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现状的分析及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NO.30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学 术 论 坛
1 国家法规体系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数量不断增长。特种设备由于本身或者外在因素的影响,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就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可以说是企事业单位中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较高的一类设备,其管理的好坏与各单位的科研生产、试验研究、职工生活等的安全保障息息相关。基于此,我国于2003年专门以国务院令的形式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该条例对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全过程的安全监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近年来,随着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以及节能管理工作的深入,生产安全事故管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务院对2003年发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进行了修订。2009年1月24日温家宝总理以549号国务院令发布了新修订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新条例从2009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修订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简称《条例》,下同)增加了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的规定以及特种设备事故分级和调查的相关制度;另外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监察明确纳入条例调整范围;鼓励实行特种设备责任保险;新条例同时对相关的法律责任进一步完善,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大了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或者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的行政处罚。针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擅自动用、调换、转移、损毁被查封、扣押的特种设备或者其主要部件的违法行为,增加了行政处罚。此外,新条例对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节能责任制度管理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对新增的安全监察职责,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2 特种设备管理的现状分析
结合近几年日常管理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在特种设备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比
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1设备问题
特种设备数量多,安全监管难度大。蒸
汽管道、压缩空气管道、天然气管道等由于
来源不一,有架空的有埋地的,新旧程度也
不同,
由于各单位对特种设备使用、维护保
养以及安全附件定期检验工作的重视程度
不一,设备的使用状况和安全状态差异较
大。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保养以及安全附
件的定期检查和校验工作有的存在脱节现
象,部分移动式空压机多渠道购置,投入使
用后不能及时有效地纳入安全监管的范
围,这些都给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留下了一
定的安全隐患。
2.2管理问题
一是管理职责分散且难于落实。作为
直接管理的使用单位由于对特种设备的安
全认识尚存差距,往往忽视对特种设备进
行精心的维护和保养管理。由于管理职责
分散落实起来就比较难,基层单位没有明
确专人负责和管理,特种设备的档案资料
缺失,导致管理部门无法正常办理使用登
记手续,无法纳入正常的安全检验检测;由
于一部分设备没有得到必要的维修和保
养,致使有些设备安全状况不明确,给设备
的安全管理也带来了因患。
2.3人员问题
包括三方面:一是使用单位领导安全
意识参差不齐,对设备的安全运行重视程
度也是各不相同。部分单位单独考虑经济
性或由于采购人员经验不足,往往买来一
些资料手续不齐全的特种设备,致使一直
无法注册登记。二是管理人员太少,管理易
出现监管空档。由于基层使用单位特种设
备种类、数量分布不一,日常管理协调的工
作量和难度比较大,不利于工作持续有效
的开展,导致部分工作职责无法有效落实
或工作滞后。在基层出现未按规定及时申
报在用设备的注册登记手续;设备安全附
件超过检验有效期限继续使用;设备操作
人员未经安全知识培训无证上岗等等。三
是操作人员不固定或工作兼职过多。由于
特种设备的固有特性,如果使用设备不当,
极易发生灾难性事故,因而对设备操作人
员应有严格的要求。人员不固定,无疑会使
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水平的提高受到严重
制约,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明显增多,设备
安全运行难以得到保障。人员兼职过多,造
成人员分工忙闲不均,工作忙时极易出现
使用未经培训的无证操作人员现象,增加
了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潜在隐患。
3 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体会
3.1特种设备管理的成败取决于各级领导
的重视和支持
不管是对特种设备日常使用中的维
护、保养、定期检测及安全监督管理,还是
在特种设备管理过程中对人力、物力、财力
等资源的调配来说,在一个单位中往往涉
及多个职能部门,如果领导不重视,特种设
备管理协调、配合起来就比较难,或者工作
配合比较慢、效率低、效果差。其次管理和
组织实施在各职能部门,落实在各使用单
位,只有各部门、各单位通力协作,互相支
持,工作形成一种合力,管理工作才会保持
高效,否则工作必然出现扯皮、推诿现象。
3.2特种设备管理的难度在于持续不断的
有效监督和检查
特种设备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往往带
来较大的危害和损失,要保障特种设备的
安全管理,要有专职的部门、专业的人员来
从事这项工作。需要单位配备专门的特种
设备管理人员,专职的特种设备管理安全
检查人员和固定的检查队伍,随时发现问
题和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和督促整改,
确保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3.3特种设备运行管理安全性的提高需要
资源支持和投入
要保证特种设备运行管理的安全性不
断提高,不仅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投
入,而且包括对原有特种设备的技术改造
投入,对新技术引进和新的管理方法的引
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现状的分析及思考
赵爱琴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89)
摘要:特种设备作为固定资产的一个大类,是企事业单位中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较高的一类设备,其管理的好坏与各单位的科研生产、
试验研究、职工生活等的安全保障息息相关。结合近年来本人在特种设备管理工作中接触到的具体问题,在特种设备管理方面的现状进
行分析,提出自己一些初浅的认识与大家探讨。
关键词:特种设备现状分析思考
中图分类号:V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c)-0189-02
189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