙漠、沙地的风沙地貌各具特色,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同时,由于人类社会活动多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使沙漠人文旅游资源同样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如北方沙漠的旅游旺季在5~9 月,沙漠地区少数民族的赛马活动和民俗风情表演也集中于此时,而南方海岸沙地的旅游季节持续全年,文化歌舞表演活动则是常年不衰。
(三)自然性和诱人神秘性。
沙漠是未受到或较少受到人为干扰的自然环境。连绵起伏的沙丘如同黄色的浪头,冲向远方,给人一种畅旷而神秘的感觉,沙丘流畅的线条与柔和的色彩,以及沙海日出、晚霞夕照的壮观景色是大自然的杰作,具有很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吸引久居城市的人回归大自然。
(四)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性和空间组合性。
由于沙漠迁徒和其它历史原因,在沙漠自然景观中往往矗立许多人文胜迹,或沙漠与其它自然景观在空间上的组合,使其交辉相映,相得益彰,构成很好的地域组合,形成一系列或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或以沙漠景观为主的景观群的沙漠旅游胜地。沙漠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使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科学、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具有“最大旅游效益”,形成更加强烈的吸引功能。
四、开发沙漠旅游的意义
(一)体验沙漠旅游的新感觉
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最新研究和预测,在21世纪,生态旅游、沙漠旅游、海洋旅游、文化旅游等产品将成为国际旅游者的消费趋势和广泛追求的对象。传统的旅游路线多以城市、古迹、名山、大川等为游览内容,现代旅游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使人们往往会追求大漠草原、荒山野林等所谓“非现代”、“原始性”的旅游产品,而沙漠旅游则给旅游者带来全新的感觉。沙漠旅游有着丰富的特殊活动内容,像沙漠探险、科考,沙漠野餐,沙漠露营,沙漠运动,沙漠找水,沙漠中观星赏月,探访沙漠游牧民族,游览沙漠“鸟湖”、“鱼湖”以及观赏古代岩画等,既可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进行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旅游活动,尽情领略沙漠孤寞的野趣,又可感受大漠、驼铃、夕阳、月夜、秋风浪漫的情调。
(二)开展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活动
我国对防沙治沙工作历来十分重视。截至1998年,累计治理沙化土地7万km2 ,使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土地沙化的总体状况仍在恶化,“沙进人退”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扭转,土地沙化的迅速扩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挖掘沙漠旅游资源,可以寓环保教育于旅游之中。在旅游中观赏立式沙栏、麦草方格、沙漠绿洲等举世闻名的治沙等成果,让旅游者在亲身经历中接受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自然会深入人心。
(三)实施旅游扶贫脱贫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