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不公平问题探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9期(总第380期)

No.9,2011

General,No.

380 UCATIONAL RESEAR

大学生就业不公平问题探析

张源源刘善槐

[摘要]大学生就业不公平容易导致社会阶层趋于固化,使人力资本错位配置,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分析大学生就业不公平现象的形成机理,教育筛选功能失效为其发生前提,行业、职业间待遇不公平为外部条件,社会资本有利群体对高收益工作岗位的追逐为内部动力,而社会资本有利群体利用“社会屏蔽”使招聘程序合法化是其实现路径。破解此问题需要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强化教育的筛选功能;创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各行业待遇公平化;加强职业准入制度建设,提高职业的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公平;社会资本

[作者简介]张源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博士;刘善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讲师、博士生(长春130024)

一、大学生就业不公平及其影响

当前,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普遍存在用人单位基于与工作属性无关的先赋性条件对大学毕业生进行选聘的不公平现象,该现象最终体现为群体间的就业不公平、性别间的就业不公平、城乡间的就业不公平和地域间的就业不公平等。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所进行的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问卷调查显示,家庭背景愈好,毕业的工作落实率与起薪点就愈高,愈容易找到好工作,父亲为公务员的毕业生工作落实率要比农民子弟高出14个百分点,起薪点高出400多元。[1]另据“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项目对50万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所处的家庭阶层对其高等教育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以毕业后半年为界,农民与农民工子女有35%的毕业生未能就业,而管理阶层子女未就业的只有15%。[2]作为社会不公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生就业不公平严重弱化了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教育自身均会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

(一)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就业过程中社会资本的代际传播效应使家庭背景不利的大学生群体难以实现阶层跃迁,使社会阶层呈现出固化特征。社会流动对于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它可以改变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改善社会各阶层的品质;缓解由于社会分层可能带来的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竞争,推进社会发展;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社会结构。[3]高等教育是社会成员实现社会流动、获得阶层跃迁并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对于家庭背景不利的学生而言,教育是其提升素质并实现社会阶层跃迁进而改变命运最为重要甚至唯一的途径。以先赋性条件为标准的就业不公平将直接导致社会底层群体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无法充分显现个体价值并获得相应的回报。它弱化了教育作为实现社会阶层流动以及社会分化“加速器”的社会功能,窄化了社会底

层向上流动的渠道,使社会底层向中间阶层以及社会上层流动的难度越来越大。当社会底层人群向上流动受求职者不可改变的标识的影响多于求职者可改变的信号的影响时,社会底层人群便难以通过合理渠道和机会实现社会阶层跃迁,整个社会便形成固化的阶层结构。

(二)使人力资源错位配置

大学生就业不公平阻碍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部分行业或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下降。无约束的生产要素充分流动是获得瓦尔拉斯经济中生产要素最优配置的关键条件。[4]在劳动力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利用诸如户籍、性别以及父辈身份等一些与劳动者素质或能力没有关系的先赋性属性作为筛选人才的方式,导致生产要素无法得到充分流动,因而产生若干个独立的内部劳动力市场。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晋升与报酬并不与劳动者能力相关,而决定于所处的劳动力市场的性质。当满足特定条件的劳动者进入内部劳动力市场时,其所面对的职位晋升也仅仅在内部劳动力市场内部人员之间展开。这种人才选拔的方式,一方面导致用人单位无法在劳动力市场中挑选到生产能力最高的求职者,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单位整体的生产力以及总体竞争力;另一方面,对于进入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群体而言,特定的先赋性条件将有竞争能力的求职者排除在劳动力市场外部,因而其工作竞争压力并不大,最终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创造力减弱。

(三)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就业不公平对高等教育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降低个体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二是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第一,对于部分家庭背景不利的学生而言,他们需要支付大量的教育投资接受高等教育,必然期望获得预期利益最大化。由于就业不公平的存在,导致家庭背景不利的大学生群体其高等教育的收益率有可能远低于其预期的回报,部分家庭经过理性选择后将会让其子女放弃接受高中教育甚至是义务教育的机会而提前进入社会就业。这种对教育收益的理性选择,也造成许多农村地区新“读书无用论”的复兴。就业不公平的现象使一些成绩中等但家庭条件不好或升学无望的学生迫于就业压力从而放弃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而对于家庭背景良好的大学生群体而言,由于其先赋性条件保证了其在就业市场上的优势,最终便会导致大学生群体中家庭背景不利学生所占比例的下降,窄化了社会底层向上流动的渠道。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农村大学新生已经由2001年的39%跌至2007年的31%;南开大学的数据是,2006年该校农村新生比例约为30%,2008年为24%。[5]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家庭背景不利学生降低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第二,当部分家庭背景不利学生接受完高等教育后凭借大学的教育经历无法获得预期回报时,他们会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继续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以使自己能够在就业市场上向招聘单位发出更强的筛选信号,而实际上持续增加的教育经历未必能够使其在就业岗位上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这样的选择模式将会对个体与社会造成双重的负面影响。对于个体而言,尽管可以通过延长受教育年限来弥补家庭背景不利产生的影响,但却可能带来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的增加,甚至导致“教育致贫”。对于社会而言,则会提高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水平,表现为劳动者受教育水平超过其所从事的工作所要求的水平,这种以提高自身就业市场筛选信号为目的的行为最终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大学生就业不公平现象的形成机理

我国高等教育已成功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6]但无论是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还是层次结构以及培养方式都严重偏离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标准的培养模式,导致人力资本的供给与需求结构不吻合。[7]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与需要结构的错位,导致毕业大学生的总体数量相对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能够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必然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当教育水平已经无法作为有效的信号对人才进行筛选时,用人单位必然要寻求附着于大学生个体上的其他特质进行选拔聘用。而当社会某些部门或行业、个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利用一些与大学生的素质或能力不相关或弱相关的特质进行选聘时,就业不公平的现象因应而生。

(一)发生前提:教育筛选功能失效

教育常被称作社会选拔人才的“筛选器”,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