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知识笔记
党建90周年竞赛
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领导核心,三个代表,最高理想。

指导思想
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观点
(一)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1、四个服从原则: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
核心:全党服从中央,基础:少数服从多数
2、民主选举的原则
3、定期报告的原则
4、相互沟通的原则: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
5、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6、禁止个人崇拜的原则
(二)毛泽东思想
时间:1943年王稼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提出;
中共七大(1945年)写入党章。

基本方针: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邓小平理论
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十五大写入党章(1997年)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四)三个代表: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时间:2000年江泽民视察广州。

十六大写入党章
从2005年1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内容:(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本质:执政为民。

关键:与时俱进。

核心:保持党的先进性
深化三大规律的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时间:我国实现小康的目标是由邓小平1979年提出来的;十六大
内容: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阶段:总体小康、全面小康
(六)科学发展观
时间: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十七大入党章(2007年)
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实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标志着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总要求: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十六届四中全会(2004年9月)
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原则: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八)争先创优活动
内容: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
落脚点:服务人民群众
作用:创先争优活动是调动和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性创造性的有力抓手
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明显,出色完成党章规定的基本任务,努力做到“五个好”:一是领导班子好。

二是党员队伍好。

三是工作机制好。

四是工作业绩好。

五是群众反映好。

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模范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努力做到“五带头”:一是带头学习提高。

二是带头争创佳绩。

三是带头服务群众。

四是带头遵纪守法。

五是带头弘扬正气
(九)各项会议
四大(1925年1月):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第一次明确规定以支部作为党的基本组织。

五大(1927年):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

六大(1928年):党的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
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洛川会议(1937年8月):提出全面抗战路线,《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延安整风运动(1942年):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七大:毛泽东思想,《论联合政府》
《中国共产党党章》是我党独立自主制定的第一部党章
城南庄会议(1948年):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七届二中全会(1949 年3月):西柏坡;“两个务必”;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策
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
风。

1950年整风运动:克服上级机关的官僚主义和中下级机关的命令主义,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1951年三反运动: 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
第一次郑州会议(1958年11月):强调要区别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划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发展阶段
中共八大(1956年9月):确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繁荣科学和文化艺术工作的指导方针
八届九中(1961年1月):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恢复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七千人大会(1962年):
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十一届五中全会(1980年):《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刘少奇平反。

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十二大(1982年9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最早提出来的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十三大(1987年):三步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十四大(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基本经济制度
十五届六中全会(2001年9月):党必须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把党的作风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十六大(2002年):三个代表写入党章;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
十六届四中全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十七大(2007年):科学发展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第三届全国人大会第一次会议(1964):周恩来宣布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1975年)周恩来重申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
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
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2006年):“八个为荣、八个为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