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案例的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案例的探究
作者:符书清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2017年第09期
【摘要】科学合理的课堂导入能够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学生开启新知识大门的钥匙。因此,教师应当重视课堂导入环节的内容设计,进而提高教学的效率。然而,在实践中部分教师和学生对高中地理还存在错误的认知,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副科”,只需要按部就班完成教学即可,不需要进行革新。这就会让学生缺乏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不能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导入案例成为了革新地理课堂、优化课堂导入内容、提升学生思维和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环节案例导入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9-057-01
1.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案例的实践意义
高中地理中有不少实践性的问题,问题内容较为复杂,单靠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很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解答出来。在教学过程中导入案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实践性的问题。案例教学有别于理论教学,能够将教材上的零碎内容整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相对传统教学方式来说更为生动和多元,有助于学生培养具象化的地理学科意识。案例教学可以循序渐进,并根据对比案例、层层递进的案例等,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教材中的抽象内容。M·瓦·根舍因指出,在《帝宾根决议》中写得很清楚:“精神世界的本源现象是可以个别由学生真正理解的事实的例子来加以说明的”。案例的导入为学生理解抽象内容提供了突破口,有助于学生将地理学科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在素养。案例教学还具有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分析知识的作用。案例教学需要学生在多个条件中准确把握案例中的主次部分。学生只有分清题目的主次,才能够正确解答出问题。通常案例中的条件是互为关联的,且还有隐藏条件和表象条件之分。学生在剖析案例内容的过程中,就能够培养出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2.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导入案例的策略
2.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案例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导入案例,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与课堂知识相关的故事内容等的案例导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学科在生活实际中的
运用,了解地理学科的重要性,进而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做自己学习活动的主人。例如,在学习“地球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自己生活中观察到的各种地貌形态,如自己旅游、爬山的纪念照片、网路上的各种名山大川的摄影等,并为学生讲解自己爬山时的心情和感受,引导学生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共同探究师生见过的各种地貌形态,后引导学生辨别哪一些是地球内力作用形成的?哪一些不是?学生在探究中就会对这一课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在学习“季风气候”时,教师可以与语文学科相结合,为学生讲述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连营”这一部分的故事,让学生分析“火烧连营”这一故事中的风向变化,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然明白天气、气象的变化,进而深入学习季风气候的理论知识。除了课堂的案例导入,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多方互动,选取学生关注的生活内容来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提升对地理学科的关注程度和认知程度。
2.2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展示抽象地理概念
高中地理学科的内容有时比较抽象难学,如果一味通过理论教学和做题,学生只是形成了瞬时记忆,对知识本身及其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很深刻理解,所以课上如何帮助学生解决难点,把抽象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现象等知识形象易懂地展示给学生是上好一节地理课的重要环节。地理学科的知识都来源于社会和自然,导入案例能够明确地理学科的学习目的,回归现实,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必要的实践技能。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升学考试,更能够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带来便利。因此,教师需要在导入案例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展示抽象的地理概念。
2.3“授人以渔”,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比起教给学生理论知识,让学生完成考试,新课改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学科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例如,教师可以案例导入或带领学生实际考察,如让学生规划、展开踏青、秋游等活动,让学生自行设计出游方案。并让学生就出游过程中会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最终得以解决。如在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学生会回答太阳和月亮的升落、手表、树冠、星座等方法。然后让学生回答,这些方法的原理是什么?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是为了更好的实践,教师只有明确课堂导入案例的意义,才能让学科内容生活化,促进学生的长足发展。
[ 参考文献 ]
[1]李水.高中地理教师案例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2]郑淑芬.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实施环节及需要注意的问题[J].教育探索,2008(4).
[3]刘广尧.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4).
[4]刘春春.高中地理乡土案例教学初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