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基层校园环境与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农村基层校园环境与教育

【摘要】在当前新型教育体制下,随着教育模式的发展,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大力投资、对基础教育的教育理念和对农村教育的巩辍力度。都为新的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对于基层教育工作者来讲,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它是“传统”与“现代”的交替,是“说教”转向“情感”的教育模式。无论传统、现代、说教还是情感,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有一种影响学生的因素是不变的,那就是环境。而根据学生的在校时间、目前的教育发展走向、人性化的教育模式等等,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作用。因此校园环境的建设便凸显得愈加重要。

【关键词】校园环境性格命运情感气质标志传承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与国家对九年义务教育的大力投入,我国教育朝着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一所学校要发展,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特点,因为它是一个学校的活力与灵魂。而校园文化的“隐形文化”尤显重要。“隐形文化”是指一些客观存在的,常常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因素,如校园环境、校风、班风、学风、办学理念等等。因此,如果能创设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学生在这一成长,逐渐成熟的阶段,便可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育人效果。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因素有很多,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媒体等方面。无论学前教育还是义务教育,在这个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中,个性逐渐完善的过程里,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不可忽视。

“环境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其中说明的是人与环境间的关系,家庭在学生学前的启蒙教育中对孩子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孟母三迁》的故事,也正印证了环境在孟子的成长中不可否认的作用。它是一种无须教化的方式,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早期的行为习惯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学生基础教育的在校时间(义务教育)长达十年。这个时间正是学生在个性、生理、心理不断完善、逐渐成熟的重要转变期。良好的环境会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阐述人与人的影响,其实也表明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古时的隐者,在看破了世间的世俗之后,便找一方可以净化自己心灵的净土。

宋代苏东坡称赞唐代诗人王摩诘的诗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诗人自身文学修养与对自然环境感触颇深的结晶。只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诱发或激发人的灵感,使其人格精神得以升华。优美的环境,在心里便是拂尘,那便是成长过程中无言的鞭策。提到江南,我们会想到小桥流水、苏州的园林,哝哝细语;提起北方,我们会想到“大漠孤烟直”……这是环境的功劳。我们入都市是为了感受时代节奏,而入自然是为了滤去身心的烦俗,使人忘却自我,享受雅致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在当前的许多农村学校中,在国家对学生提供住宿补贴、减免学杂费的大好政策下,仍存在着只要能拥有教学楼、宿舍楼、一个操场的办学理念。许多学校

只重视教师的教学,而忽视了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实行素质教育的同时,环境的作用不可忽视。环境优美的学校,校园环境应该是这所学校的标志,是个性,是气质。我们的学生应该是一种膜拜心理。这如同佛教徒在踏进佛门的瞬间,他的心要比平时更加虔诚。无论高贵、贫贱、富有、贫穷,还是信徒或是罪孽深重的罪人,无论他是为何而来,他的心在那刻都是纯净的、虔诚的。无人要求,无人监督,人人是自律的、自觉的。如若没有与此搭配的大方,干净,肃穆的环境相协调的话,就如同几尊泥塑放在荒郊一样,试想那又会给人以什么样的感受呢?

一所名校,文化氛围与优美环境是分不开的。环境为文化营造气氛,文化会反作用于环境,赋予环境以人文气息,因为文学与艺术就来源于自然,校园环境就是自然的缩影。提到清华园、未名湖,我们都会想到清华、北大。如果我们的管理者能认识到这点,能把教育学生的说教与环境相互结合,那么它就是有声与无声教育的结合,可以达到“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因为每天在学生踏进学校时,在未与老师见面之前,就先同环境交流了。“环境”与“教书”都可育人,教书育人的实质就是以书为载体,并非直接面对我们教室的教授对象。这个过程就是“教师——书——学生”的这样一个过程,从语法上讲,实则带有被动的意思,教师要去适应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与当前好多学校的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是相同的。那么对于承受者——学生,就是被动的,带有消极的意味。而环境的影响却是无需语言,对教师、学生而言,学会去适应环境,则是主动的,积极的,其结果不言而喻。在这里我们并非一定要求校园的面积多大或者有什么塑胶跑道,只要我们结合本地的地理条件,来绿化、净化我们的校园环境就可以了。

基层学校作为一个承载着知识传承、承载着输送人才使命的最基层教育场所,无论它的规模大小,它本身都是背负着历史使命的。环境优美的学校可以造就优秀的学生,优秀的学生也可为学校添加一种文化与历史的沉淀。“清泉出幽谷”(当然,我并非否认管理者的作用),它们的作用是相互的,这样的良性循环也是从事基层教育的工作者所期盼的。因此,这种没有语言的环境教育就是一种清新、一种雅致、一种净化,是一所学校的一种气质、一种标志、一种激进、一种历史、一种可以传承的传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