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与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与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一、必然性
一是公有制经济的要求。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属于广大劳动人民,它的经济活动应该服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这就靠宏观调控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生产,使经济活动符合人民的利益。二是加速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走出一条较为自觉的快速发展道路,必须要求国家对促进经济发挥作用,发挥社会主义优势。三是共同富裕的要求。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立足点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要求更多,这就必须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实现。
二、基本特征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既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又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不同的特征。(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表现在:一是经济活动市场化,二是企业经营自主化,三是政府调节间接化,四是经济运行法制化。(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是指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第三,在宏观调控上,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三、基本框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所有制结构、现代企业制度、宏观调控体系、价格制度与市场体系、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十四届三中全会对这一框架作了重要补充:农村经济体制、对外经济体制、科技教育体制、完备的法律体系。
四、利与弊
(一)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它具有平等性、法制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是实现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它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社会经济向前发展。既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治制度,也保证了社会主义政治的稳定,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同时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保证了人民民主,提高了国民素质,水平得以提高,使我国的国际地位提升,提高了国际声望。
一是它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主义生产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社会分工得到了深入广泛的发展,同时,社会主义并没有消除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局面仍然存在。所以,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而且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发挥作用,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是它是我国经济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目前,世界经济正朝着国际化、集团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都已经不再可能游离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来求得自身的发展,世界经济通行的是市场经济,我们要与国际经济接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就必须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三是它满足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否则,就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和
资金去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而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政企不分,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的原有经济体制。建立起能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注重结构优化以及规模经济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是它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由于我们进行了市场取向改革,逐渐引入了市场机制。事实证明,凡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的活力就比较强,经济增长就较快,经济效益就比较高,人民生活改善的幅度就比较大,社会发展态势就比较好。
(二)弊:一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干扰了市场信号,使市场反应不够灵敏,破坏了市场的自由竞争。在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下,市场的价格机制受到破坏,国家对部分商品的优惠政策或是紧缩政策,使价格机制无法发挥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失衡,从而导致市场反应不灵敏,常常具有滞后性,在一定时期内无法得到显现,从而可能使市场上的决策者无法了解正确的信息,使做出的决策错误或是偏离可能达到的最优决策。二是公有制与私有制经济的必然矛盾。我国是公有制经济,强调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私人所有的财富及资本是十分有限的。而市场经济是在私有制的前提下滋生的,私有的经济有利于对权责利的明确划分,以及促进私有经济的相互竞争,并且在竞争中进步。另外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集中的几大部分的资产,国家权力十分大,而且福利好,资金各方面的来源也比较有优势,容易使得国有企业产生惰性和依赖心理,这一方面是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另外,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权责相对来说不清,但问题产生后很容易推脱,而使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从而延误了生产的最佳时机。三是公有制经济下的分配不公严重。一方面导致了贫富差距,容易使付出大量劳动力而得不到回报的人产生仇富心理,从而给社会带来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这种收入不公会使私有生产者的积极性减弱,不利于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形成与发展,阻碍了就业。
五.总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依据这一理论,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进行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探索。所以我们要坚持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改善其中的不足,使经济得到腾飞。