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日本动漫史及日本动漫之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漫画史
逐步走向成熟
(1)1975年至1985年,优秀的作品有获尾望都的《11个人》、大岛弓 子的《绵国之星》、清池保子的《伊凡的儿子们》、细川荣子的《尼 罗河女儿》。同时期,藤子不二雄的《魔美》和松本零土的《银河铁 道999》发表。藤子不二雄的《机器猫》被制成动画片;鸟山明的 《阿拉蕾》受到高度评价;大友克洋的《阿拉基》极具水平。1982年 宫崎骏的《风之谷》开始连载。
比较全动画与有限动画
第一、全动画的动作持续,鲜少使用循环动作,这是personality animation的精随,得以藉由动作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角色。而有限动画 则大量使用循环动作,静止的人物也是其风格之一。
(2)进入90年代,日本漫画流派在画风、题材、故事情节方面百花齐放。 以成年读者为对象的漫画说明漫画作为一种宣传工具,越来越受到人 们的重视。漫画家的个性更加鲜明了,漫画已经从战前的儿童伙伴历 经半个世纪的成长,变成了社会的大众传播媒体。
日本漫画的国际影响
1987年,《罪恶之城》的作者弗兰克· 米勒将小池一夫的《带子雄狼》、 池上辽一的《女超人小舞》搬上了美国漫画周刊,这些硬派风格的作 品起先反响一般,被看作是《X战警》和《超级漫画英雄》的仿制品。 第二年,大名鼎鼎的Marvel Comics决定引进大友克洋的《阿基拉》, 充斥在其中的冷漠、疏离和机械性的世界观和威廉· 吉布森在《神经漫 游者》中倡导的“数码朋克”文化十分合拍。从1992~2002年,日本 动漫产品的出口额在10年间增长了300%,理查德· 克里斯在《从哥斯 拉到艺妓》中,认为日本一贯持有的虚无主义,再加上经济持续低迷 所带来的幻灭感,共同构成了日本流行新文化极端颓废主义,热衷于 毁灭,以及对暴力和消费无节制沉溺这一既恐怖又令人着迷的特质。 法国Glenat出版社在2003年出版了法文《龙珠》合集本,每月销售量 达到30万册。美国Viz出版社以及Gutsoon公司也分别推出了《少年跳 跃》的美国版以及《雷神漫画》。 直到今天,日本漫画仍然是中国漫画市场的绝对主流。
手冢开发了一整套制作模式:尝试着为典型人物制作典型动作;尝试 眨眼三桢,口动三桢的模式;静态对话场面的是用大大节省了资金。
手冢的兴趣在于电视这一新兴的媒体,欲利用电视将动画推广给各个 层面的观众群。
贡献:使动画片从影院走入了家庭;使动画片大大降低制作成本,真 正成为了大众文化;使动漫画的艺术价值上升了一个台阶。
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
1961年,“手冢治虫Production动画部”(即后来的“虫Pro”)成立, 1963年推出了日本第一部TV动画《铁臂阿童木》(黑白),在富士电 视台连续播放。《铁臂阿童木》首映时,彩色电视机还未在日本普及, 但仍然获得了47%的高收视率,手冢治虫再一次成为日本动画史上的 道标。
第六讲 日本动漫史/日本动漫之父
日本漫画现状
2002年日本全国共有282家漫画杂志,所有漫画出版物的年销售额大 约是30亿美元,占据整个日本出版业业绩的22.6%,《海贼王》的累 计销售量更已经超过了6500万册。而几乎2/3的漫画市场都属于三大 出版社:讲谈社、集英社和小学馆。它们分别于1959年和1968年推出 了漫画周刊《少年Sunday》、《少年Magazine》,以及《少年跳跃》。 即便是在9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处于严重萧条的时候,《少年跳跃》 的发行量每周仍然没有低于300万本。
日本漫画史
恢复期的日本漫画 (1)1945年,战争刚刚结束,由于缺乏纸张,很少有漫画出版。1946 年到1950年战后新的价值观打乱了战前的传统和秩序,出现了充满生 机的混乱,各种漫画杂志应运而生。 (2)1946年,手冢治虫的《新宝岛》问世,大受欢迎,迈出了现代主流 映像漫画的第一步。 (3)1949年,集英社的《周刊少年跳跃》创刊,横山隆一的《轮盘赌》、 仓金辛介的《甜豆馅公主》等不同类型的漫画也陆续成为热门话题。 (4)手冢治虫初期的三部优秀科幻作品《前世纪》、《大都会》和《未 来世界》登场。最引人注目的是1952年开始连载的《铁臂阿童木》。 1954年手冢的代表作《火鸟》首次在《漫画少年》上刊载。手冢的崛 起预示着日本漫画世界新时代的到来。手冢的漫画超越了战前的故事 漫画,成功地秘诀在于:运用电影的拍摄技巧,如变焦、广角、俯视 等,是漫画与电影艺术的有机结合。
日本漫画史
战前的日本漫画 (1)明治时期(1870-1911年),欧美的讽刺漫画传入日本。 1906年,北泽乐天创办了日本第一份漫画刊物《东京小精灵》,以后 又创办了《东天小精灵》、《家庭小精灵》,可算是日本现代漫画的 鼻祖。 (2)大正时期(1912年——1925年)具有代表性的门漫画大师冈本一 平赋予漫画文学的内容,是故事漫画的先驱。 (3)麻生丰是日本二三十年代的高产作家,1933年经济危机在日本达 到顶峰,他又在《朝日新闻》上连载《平庸之辈》反映了但是失业这 一严重的社会问题。 (4)日本战前最有影响的漫画是田河水泡的《黑流浪汉》。这部作品从 1931年开始连载,长达10年之久。 (5)20世界40年代初期,日本漫画的创作一直停滞不前,直到战争结束。
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
手冢于《望乡篇》中做了预先设定:火鸟原为宇宙能源聚集体。从人类的眼 看来为鸟之类型。 “火鸟是传说中的不死鸟,它可以穿越时空,不死不灭,阿拉伯人叫它费利克 斯,中国人则称它们为凤凰,火鸟不会死亡,它们会在火中重 生。。。。。。”——手冢治虫 在《火鸟》中,火鸟具有以下特征: 一、具高温躯体自由驭火 二、不知人心 三、认为人类皆求己血 四、可使人长生 五、浴火重生 六、以意识与人相通 七、可以铁箭杀之 八、教人生之价值 《火鸟》的主题:〝轮回〞、〝长寿〞、“时间”、“宇宙”以及〝尊重生 命〞
日本漫画史
迅速发展的十年(1965-1975)
(1)新的漫画杂志应运而生,芳文社《Comic Magazine》(于1966年创 办)、双叶社的《漫画周刊》和小学馆的《大漫画月刊》,讲坛社的 《少年杂志》在少年杂志方面压倒群芳。 (2)1964年新漫画集团的核心人物近藤日出造等人呼吁建立一个全国性 的漫画家组织,于是日本漫画家协会诞生了,宗旨是:维护漫画家协 会会员的权益,对文化做出贡献。1972年设立了“日本漫画家协会 奖”,被认为是漫画界最有权威的奖赏。 (3)少女漫画迅速发展,在少年漫画肥沃的土壤中,迅速赶超少年漫画。 池田理代子的《凡尔赛的玫瑰》以其严谨的历史考证和曲折的故事情 节,把少女漫画推上了高峰。
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
1967年手冢开始创作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火鸟》,这部直到他临终时仍未 完成的作品,被认为是他对“生命”讨论的集大成之作。 从1967年1月到1988年12月,手冢在21年的时间里陆续地创作了12个章节: (1)黎明篇:1967年1月-11月 (2)未来篇:1967年12月-1968年8月 (3)大和篇:1968年9月-1969年2月 (4)宇宙篇:1969年3月-7月 (5)凤凰篇:1969年8月-1970年9月 (6)复活篇:1970年10月-1971年9月 (7)望乡篇:1976年9月-1978年3月 (8)乱世篇:1978年4月-1980年7月 (9)生命篇:1980年8月-12月 (10)异形篇:1981年1月-4月 (11)太阳编:1986年1月-1988年12月 (12)现代篇:未完成
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
“火鸟”在世界各国中的含义
(1)埃及暨古希腊罗马有一传说鸟类PHOENIX。形如鹫,每五六百 年亲鸟自焚。后子自死骸重生。携亲骸于圣坛焚化。 (2)佛经中亦有神鸟名迦陵频伽。又名迦陵频、歌罗频伽。人首鸟身。 其声悠扬,居净土。 (3)另外俄国民间传说亦有自由驭火之神鸟。中国古典亦备载凤凰。 凤凰、神鸟也。为四灵凤龙龟麟之一,为羽物之长。镇南之神兽(北 玄武东青龙南朱雀西白虎)一名凤皇,又名朱雀。
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
生平经历 (1)1928年11月3日出生于日本大阪府丰中市,本名“治”,后于1939 年改名为“治虫”。 (2)1945年进入大阪大学附属医学专门部学习(后于奈良县立医科大学 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46年开始在《少国民新闻》(现改名为《每 日小学生新闻》)上发表《小马的日记》,开始了漫画家生涯。 (3)1947年,19岁的手冢治虫发表了改编自酒井七马原作的漫画《新宝 岛》。就此,这本红色封面的书成为日本新漫画的开山之作:他将电 影电视作品拍摄中常用的变焦、俯视、广角、局部特写等镜头语言导 入漫画,利用大小不一的画格控制故事节奏,使以往多用连环画形式 创作的漫画有了明显的“分镜”概念,平面上的人物第一次具备了流 动性,将象声字画在画面里,在无声的漫画中体现声音。是日本漫画 在表现手法上的一次划时代的进步。这是手冢治虫给日本漫画带来的 第一笔财富,是公认的“新漫画”之开端,自此,日本漫画开始走上 一条全新的道路。
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
1950年手冢开始在《漫画少年》上连载个人的第一部长篇连载《森林 大帝》。(受到《小鹿斑比》的影响)
1951年中篇《阿童木大使》开始在《少年》上连载,阿童木为配角。 1952年手冢经过重新构思将他变成新长篇连载的主角,《铁臂阿童木》 开始正式连载,手冢治虫赋予了小机器人纯真、善良、勇敢、百折不 挠的精神内涵。 1953年手冢开始在《少女组》上连载《蓝宝石王子》,这是公认的第 一部少女漫画。手冢提出动漫画应该按照不同的人群需要制作不同取 向的观点,并且创作了这部“面向女孩子的作品”,这又是日本漫画 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此日本漫画有少年、少女漫画之分。
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
1973年手冢开始在《周刊少年champion》连载《Black Jack》,这是 他个人一个新的里程碑。主角是个反传统、反社会藐视经典权威的黑 色天使。 1989年2月9号,手冢治虫逝世。
日本动漫的产业化第二,刊载两个月之后,将内容整合成单行 本出版; 第三,刊载一年至一年半以后,将作品动画 化; 第四,如果作品受欢迎,在动画化的同时, 商家会马上生产玩具等周边产品,而这些动 漫的周边产品几乎覆盖了生活的各个领域。
漫画是是日本人的第二人生空间
“漫画开启的是日本人的第二人生空间。”格拉维特说,“看看每日的 地铁和新干线,西装笔挺的公司职员和穿着统一制服的学生像沙丁鱼 一样拥挤在狭窄的车厢空间里。漫画中的武士,超人,美少女,职场 英雄和永不放弃的甲子园棒球手能够让他们在旅途的两个小时中短暂 地从日本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中解放出来。这些和电话黄页一般厚重 的书籍和街头不断变换的液晶屏幕广告一样,在匆匆阅读后又被匆匆 抛弃。然而漫画人物已经被日本读者当作他们家庭,或者生活的一部 分,和自己共同成长,遭遇挫折,并老去。”
日本漫画史
动画时代的到来 (1)朦胧作品的涌现,如石森章太郎的处女作《二级天使》(童话喜 剧),谷内六郎的《离家的孩子》(反映乡愁和痛心的幻想曲)。 (2)少女漫画女作家的崛起,如上田俊子、牧美野子、花村英子等。 (3)连环画的兴起,在大阪,月刊《影》和1957年创刊的《街》成为连 环画基地。20世纪60年代,日本漫画界出现了一股新的潮流,即“租 借连环画”(主要是供小摊贩租借给人看)。与手冢治虫的故事漫画 在画技、故事情节、日常感和现实感的追求上有明显的区别。代表有: 白土三平、水木茂、斋藤隆夫。 (4)漫画电视化,随着电视突飞猛进的发展,颇受欢迎的漫画开始被搬 上银幕,《月光假面》的巨大成功加快了漫画电视化的步伐。手冢治 虫的《奇异少年》在NHK被列为连续播放节目,动画《铁臂阿童木》 深入人心;《铁人28号》、《8号人》和《仙人俱乐部》也大获成功; 越战爆发后,村山知义的《忍者》掀起了一股忍者之风;藤子不二雄 的《怪物Q太郎》被改编成动画片,这是非科幻动画片首次获得巨大 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