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仁爱

《论语》 仁爱
《论语》 仁爱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仁”这一个字被提到有多处,可以说仁爱的思想,是儒家哲学里,基石下的基石,重点中的重点,同时这一思想,也贯穿于孔子先生的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的诸多方面,尤其是在做人的问题上,在孔子看来,仁爱是做人的根本。那究竟什么是仁爱呢?说起来简单,学生问什么是仁?老师只回答两个字,

《论语·子路》所记孔子与叶公的对话,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叶,音射,楚县名。楚国的县官,大的叫公,小的叫尹。叶公,就是叶县的长官。叶公对孔子说:我们那里,有一个很“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就去举报。孔子说:我们的“直”和你们不一样。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这就是直,就是真实、坦诚、直率(直在其中矣)。

这话我们听不懂。要说“子为父隐”是孝,“父为子隐”是慈,还讲得过去,怎么会是直(真实、坦诚、直率)呢?原来,孔子理解的真实,与我们今天讲的真实不一样。我们今天讲的真实,是科学的真实,事实的真实,物理的真实。孔子讲的,则是道德的真实,情感的真实,心理的真实。孔子认为,一个人亲爱自己的家人,是最真实的。因此,他为亲人隐瞒事实,其心理动机和情感体验也是真实的。这是人性的真实,也是最高的真实。没有这个真实,连人都不是,还说什么其他?这就是孔子的真实想法。毫无疑问,这个想法有一定道理,甚至很有道理

我们看仁这个字,二人成仁。就是说,仁爱,从来不是一个单立人状态下的自我状态。在孤独的,自我的,封闭的环境下,是谈不到仁爱的。仁爱一定是你旁边还有一个别人,俩人在一起时,才能看出是否仁爱。

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盲人,这个盲人只要是夜里出门,他一定要打一盏灯笼。村里人夜里出来,唯一看见有灯笼的地方,就知道是这个盲人出来了。外地来的人看到这一点,就唏嘘感慨,说你们这儿瞎子的品德太好了,他自己是没有光明黑暗之分的,你看他深更半夜出来,总要操心别人能不能看见亮,为别人打一盏灯笼。就跟盲人说,你真了不起!瞎子淡淡地说了一句:因为我是瞎子,我不希望别人撞到我,我打灯笼也是为我自己。

我们大家想想,其实,这就是人行走于这个世界上的道理。打一盏灯客观上是给别人照亮路,主观上也给自己规避了很多风险。在这个浩大又复杂的世界上,我们都是明眼人吗?我们都能预知各种事情吗?我们都能洞悉一切事项,规避一切风险吗?答案是否定的。像这个盲人一样,为了让别人方便,打着灯笼为别人照亮,别人可以躲开你,你自己的风险,也就没有了。在你爱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收获,

在孔子看来,仁爱是做人的根本,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志士仁人呢?孔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

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杨伯峻译注)

孔子提出,人只要能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点,就可以称之为志士仁人。

第一个是恭敬的恭,恭则不侮,翻译出来就是,一个人对世界,对他人,保持必恭必敬的态度,以庄重对待别人,那他的生命,就不会轻易招致侮辱。

第二点叫宽则得众,恭敬之心自然会带来宽和的态度,禅诗里有一句话,叫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眼睛要是被一点尘埃所蒙住,就是给你三界,你都觉得活得很郁闷,但心头要是没事,坐在自家的床上,觉得天宽地阔。宽与窄,跟你现在住的60平米,还是200平米,关系不太大,跟你怎么看这个生活,关系很大很大。

在这个世界上,同样的生活,不同的人,不同的态度会有不同的解释。

有一个小镇,德高望重的智者,坐在村口,看见来来往往的人,都在跟他打听,想寻找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居住地。先过来一个人说,我想问问你们小镇,适不适合我居住?我原来住的那个小镇不好,镇上的人都很自私,狭隘,每一个人都是飞短流长的,他们都不完美,人人都有缺点,我在那里有无数的磕磕碰碰,全都是仇人,我已经住得不耐烦了。所以,我一定要找一个特别美好,人人都是道德君子的地方。老人听了以后说,对不起,我们这个镇上住的人,跟你原来住的地方的人一样,请你往前面再去找吧!

第二个人过来说,我也在找一个最好的小镇,因为我原来住的那个小镇特别好,不得已才已搬出来,我十分怀念原来那个镇上的人,温柔,善良,朴实,人际之间很温暖,互相来往,我在那儿人缘一直很好,我就想还找一个那样的地方。老人跟他说,你算找对了,我们这儿跟你原来的小镇一样,你就住这儿吧!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这个老人守着的是同一个镇子,对第一个人说,我们这儿的人全是有毛病的,他对第二个人说,我们这个镇上的人,就像你期待的那样,全是谦谦君子。态度不同则它在你心中就是不同的样子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包含着优与劣的种种特点,看你用什么态度去解释它。一个心宽的人,他看世界一定与众不同。当你怀着一颗恭敬之心,抱着一种宽和态度,去对待他人的时候,你不仅可以得到对方的尊重,同时也会得到别人的肯定。

第三点,孔子说,信则人任焉,就是谁有信用,就会有更多的人任用守信之人。用今天的话来说,你的门路就宽广,有人信任你,有人给你机遇。

第四点,叫敏则有功。谁敏锐,谁勤敏,谁就能建功立业。我们人人都在做功,但有的人做的是无用功。谁敏锐,谁敏捷呢?

第五点,叫做惠。孔子说,惠则足以使人。工作上,一个团队领导,有慈惠之心,面对你所有的下属,你才有足够的资格去使用得动别人。在精神价值上,要不断地肯定下属,在物质利益上,能与他们分享,那么你就能得到忠臣死士,能够用得动人。有时候,有这样一种心态,就能得到一个团队的真正敬重和尊重,这就是惠则足以使人。在我们学生生活中也是,学生干部或带头人有慈惠之心,他就能带动起这个团队。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还有“恨人”的一方面,爱和恨是有界限的,只有仁者能去喜爱人、憎恶人,"爱人"的对象只是那些遵循周礼的人,对于无视周礼、违背周礼的人,是"恶"而不是"爱"。如果仁者无爱无憎,那么世上也不会存在正和邪的区别了,那么黑白不分、是非不明的现象会无处不在。孔子认为,人若仅有爱而无恨,不算是仁者。孔子在主张“仁”的时候,还主张“礼”,什么事情都要受到礼的节制,做事情都要做到恰到好处,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如果都以德报怨,善恶不分,就会助长作恶者的气焰。

【延伸阅读】东郭先生和狼

讲的是明代有一个名叫东郭先生的读书人,要到北方的中山区找个官做。在清晨赶路时,不料迷失了方向,正在他惊慌失措的时候,遇到了一条被晋国大夫赵简子打猎射伤的恶狼,并且正被赵简子紧紧追赶。狼哀告求救,并说了一些有恩必报的娓娓言辞,因此,东郭先生动了“仁爱”之心,让狼钻进他装书的口袋里躲藏,骗过了赵简子。没想到等赵简子走远,恶狼跑出来后竟凶相毕露,要吃掉东郭先生,东郭先生无奈地骗狼说,此事要按照民间习惯请教“三老”评理定夺。二者先问了老杏树和老牛都没有结果,最后请教一位长者,这位老人假装不相信他们的申述,要狼再钻进口袋试试,使狼中计受缚。老人让东郭先生用短剑刺死狼,可是东郭先生却说:“这不是要害死狼了吗?”老人又笑又气,哭笑不得地说:“禽兽忘恩负义到这种地步,你都不忍心杀它,你这是仁慈到愚蠢的程度,可不是君子所为。”东郭先生在老人的帮助下,终于把狼杀了。

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

仁义并不是摸不着、看不到、很高远的.只要在观念上引发仁慈心,去爱别人,有一点爱心存在,就是仁爱的道理,就可达于仁道.意思是说,人的道德修养主要是靠自己来完成的,是个人的独立的自由意志的表现,并不受别人的外界条件的影响。孔子视之为

楚:“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归,有人说是赞同(朱熹),有人说是称许(杨伯峻),也有人说是回归(李泽厚)。其实都一样。就是说:只要我们能够“克己复礼”,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乎礼,那么,普天下人也都会赞同和称许,从而使全社会回归到仁。实践仁德,全凭自己,不用靠别人。

仁字,多次出现在论语中,被视为很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好像是少数精英分子的事情,距离大家很遥远,比如,孔子认为,只有颜回等少数几个人才称得上仁。其实,仁距离大家很近。孔子时代把爱这种情感称为仁,好像变成了神秘的精神世界。实际上,我们现在所说的爱,就是孔子所说的仁。仁,就是爱,就是人的一种基本情感,一点也不神秘,一点也不遥远,。仁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基本情感,不是少数精英分子才具有的特权。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爱,这就是仁。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自己内心的爱用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用在他人身上。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在仁上的差别。如果一个人想做到仁,就是用自己的爱去爱他人,就是前面提到的爱人。爱心就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仁的基础也在每个人的人性之中。这就是“亲亲之爱”,也就是对自己的亲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爱。这种爱,是与生俱来、天然合理、无需教育、不证自明的,也是最真实、最可靠的。他只需要把自己内心中的爱释放出来就行了,不需要到其他地方去取。想爱他人很容易,只要想爱,爱马上就到。对一个普通人来说,能经常做到仁,能经常把爱用在他人身上,就是值得肯定的事情,值得推崇的事情。

仁的展开是“爱人”,准则是礼,最终结果是对自我人格的体知与修炼,以达到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距的完美境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